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报告诀窍 >

纽约人物素描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一.传奇的街头时尚摄影师比尔·康宁汉姆

《纽约时报》摄影师、每天骑车奔波在纽约街头用镜头捕捉穿戴时髦女性的比尔·康宁汉姆(Bill Cunningham)从事街头时尚摄影已经快半个世纪了。

除了时尚界之外,知道他的人恐怕不多,因为他太痴迷街头时尚摄影,而生活中的他又太过于低调。因为他的成就,2008年法国文化部将当年的文学艺术类大奖授予了他;因为他有些传奇的人生,2010年制片人理查德·培瑞斯(Richard Press)拍摄了一部记录他传奇一生的片子《纽约的比尔·康宁汉姆——他的自行车相机生涯》。

比尔·康宁汉姆出生于1928年。小时候他很害羞,但却总是喜欢盯着穿戴时尚的女性看。年轻的时候,他的广告公司的女上司见他有这个爱好,就对他说:“比尔,你既然有如此爱好,为什么不把你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呀?”就这一句话,引导比尔走上了终身从事时尚摄影的职业生涯。

因为喜爱时尚摄影,1948年,19岁的他从哈佛大学辍学,只身来到纽约。“哈佛并不适合我。”比尔回忆说。当时家人担心他太专注女性时尚,不希望这成为他的爱好,但是他坚持要走这条路,于是就离开家人来到时尚之都——纽约。

偌大的纽约车水马龙,人海茫茫,在何处落脚呢?因为会制作帽子,比尔就想着用制帽来换取帽子店老板给他提供住处。他徘徊在52街麦迪逊大街和帕克大街之间的街头,寻找那些橱窗空着的帽子商店。终于找到了一家店子,便谈好为这家店提供自己制作、取名为“威廉姆斯J” 品牌的帽子,以换取住处。在住下来的同时,他又在一家药店站柜台,兼送外卖,以挣钱获取购买制作帽子的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加入陆军。战争结束后,1953年他又回到纽约。在继续为54街的一家店子制作帽子的同时,为《芝加哥论坛报》撰写时尚方面的文章,开始受到女性读者喜爱。

1970年代比尔在《时代》杂志发表时尚摄影作品,引起了广泛注意。随后他正式开始为《纽约时报》的《每日女性着装》专栏提供摄影作品。

因为工作关系,比尔·康宁汉姆接触了大量名模和政界名流,为她们拍照。这些人中有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可惜他眼光全聚焦在这些人身上的穿戴上,根本不记得这些人是谁,也无意去巴结这些名流。

他用50年的时间完整记录了纽约街头时尚的变化发展,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也留下了大量没有发表的、有历史价值的摄影资料,其中包括纽约第一次同性恋游行的一些宝贵的照片。

比尔·康宁汉姆说:“时尚是时代的反应。虽然我们可以在时装展上看到这些变化,但是街头时尚可以回答你在时装展上提出的疑问。对我来说,时尚就是被人们穿在身上的时候。时装展和街头时尚一起,才能构成一幅纽约时尚的立体图。”

比尔·康宁汉姆喜欢街头而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我骑车到处跑不是工作,而是一种愉悦。我同情那些不得不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因为我的工作是在享受快乐。”

比尔·康宁汉姆一生的生活简单的就是依靠一架老式相机和一辆自行车。几十年来,他一直住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那一栋楼一间很小的房子里就没有动过。唯一的家具就是五个装满摄影底片的大铁柜。一张小床就架在这些铁柜的上方。全部的衣服还塞不满一个小挂衣间。他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那一件蓝色的工作服式样的上衣,连参加法国文化部颁奖仪式也是这一身衣服。但在礼仪之邦的法国,置身富丽堂皇的颁奖大厅,他受到的尊重丝毫没有因为他的穿衣而减少。

比尔·康宁汉姆一直奉行“买最便宜的自行车,买最贵的锁”的理念,因为他的自行车经常被盗,目前他骑的自行车已是第28辆。他的饮食非常简单,一块汉堡包就能让他吃得津津有味。

已经在时尚摄影界有很高知名度的比尔为人谦卑。一次在一个时装展活动门口,他被不认识的工作人员挡在门外,比尔也没有争辩,只是笑笑。这时过来一位活动的组织者,他指着比尔告诉这位工作人员说“这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人”,一把把他拉进了时装展会场。

他义务帮人拍照,人家在高级餐馆订好座请他吃饭,他却非要去喜欢的汉堡店。

他的全部生活就是摄影,就是捕捉美的瞬间。比尔·康宁汉姆常说:“我唯一不放弃和始终相信的,就是我们总能找到美的东西。”

