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以洪湖湿地为例,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湿地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洪湖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

一、湿地生态旅游内涵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和敏感性及环境多样性使湿地具有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脆弱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湿地发展必须服从“经济效益从属于生态效益”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生态旅游开发及其产业发展,符合湿地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要求,成为近年来湿地地区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湿地生态旅游是立足于湿地资源、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具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模式。

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1)湿地生态旅游是以湿地自然资源与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旅游对象以湿地自然属性为主,包括与自然相协调的湿地生态文化;(2)湿地生态旅游对当地的自然与社会文化负责任的旅游,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体现旅游的可持续性;(3)湿地生态旅游要有社区的参与,得到当地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支持并使之获得经济收益;(4)湿地生态旅游是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要在让旅游者观赏湿地风光,体验湿地生态魅力的同时,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旅游功能。

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内容及发展模式

(一)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内容。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不仅是通过生态旅游吸引物的开发而促使旅游者走进生态旅游地观光游览,而应根据旅游资源、市场和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发展需要,实施系统的旅游开发,其开发内容可以归纳为:

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要是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与制度,生态环境评价,合理分区与游客容量限制,环境绿化与生态修复。

生态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主要是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体验项目设计与湿地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等。

生态旅游设施开发建设,主要是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环保设施的开发建设。

生态文化开发,主要是挖掘文化、表现文化、延伸文化,开发与自然生态相协调的文化景观、文化商品和文化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市场开发,主要是调查分析生态旅游市场、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实施多元化营销,提高旅游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

生态技术开发应用 主要是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的应用开发与实施旅游业清洁生产等。

(二)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湿地生态旅游与常规生态旅游开发不同,它是在保证社会和环境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目标,使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共同受益。它限制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限制游客人数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有选择地满足游客需求等

1.海滨湿地生态旅游模式。是以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为依托,以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海滨湿地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岸地貌复杂多样,主要为平原海岸、基岩

海岸和生物海岸三大类。海滨湿地这种自然生境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给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如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堡礁、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保护区内的牡蛎礁、贝壳堤景观等最为典型。

2.河流和湖泊湿地旅游模式。河流和湖泊是内陆居民赖以存在的源泉,也是旅游业开展较为完备的地区。长江三峡、黄河的壶口瀑布、桂林的漓江都是闻名遐尔的风景名胜。

3.沼泽湿地旅游。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草甸等,是重要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重要的蓄洪区。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如青海的若尔盖、贵州的草海、黑龙江的扎龙、吉林的向海、内蒙古的科尔沁等湿地类型保护区,其境内的湿地主要是由沼泽型湿地构成。

4.湿地文化生态旅游模式。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区域之一,千百年来,湿地和人类协调发展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湿地文化具有多样性、独特性、科考性等特征,湿地文化旅游开发应该从湿地的文化多样性着手,探讨湿地的文化旅游价值。

5.人工湿地生态旅游模式。人工湿地主要包括水田、水渠和湿地公园等。近几年,人工湿地旅游开发处于探索阶段,其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农业观光旅游、湿地公园等。农业观光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不仅给人们一种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而且不失为一种运动体闲、锻炼身体的好机会。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是基于生态保护的一种可持续的湿地管理和利用方式。

三、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湖流域的下游,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较多的人文旅游资源。

优势分析:气候温暖,自然资源丰富,并且作为革命老区有较多的人文旅游资源。

劣势分析:规划不统一,配套服务水平低,旅游商品开发能力差。

机遇分析:生态旅游的重视,结合湿地生态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威胁分析:潜在的生态破坏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矛盾突出。

该模式强调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以生态旅游市场为依托,体现生态教育功能,关注社区利益,重视生态环境监测、保育和生态补偿,通过合理的开发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实施

1.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必须克服或消除人为的或自然的对湿地生态的干扰压力,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演替,最终目标是再现或重建一个自然的、自我维持的湿地生态系统。

2. 科学制定洪湖湿地旅游规划。结合洪湖湿地生态实际和当地旅游发展的实际,立足洪湖湿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旅游资源永续利用,从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长远利益出发。据此,将洪湖湿地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等功能,并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其中试验区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实习、旅游等活动。缓冲区只能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核心区不准进入。

3.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布局旅游线路与景点,将生态旅游纳入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减少由于规划中存在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采取旅游预约、票价浮动的呢个有效措施,合理控制旅游区游客人数,分流游客,减轻对洪湖湿地生态环境的压力,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4.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应利用宣传媒体、学校教育、旅游节事活动和其他一切有效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他们对开展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并要将旅游与环境科普结合,设计各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与旅游活动,使之参与到旅游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企业人员和社区居民的环境教育,使他们能够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管理活动。

5.提高洪湖湿地旅游商品开发能力。积极进行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商品的发掘与开发,加强对有洪湖特色商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发挥洪湖湿地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水产品开发和规模上进行突破,提高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B G,McBean E A.Wetlands and environment Gradients.London:Bounderies and Buffers.CRC Press,121-131.

[2]熊鹰,王克林,许联芳,等.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20(4):34-37.

[3]王嫒.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人文地理,2002,17(1):73-75.

[5]鲁铭,龚胜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林业调查规划,2002,27(3):45-49.

推荐访问:湿地 生态旅游 模式 研究 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