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西藏改则北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沉积相分析及控盆机制探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通过详细测制西藏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T3r)剖面,取得认识有:在沉积学方面,通过对实测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分析,将日干配错组第一段划分为半深海陆棚相到碳酸盐台地相,日干配错组第二段划分为滨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并从中划分出浅滩亚相和浅水缓坡亚相,通过地层对比和化石资料,提出日干配错组时代属晚三叠世;控盆机制方面,在晚三叠世,研究区的应力背景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打开同步,盆地以张扭性为主。

【关键词】西藏;改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T3r);班公湖-怒江;沉积相;控盆机制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basin-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in Northern Gaize,Tibet

TAO Gang ZHU Li-dong YANG Wen-guang DONG Yu ZENG Jiang JI Guo-zhong YU Hao LIU Jing-wen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By measuring profiles of the Upper Triassic Riganpeicuo Formation in Gaize,Tibet ,the main conclusions an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On the sedimentological aspects:with the lithology,sedimentary structure analysis,the first member of the Rigain Peicuo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bathyal shelf facies to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Rigain Peicuo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infraneritic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which is divided intoshoal subfacies and shallow gentle slope subfacies.By contrasting with stratum and fossils,the period of Rigain Peicuo Formation is Later Triassic.On the basin-controlling mechanism aspects:Later Triassic, the stress of the study aera has synchronous to the opening of the Bangong Co-Nujiang ocean basin and the basin mainly is tenso-shear structural.

【Key words】Tibet;Gaize;Upper triassic;Rigan peicuo formation(T3r);Bangong Co-Nujiang;Sedimentary facies;Basin-controlling mechanism

日干配错组源于西藏地矿局1993年在西藏改则县森多以东日干配错剖面命名的“日干配错群”,代表改则色哇一带上三叠统,《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赋予含义为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碎屑岩的地层,并指出“层型外”其底部含中基性火山岩,具复理石韵律沉积特征,浅变质[1-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对日干配错群重新定义,共划分为三段;李晓勇等在1:25万羌多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日土县鸡穷一带填绘出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并发现底部复成分砾岩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二叠世龙格组之上[3];陈文西等证实南羌塘盆地凹陷日干配错组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4]。

研究改则地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地层,对其沉积构造演化及控盆机制进行评述,以期对一些基础地质难题的解决及矿产资源寻找等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区域构造背景

研究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腹地,行政区划隶属阿里地区改则县管辖(图1)。改则地区构造复杂,表层所见的构造形迹以东西或近东西向的纬向构造为主,反映了特提斯构造域从古特提斯到新特提斯的演变。据潘桂棠等2011年最新划分方案,将研究区归入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内(图2):

2 地层划分对比和特征

2.1 地层划分和对比

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日干配错群重新定义,1:25万改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对日干配错群解体,认为日干配错群应以灰岩为主,将其上的碎屑岩划分为早-中侏罗世色哇组,将群降组称日干配错组,时代为晚三叠世,另在图幅西侧与1:25万物玛幅连图边界上,从原日干配错群中解体出早二叠世龙格组和晚石炭世展金组[5-10]。

据前人资料及研究区实地测量,本文所选改则地区日干配错组地层可划分为二段,分别对应前人所划分的日干配错组一段(T3r1)及日干配错组二段(T3r2)。

在所搜集到的相关区域资料中,据西藏地调院(2004,1:25万改则幅、日干配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贵州地调院(2004,1:25万丁固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吉林大学(2004,1:25万玛依岗日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图3),在研究区范围内将日干配错组共划分为三段[5-10](图4):

图4 日干配错组对比表

综上所述,在研究区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地层可划分为两段,其中日干配错组一段(T3r1)表现为绢云母板岩、含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向上逐渐可见少量砂岩。日干配错组二段(T3r2)表现为鲕粒灰岩、含生物碎屑鲕粒灰岩、含生物碎屑砂屑砾屑灰岩。研究区未见日干配错组三段(T3r3),在相邻区域内可见日干配错组第三段(T3r3)。

2.2 实测地层特征

笔者在野外勘探的基础上选择了露头较好连续的地层开展实测工作。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T3r)地层主要出露于米巴藏布江、拉甲茹和根扎弄以北(图5)。其上覆地层为新近纪康托组(Nk)紫红色砾岩及新近纪唢呐湖组(Ns)灰白色砾岩,局部地区被第四系冲积物覆盖,下伏地层未见出露,仅见新近纪及第四系地层覆盖。在野外工作中,实测了拉甲茹日干配错组(T3r)剖面:P10和根扎弄日干配错组(T3r)剖面:P14(图5)。

图5 实测剖面位置

P10总厚度大于387m,未见顶底。其中日干配错组一段(T3r1)厚度大于166.8m,主要为一套为绢云母板岩、含粉砂质绢云母板岩含鲕粒灰岩,向上逐渐可见少量砂岩,日干配错组二段(T3r2)厚度大于220m,为一套鲕粒灰岩、细晶灰岩、砂屑灰岩、微晶灰岩偶夹砂岩(图6)。

图6 西藏改则县拉甲茹日干配错组(T3r)P10实测地层剖面图

P14总厚度大于915.5m,其中覆盖层新近纪唢呐湖组(Ns)厚度大于50m,日干配错组二段(T3r2)厚度大于865.5m,为一套鲕粒灰岩、含生物碎屑鲕粒、砂屑、砾屑灰岩,见少量灰质石英砂岩(图7)。