记者采访他时曾经问他:“你孓然一身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和其他人有过浪漫时刻吗?”比尔憨厚地笑笑说:“没有。”记者又问:“你常常去教会,在你的生活中教会对你很重要吗?”比尔这次没有笑,而是流下眼泪,“很重要。”他答道。不过他马上还是笑了:“我喜欢去教会看那些人头上时髦的帽子。”

83岁的比尔·康宁汉姆现在在《纽约时报》报社的关照下,住进了中央公园附近一套风景美丽的公寓,但是一辈子与街头生活分不开的他,没有停止他的爱好。只要我们留意,就一定可以看到这位穿着蓝色工作服、手举一个老式的尼康相机的老人,穿梭在纽约穿着时髦的一群群人当中。

二.从流浪女到哈佛准博士的利兹

利兹·摩瑞(Liz Murray)1980年9月出生在纽约的布朗克斯地区,这是纽约犯罪率较高的地区。3岁的时候,在利兹的记忆中,父母每天常常会关在厨房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她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长大了以后,才知道他们是在用毒品。以后父母也不再回避她和姐姐。不幸的是利兹11岁的时候,父母因为使用毒品染上了艾滋病。年幼的利兹不仅无法正常学习,甚至不得不打工挣钱,担负起照顾精神和身体都患病的父母。

姐妹上学经常迟到,家中恶劣的生活环境被社安工作者发现了,于是强迫她姊妹俩与父母分开。母亲进了医院,父亲进了收容所,姐姐随了亲戚,利兹只得流浪街头。

利兹心中一直有一个读书梦。虽然她经常旷课,但是家里的一套百科全书被她熟读,考试历史时,竟然得了满分,老师很惊奇。但是母亲持续受毒品以及艾滋病的折磨,使深爱母亲的利兹无法再安心学习下去。母亲从医院回来后,利兹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母亲撒手人寰。失去母亲的利兹,不愿意去收容所找父亲,只得孤苦一人、痛苦万分地再次流浪街头。

就这样,因为申请的几所高中学校过了时间,她被这些申请学校拒绝。利兹说:“当时我穿着脏兮兮、散发着臭味的衣服,到一家家申请的学校去说服他们的情景,至今仍然让我难以忘记。”她独自闯到一所高中录取老师办公室,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一篇论文,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被破例录取。她不想告诉学校无家可归的实情,而是谎称住在朋友家。因为需要家长签字,利兹便将住在收容所的父亲带到这所准备录取她的学校签字,他们给了学校朋友家的地址和电话。一路上父女两人反复背诵着朋友家的电话号码,生怕弄错后被学校发现将利兹拒绝。

入学高中后,利兹偶尔住在朋友家,多数时间在街上流浪睡在外面,同时每天还要在餐馆打工。几乎每个早上、下午及晚上利兹都选满了课,并选修了独立研究课程。她经常是第一个到学校,放学后在地铁上完成作业。有时甚至就在教室里学习通宵。

由于利兹学习刻苦,她以全年级总分前十的成绩,被学校奖励去波士顿旅游。在哈佛大学参观时,这些来自高中的孩子在哈佛创建者约翰·哈佛铜像前合影。置身全世界最好的学府,利兹想:我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在校园学习的他们中的一员呢?这个想法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参观哈佛回来,利兹计划着以两年的时间完成高中四年的课程,她做到了。

毕业之前,利兹打听到《纽约时报》有一项大学奖学金项目,便申请参加竞争。在1000人的申请队伍中,她的论文通过进入到了最后的25名。面试的时候,利兹以自己无家可归者的经历深深打动了评委,评委们一致同意为她提供每年12,000美元的奖学金供她去哈佛学习。学校和社区知道了她的经历后,为她送来了衣服、食品,为她找到租房并帮助她支付房租。2000年她终于进了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2001年由于照顾患病的父亲,利兹从哈佛大学转到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父亲在临终之际说:“利兹,我不行了,我把受最好教育的梦留给你。”(父亲曾经放弃了读博士学位的机会)2006年父亲去世后,利兹继续回到哈佛学习,2009年从哈佛毕业。现在利兹在哈佛大学攻读临床心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以后,利兹便创立了自己的公司Manifest Living,专门帮助那些弱势群体中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者。她已经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做过演讲,激励像她一样经历的人自己努力争取摆脱命运的机会。

2010年出版社出版了利兹自传《冲破黑夜》(Breaking Night),该书随即成为英国《太阳时报》和《纽约时报》当年最畅销书。

根据她的经历改编的电影《从无家可归到哈佛大学》,感动了无数的人。

三.以刀作画的法国剪纸艺术家高培雅

纽约人常会告诉你:“在纽约,天上掉下块砖头,不是砸到银行家,就是砸到艺术家。”纽约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有艺术家无数。我们就认识一位法国的剪纸艺术家Béatrice Coron,她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高培雅。

