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钱学森开启航天时代

作者:jkyxc 浏览数:

核弹头从有人区上空飞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腾起的蘑菇云惊天动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然而,这颗原子弹是在102米高的铁塔顶部引爆的,帝国主义大国对此大不以为然,他们说:这是无枪的子弹!

新的课题产生了,如何将小型化的原子弹送到远距离的目标呢?

最好的办法是把核弹头和导弹结合起来。

用火箭发射最具杀伤力的核弹头,对敌人将具有强大威慑力。这种武器无疑是国家的战略武器。

美国,1958年12月将战略导弹与氢弹配套组成第一枚导弹核武器——雷神中程导弹并装备美军。

苏联在1959年设立的战略火箭军构成了苏联战略武力基干,它握有全部的长程(射程超过1000公里)陆基飞弹。

中国的钱学森为核弹头配上了最棒的枪“导弹”,他让导弹与原子弹结合制成具有战略意义、威力巨大的核导弹!所以很多人误认为钱学森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其宴,钱学森是火箭专家、导弹专家,并非核专家。钱三强、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专家。

研制核导弹,是当时世界国防科技中的重大课题,钱学森心中蔑视“难”字,他满腔赤诚要为自己的祖国打造出最强有力的国防武器。越“难”研制的武器越具有威慑力,红色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需要战略意义的核武器,因为早在1955年,美国就通过《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提出“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

钱学森深深明白一颗核导弹对保卫祖国领土的重大意义。

早在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会议上,便确定了核武器的研究方向应以导弹弹头为主、空投弹为辅的方针。钱学森根据这一方针提出了“两弹结合”的设想。

1964年9月1日,军委三座门内,中央为论证钱学森关于“两弹结合”的设想再次召集了专委会。

周恩来总理讲话:“还是那个方针: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技成果……中央决定成立导弹工业部,对外叫七机部,由王秉璋同志担任部长,钱学森、刘有光同志担任副部长,原一二三四分院分别调整为一二三四院。‘两弹’结合,二机部负责原子弹头,七机部负责导弹。从今天起‘二七风暴’要刮起来了!”

周恩来对钱学森说:“学森同志,‘二七风暴’从你这里开始吧。”

外交部长陈毅说,刚收到外电,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5年内中国不会有运载核武器的工具,因为美国和苏联都花了12年,所以中国至少要用10年。

聂荣臻看着钱学森,“两弹”结合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请钱学森同志说吧。

钱学森平静地说:“我看3年差不多。”

参加会议的部长们议论纷纷,像炸了锅。

周总理一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他说,钱学森同志说3年差不多,我相信!我们靠科学家!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钱学森便与方案论证小组一起开始工作,进行方案选择。一个月后,便向聂帅提交了一个方案。由于核导弹要求火箭加大推力,我国第一枚导弹的射程太短,不能用来发射原子弹,钱学森提出,一定要进一步地搞高能燃料,加大它的推力和速度。他组织了改进型导弹的研制工作,从方案设计到完成飞行试验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

在本国的国土上进行原子弹和导弹这“两弹”结合的飞行爆炸试验,是史无前例的新事物,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要确保核弹头在未解除保险时,即使发生各种异常状态,也不会发生核爆炸。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国家尤为突出。因为美国进行此类试验可以在海外基地,苏联有西伯利亚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区,可我们国家导弹的弹道不得不穿过有人居住区,若安全问题没有十二万分的把握,万一原子弹被引爆,那不等于我们在自己的头顶上丢了一颗原子弹吗?那还了得!然而,为了使原子弹、导弹真正成为实战武器,这种试验在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又非进行不可。

为此,七机部和二机部合作,在国防科委的统一指挥下,要组织进行若干次以严格检验导弹及其核弹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目标的飞行“冷”试验(不装核燃料);在确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热”试验(装核燃料)。

当时曾考虑了各种可能的意外情况,并提出进行燃烧试验和撞击试验等;在发生意外情况下的自毁也有好几套方案,如弹头自毁方案;弹体自毁方案;弹头弹体都毁的方案;或弹头毁而弹身不毁;弹身毁而弹头不毁。这又分两种情况,即弹头不脱离弹身,则保险;如弹头脱离,过载达不到应有的16G怎么办?

导弹如未发射出去,又叫回加温车,弹头温度可能降到极限,则因低温而报废,这也要设法解决。计划之周密详尽真可谓史无前例。钱学森和二机部、七机部科技人员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一个一个地解决了试验中出现的始料未及的各种问题。

在十分艰难地通过了这一系列地面试验以后,钱学森在1965年12月和1966年上半年,两次飞赴基地,组织了用于发射核导弹的“东风-2甲”火箭的安全可靠性飞行试验。

在试验前聂荣臻一再叮嘱:一定要专心搞好试验,不要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脑子不能开小差,心不二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回钱学森每次出发,聂荣臻都亲自送行,紧紧握住他的手,并投以信任的目光。钱学森向聂帅点头示意。老帅的信任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他们的默契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动力,常常就在这一刹那的不言之中。

试验证明,“东风-2甲”火箭的方案是完全正确的。但试验中也暴露出在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安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或隐患,必须在“热”试验以前逐个加以解决。

钱学森召开动员会多次强调,这是一个新事物,无先例可循。

他引用毛主席语录教育和鼓舞大家:“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伟大光荣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他带领科研人员扎实细致地工作,排除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故障或隐患,做到“不调不换,打好打准”。

即使进行了这么认真细致的准备,为防万一,导弹弹道经过地区的人民群众还是要疏散到安全地区去。

很多群众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觉悟,党组织一声令下,大家都毫无怨言地疏散到指定的地点。但也有一个单位,干部群众不愿疏散。国防科委和七机部的领导多次去做工作,也未把大家说通。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说:“我们相信你们解放军,不会有事的。”

眼看试验日期就要到了,疏散工作仍未做通。工作人员心急如火,钱学森在听取汇报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于是他亲自来到这个单位,做大家的工作。听说这么大的科学家亲自登门,干部群众都非常高兴。钱学森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相信解放军吗?那好,我们解放军办事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用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取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我今天告诉大家,现在不是万分之一,而是千分之一,千分之二,是万分之一的10倍、20倍,你们说该不该考虑,该不该疏散呢?”就这么几句话,做通了千部群众的工作。

新中国最绚烂的蘑菇云

推荐访问:航天 开启 时代 钱学森

相关文章:

上一篇:漫步太空
下一篇:欧阳自远话探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