图7 西藏改则县根扎弄日干配错组(T3r)P14实测地层剖面图

3 沉积相分析

沉积相的主要标志包括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等。其中岩石学特征又包括岩石颜色和岩石类型等[11]。

3.1 颜色特征

通常来说,沉积岩颜色变化由氧化色到还原色的变化规律是对沉积水体由开放到封闭、由动荡到滞留、由浅变深的响应[11]。

日干配错组一段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主要为深灰色—褐黄色,反映一种还原—氧化过渡的环境;日干配错组二段主要由灰褐色到紫红色,代表氧化环境,主要发育于滨浅海环境。

3.2 沉积构造特征

在海相沉积中发育各类型的沉积构造,这些沉积构造的一些组合对于沉积相的划分能有很大的辅助作用[11]。研究区见有的层理构造主要有:水平层理、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水平层理:主要产于绢云母板岩中,其发育比较弱且较小。在日干配错组二段的微晶灰岩中也见少量。产于相对低能环境。

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发育于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多数与交错层理共生主要发育在日干配错组二段底部的石英砂岩中,可划为浅滩相。产于相对高能环境。

研究区生物遗迹构造较少,见少许虫迹。

3.4 古生物及地层年代

在测区相应层位采获腕足: Aulacothyropsis pentagonulis,该化石常见于上三叠统诺利阶期[12]。

在研究区实测剖面中所采集到的牙形石有:Prioniodella ctenoides,Neohindeodella sp.,Xianiognathus deflectens,Hadrodontina anceps。通过古生物资料对比[13],测区日干配错组地层应属于晚三叠世。

3.5 沉积相分析

结合实地观测日干配错组地层的性质及周边区域的三叠世地层,可将改则地区的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地层沉积相具体划分为(图8,9):

半深海陆棚相:表现为绢云母板岩夹灰色、灰白色石英细砂岩及细晶灰岩。

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可以划分出浅水缓坡亚相和浅滩亚相。

浅水缓坡亚相:表现为浅灰色-灰白色粉(微)晶灰岩及灰色微晶大理岩,见少量灰质中细粒石英石英。岩性较为单一,横向分布稳定。

浅滩亚相:表现为灰白色-浅灰色鲕粒灰岩、含生物碎屑鲕粒灰岩、灰色含生物碎屑砂屑砾屑灰岩。大量以虫屑、介屑为主的生物碎屑不均匀的分布于岩石中,灰岩中方解石以泥-亮晶为主,珊瑚、腕足、刺毛类等化石丰富,且局部富集为藻丘或生物造礁,以此判断,应为海水清澈,水动力较弱宜于生物生长的浅海低能滩相。

图8 西藏改则县拉甲茹日干配错组(T3r)P10柱状图

图9 西藏改则县拉甲茹日干配错组(T3r)P14柱状图

4 控盆机制与盆地属性

沉积盆地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沉积盆地本身的演化过程,也是研究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途径[14]。在晚三叠世,改则地区构造应力发生了根本性转换,改则地区的应力背景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打开同步。晚三叠世末期改则地区构造应力发生了根本性转换,改则地区的应力背景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打开同步。晚三叠世末期,随着羌塘地体和冈底斯地体的左行拉分伸展分离,导致了前陆盆地的撕裂破碎,形成北侧日干配错组从浅水到深水的台地碳酸盐相-杂礁相组合;南侧则是物质来源复杂的前陆盆地巫嘎组的南迁与变形。改则地区盆地以张扭性为主,由局部断陷向大范围坳陷转变。

5 结论与讨论

在沉积学方面,通过对实测剖面的岩性、沉积构造分析,将日干配错组第一段划分为半深海陆棚相到碳酸盐台地相,日干配错组第二段划分为滨浅海碳酸盐台地相,并从中划分出浅滩亚相和浅水缓坡亚相,通过地层对比和化石资料,提出日干配错组时代属晚三叠世;

控盆机制方面,研究区所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相关。在晚三叠世,研究区的应力背景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打开同步,盆地以张扭性为主。

由于研究区未见日干配错组三段,对日干配错组整体尚待进一步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李晓勇,文丰.西藏日土东部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及其与下伏地层不整合面的发现[J].地质通报,2007,26(8):1009-1013.

[4]陈文西,王剑.藏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地层特征与对比[J].中国地质,2009,36(4):809-818.

[5]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改则县幅[R].2006.

[6]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日干配错幅[R].2006.

[7]四川省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玛幅[R].2006.

[8]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加措幅[R].2006.

[9]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丁固幅[R].2006.

[10]吉林大学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玛依岗日幅[R].2006.

[11]黄辉.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改则段侏罗纪盆地沉积演化[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

[12]孙东立.西藏古生物(第三册)[M].科学出版社:177-260.

[13]王成源,王志浩,1976.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纪牙形刺[M]//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1966-1968,古生物(二).北京:科学出版社,387-416.

[14]朱利东,王成善,伊海生,等.青藏高原盆地系统演化与高原形成时间[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

[责任编辑:汤静]

推荐访问:改则 西藏 沉积 北上 探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