我每天上班乘坐的地铁N车车厢内就有一幅她的剪纸作品,看到这幅作品就会想到这位艺术家在纽约的生活。

高培雅出生法国里昂,从小是个非常“叛逆”的女孩。她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把读书作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而是一开始就去读社会这本书。外表优雅的她曾经做过牧羊女、清洁工、工厂工人、卡车司机、导游,也曾经“周游列国”,先后在台湾、墨西哥、埃及生活多年,1984年她定居纽约直到今天。

到她人生的四十岁那年,她终于考虑好了: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于是从此以后世界就有了这样一位剪纸艺术家。

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极富有创造性,令高培雅在艺术上成绩斐然。她的作品多次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设计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华盛顿国家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洛杉矶、旧金山博物馆、法国博物馆展出,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加州大学图书馆、史坦福大学图书馆、耶鲁大学图书馆、布朗大学图书馆收藏。

高培雅非常善于用作品讲故事。“我是一位剪纸家,我剪故事”,她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条新闻或一个哲学的概念,她能从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关联的”,想着想着,然后通过刻刀在手上成型为一幅作品,“就像在用刀作画一样”。

高培雅具有语言天赋,除了法语,她能讲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甚至能讲世界最难的语言——汉语。但是,很多时候当她想描述自己的想法时,却常常感到语言的贫乏。于是她说剪刀更能帮助她表达思想,帮助她进行哲学上的思考。她有很多作品反映的是纽约的都市生活。如今,她已经不仅仅用纸作材料,也用金属、铁、石头、玻璃作材料,她的作品在纽约街头、在纽约的地铁上、在纽约的公园里都不难见到。

多年不同工作经验的累积,成为她日后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很多时候,我常深受来自我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以及事物的启发,换言之,创作灵感其实就蕴藏在生活中,随时等待我们去开发。”

“当我创作时,我会出现两个大脑:一个大脑建筑框架,一个大脑引导我走向与世界的联系。”

她的作品最大的高50英尺,最小的只有徽章大小。

2010海地强震发生后,她创作了一幅作品——一只从废墟中伸出来的绝望的手,看后令人非常震撼。

高培雅将大型剪纸创作比喻成“马拉松式”的循序渐进过程。她认为自己变成了一位“长跑型”的剪纸艺术家。在坐落于曼哈顿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the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MAD)里,她平静地对我们说:“生活和剪纸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紧密的,一个故事牵引着另一个故事。从一个小的影像开始做起,大型的剪纸创作则如同马拉松般起跑,一开始跑了五十公里,六十公里,最后变成八十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截至现今她仍然觉得自己持续在向前奔跑。

曼哈顿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曾经展出她的一幅作品名为《地狱与天堂》(Hells and Heavens),作品由两块十三英尺高的面板所组成,这是一幅连续的影像,包含《每日的地狱》(Daily Hell)和《每日的天堂》(Daily Heaven)主题。她认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所谓的界线,有些人生于地狱但克服一切到达了天堂;有些人出生后并没有努力找寻机会翻身,这就是界线所在。作品意在表达: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就要尝试努力地去改善。

她的剪纸作品想象丰富,结构完整,她把剪纸描绘现实的特长推向了极致。

她非常热爱公共艺术。远在科罗拉多州,有一幅她的刻在公园长椅上的作品。“夏天的时候人们穿着短裤或短裙坐在上面一阵子,起来就会发现这些故事将短暂地印在你的大腿上,人虽然离开了长椅,但故事却一起被带走了,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高培雅与另一名来自布朗克斯的艺术家,依据当地社区的传统将小区的窗框和围栏设计成花朵的造型,小区人们每天拉开窗帘或走出家门外,看到这些花朵环绕的作品,会感到非常赏心悦目。

高培雅深知剪纸的历史和传统。她说剪纸产生于中国古代,然后通过亚洲传到欧洲,在瑞士、荷兰、德国扎根,又由德国移民在19世纪带到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是艺术将不同民族连在了一起。

高培雅特意选择住在靠近纽约中央公园西边一栋高层公寓的最高一层。当我们和她谈完艺术,已经是夕阳西下,晚霞漫天。从窗外望去,剪影般的纽约都市风景在晚霞映照下,格外美丽。这不就是一幅巨大的剪纸作品吗?我很快就明白了她为什么选择纽约、选择居住在这里的原因。

汤伟,旅美学者,现居美国纽约。责任编校:晓 苏

推荐访问:纽约 素描 人物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