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发展短途海运,优化浙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为推动浙江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比较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提出水路运输对优化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低碳交通”的积极作用;结合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分析发展短途海运对缓解公路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交通结构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航运;短途运输;节能减排;集疏运;港口;内河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以及低碳产业体系等。在交通领域实现低碳经济就是要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从而构建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国内外先进经验表明,鼓励发展水路运输,特别是短途海运,发挥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独特优势,是提高交通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径。

1、公路与水路运输技术经济特点比较

结合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公路与水路运输这两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见表1。

2、浙江省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发展现状

浙江省公路运输着眼于融入长三角,辐射周边省份,提高区域和城乡发展协调性,增强浙江区域经济实力,呈现快速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06942km,其中高速公路3298km。覆盖全省11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已形成,高速公路密度仅次于江苏省,位列全国第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完成公路客运量21058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53.63亿人·km,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4.8%和74.08%;完成公路货运量95802万t,货物周转量1188.70亿t·km,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37%和21%。从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来看,公路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促进城市化进程,支撑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现阶段浙江省公路运输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高投入和能源高消耗,随着全省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现有公路运输干线及网络体系难以满足新一轮发展需求,交通流量超过公路路网通行能力,造成交通拥挤堵塞,环境污染严重。这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不相协调。公路建设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处于高峰期,公路运输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2009年,浙江省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52005万t,货物周转量4147.78亿t·km,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4.38%和73.29%。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78569万t,宁波一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与公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占优势,这与水路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相适应。水路运输具有占地少、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相对优势。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运输方式,它对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低碳交通”具有积极作用。

浙江是资源小省、经济大省,经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后,正承受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交通运输压力依然很重。应充分发挥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优势,合理布局,优化运输结构,转变交通运输增长方式,提高水路运输比例,使两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其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避免各自为政,统一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目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短途海运,优化浙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1浙江省发展短途海运的优势

短途海上运输(简称“短途海运”),指的是在沿海或(和)岛际之间的一种经由海路的短途运输方式。短途海运是水路运输的新生力量,既具有海上运输的优势,又可利用内陆水域网络以避免沿海港口的转运。良好的经济状况、天然的地域条件和港口资源是浙江省发展短途海运的优势条件。浙江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中部、长江经济带与东部经济带“T”型交汇点,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紧邻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既利于对外交往,又利于向内扩展。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港湾和岸线资源,沿海自北向南有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乐清湾、温州湾等多个海湾,岸线总长6646km,占我国海岸线总长的21%,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用于港口规划的深水岸线506km。浙江省水网密集,内河通航里程达9704km,居全国第五位,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291km。全省现有宁波一舟山港、温州港、台州港和嘉兴港等4个沿海港口,杭州港等7个内河重点港口。全省水运运力达到1550万载重吨,特种运输船舶和万吨级以上船舶运力达到930万载重吨,占全省运力的60%。沿海、内河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分别达到3408t和164t。

3.2缓解公路集装箱运输压力

以宁波一舟山港北仑港区为例,目前80%以上的集装箱疏运量由公路承担。集疏运主要通道有:骆霞线、329国道、江南公路、通途公路及大碶疏港高速公路等。除大碶疏港高速公路外,现有干线公路道路技术等级较低,机动车车道明显不足,已成为集疏运瓶颈。早在2003年,骆霞线北仑段交通量饱和度即达到1.6,江南公路交通量饱和度达到1.21,329国道陈华段交通量饱和度达到1.17。随着港区货物吞吐量增加,公路车辆增速惊人。虽然干线公路近年都扩建升级,但是整个区域集疏运能力的缺口仍然较大。政府规划有3条疏港高速公路,其中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和象山湾疏港高速还未建成,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北仑区东西有穿山疏港高速、329国道以及滨海快速路,规划通行能力为12万当量小客车交通量。据测算,至2020年,该地区的日均交通总量将达到24.8万当量小客车交通量,很明显通行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此外,由于集疏运配套设施及服务较为薄弱,容易引发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社会治安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水路方面,杭甬运河全线贯通在即,运输集装箱的江河海联运船可经过杭甬运河,出甬江口后走海路到宁波港;普通船舶可通过杭甬运河到达北仑的王家洋内河港区,由集卡转运到宁波港域。结合现有海路运输,水路集疏运条件已经充分具备。

受土地及环境承载力的约束,集疏运规划能力难以大规模提高。此外,过分依赖公路集疏运的运输结构会减弱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国外类似的港口,如鹿特丹港、汉堡港等,都采用其他方式疏运集装箱。发展短途海运,可以提高水路疏运比例,降低港口对陆路集疏运的需求,缓解公路集装箱疏运压力。

3.3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交通结构

根据《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浙江省将以京杭运河、长湖申线等水运主通道为核心,杭嘉湖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为主体,其他地区航道为补充,形成“北网南线、双十干八”的骨干航道布局。就像高速公路网一样,这些航道与上海港和宁波一舟山港直接相连,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路运输通道。2008年,浙江省第一条按三级航道、通航1000t级船舶标准设计的高等级内河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建成通航,是杭嘉湖地区原材料运输的重要东西向通道。长湖申线航道扩建进展顺利,是浙西北及皖南矿建材料运往上海的便捷通道。位于七星镇的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是浙江省首个内河集装箱码头。杭州港大松树集装箱作业区也在积极建设中。2008年,宁波港集团率先与嘉兴港合作,开通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由最初的每周1班发展到每天1班,甚至每天3班,集装箱月航班次最高达80艘次。2009年,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中转的集装箱量占到嘉兴港集装箱量的5成左右。嘉兴——宁波集装箱航线已发展为浙北集装箱中转的主力军。通过改造内河航道,修建内河港口集装箱码头以及加强沿海港口间的合作,浙江省发展短途海运的基础条件逐步完善。2010年,浙江省首艘千吨级内河集装箱船舶“嘉集001号”在嘉兴内河港推行,一次可装载集装箱75TEU,相当于38辆公路集装箱卡车的货运量。通过水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的运输成本比原来节约20%左右。浙江省经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材料及能源需要从省外或国外采购,大量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水路运输大宗资源有优势,发展短途海运,可以使浙江省港口成为覆盖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为浙江省经济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和动力。

短途海运的发展将促使很多产业采用水运方式向滨海、沿河地带聚集,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布局,通过构建浙北骨干航道与嘉兴港、杭甬运河与宁波-舟山港、瓯江与温州港的海河联运体系,为浙江省构筑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等3大产业带提供有力支撑。

4、结语

浙江省提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加快建设港航强省”战略,发展短途海运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有效举措之一。发展短途海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浙江省独有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较好地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利用短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满足浙江省对外贸易运输的需要,推动浙江省经济发展。

推荐访问:浙江 海运 交通运输 优化 体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