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区域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改革新路径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通过分析课程改革十数年来的得与失,对比区域课改路径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无锡市崇安区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条必要、适切的课改新出路。从区域层面推进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凝聚区域优势,打破学校各自为本的孤立状态,从而促进区域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政策制定、课程筛选、教师培训、阶梯式推进四个方面来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关键词:区域;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A-0059-03

在历久弥新的课改长河中,“课程”的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生活经验”的动态课程观。尤其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基层一线教师更是亲身体会了课程的变化,深度感知到课程开发由学校向区域倾斜。教育行政部门发挥政策指导、权利赋予、制度保障、资源支持、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作用,统一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对于学校而言,校本课程无论是开发所涉及内容的深度还是实施方式的广度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地方教育指导部门应着力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无锡市崇安区为此做出许多尝试,即在区域层面创新管理机制、统筹区域协作,确立“主动发展日”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多样化形式引领全体学校参与共享课程的建设过程,推进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均衡建设。本文重点阐释区域推进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开发过程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推进校本课程的价值意义

1.凝聚区域优势,消除教育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现象明显,课改的区域性是客观存在的,而区域内教育的差距是问题的关键,发展区域教育,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课改的价值追求。[1]因此,我们认为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是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无锡市崇安区是中心城区,人口多地域面积小,学校分布比较集中,如何利用这些学校的课程资源提供一个共享平台,提高全区的教育质量,确保教育公平?崇安区从2010年秋季起以“主动发展日”为载体启动校本课程改革,建立了区域内校本课程信息共享平台和资源库,打通学校间的课程屏障,将课程资源集聚和辐射,供全区中小学校共享。

2.发挥合作功能,打破孤立状态

把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交到学校,校长和教师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什么样的课程才是校本课程,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缺乏合作是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短板,长期制约着中小学校教科研的质量,这种不合作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层级赋予的身份和职责造成了个体之间的隔离和孤立。[2]再者校本课程从规划、修改、制定到完成编写工作,仅凭学校某些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如果把校本课程开发交由区域教育行政指导部门统一开发,就能有效改善各校因疏离而产生的竞争与对立关系。它在解决课程的统一性与基础性方面具有优势,这是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所难以企及的。

崇安区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家调研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工作;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实施。主要任务是:①调研小组到基层学校深入调研后,在专家指导下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共同完成方案的规划和修改完善工作;②有关学科教研员到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培训工作;③共同实施校本课程。

3.建立教研共同体,提升课程质量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所欠缺,在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专家及区级教研员主要致力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解读、课程资源的辨析,任课教师的校本培训,并试图解决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崇安区从2010年启动“主动发展日”时,就邀请高校课程专家指导校本课程的区域性研究和开发,并把课程开发当做是一项科研工作,邀请基层学校的教研室、教务处与区级教研室组成教研共同体,要求他们深入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了解学生诉求并多方面参与到开发工作中。他们的参与提升了校本课程的专业水平,能够确保在区域层面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案最好,效率最高。

二、校本课程开发运行机制

我们通过以上价值分析,可知“主动发展日”既不是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也不是一种课程运作方式,而是为落实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提供条件和思路。无锡市崇安区自启动区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即“主动发展日”,做了如下具体工作:

1.制定指导政策

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采用“由上到下”的方式,由地方教育行政指导部门确定课程方案,再由试点学校推广到整个区域,因此政策的支持力度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制定适应区域特点的相关政策。在实践研究基础上,我们根据课程专家意见、听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想法,制定了《崇安区中小学学科建设指南》白皮书,出台了《崇安区中小学实施“主动发展日”指导意见》及《崇安区中小学实施“主动发展日”评价方案》。至此,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区级政策文件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再根据各校实际,有的放矢。

2.筛选区域课程

课程理念是课改的灵魂,作为一种教育意识形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何使区域间能根据具体情况持续、有效地接受新理念呢?[3]崇安区首先要求各校根据学校特色、学生需求提交课程方案;其次调研小组对各校报送的方案进行审核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具有条件设置该课程,并考察是否与其他学校申报方案有雷同,以保证各校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方案的最优;最后采用区域联动互助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催生区域共享课程。

3.校本课程培训

为确保课程实施工作有效开展,必须进行校本培训。崇安区开展以课程专家为首的区校联动形式,培养任课教师提升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力,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主要包括指导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研讨会,分析教学成果,探索教学评价。同时,我们定期召开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以及实施展示会,加强区域课程管理,深化课程开发技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4.阶梯式推进

实践告诉我们,区域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并不是很难,重点在于如何进一步加强跨学校共享和实施。我们在试点学校开展试验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建立成熟的课程资源体系,使更多学校能从课程资源平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校本课程开发程度上看,还包括了每个学习领域预留的校本开发空间,也包括特定的自由课程空间(空白课程)。[4]因此区域层面上的课程开发往往有很多允许各校自由发挥的弹性,同时开发后的课程实施也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展开。如在全区推广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校本课程的经验基础上,全区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全面实施校本课程。

5.我们的课程——“主动发展日”课程建设

“主动发展日”即区内全体学校每周五下午集中半天时间,打破班级及学科限制,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完成相关校本课程任务。目前,我区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菜单式艺体活动、项目式科技活动与体验式生活活动三大课程系列。学校可以从课程资源库的目录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菜单,如连元街小学着力打造“缤纷连元”课程,“小明星话剧团”把艺术和语文整合在一起,“电脑动画”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整合在一起,“读书漂流”把阅读和社会实践整合在一起,“国学讲坛”将文化经典与德育体验结合在一起,“头脑OM”将科技与生活整合在一起,“田园课程”将劳动与贸易整合在一起,并围绕着“田园”展开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活动。再如,兰亭小学围绕“书法体验”项目,把书法和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主动发展日”激活了崇安教育的每个细胞。各校焕发出强烈的“资源意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盘活了人力及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区域教育自主化、内涵化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缺乏专业支持

区域推进校本课程,课程专家的支持对课程开发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长期对课程开发的轻视造成课程专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一个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5]同时,在学校实施过程中,仅靠校长的权利下放和教师的专业自觉来保证课程的执行并非易事。随着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大范围启动,这是应加紧解决的重大课题。

2.盛行形式主义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推广工作上,执行学校的态度极其重要。在确定校本课程后,个别教师对课程的“不理解”、“不支持”会影响课程的实施。只有学校认同并理解,才能冲破重重阻力克服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否则,敷衍完成任务,形式主义不可避免。如校本课程生活课上美其名曰“做中学”、“学中乐”,实际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严重影响本课程设置的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3]蒋士会,欧阳修俊.论课改的区域性——整体、持续、有效促进课改均衡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2(7A).

[2]周利明.建立学校教科研共同体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

[4]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5]康实.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云南教育,2003(19).

责任编辑:石萍

推荐访问:课程改革 路径 校本课程 推进 区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