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积极面对危机抓住机遇实现航运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金融危机给国际航运业带来一些列的负面影响,如果在危机中生存发展成为各个航运企业的新课题,本文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提出可借鉴的看法,并且为航运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航运金融危机发展方向

当前,由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已经蔓延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使得各国经济陷入困境,我国的航运业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尽管世界经济面临自上世纪20年代末以来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危机伴随着机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曲折上升的方向不会改变。面对当前的航运市场形势,我国的航运业需要保持理智、树立信心,学习借鉴其他国家航运业的经验,规避风险,谋求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海运及其相关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航运业现状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航运业受到巨大冲击,基本处于运价狂跌、货量剧减,融资困难的状况。

(一)集装箱运输进入下降通道

08年上半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已开始下降,12月19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报970.5点,较9月底下降14.1%。中国八大口岸近三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中东航线平均跌幅为13.4%;北美航线平均跌幅为10.5%。深圳港跌幅最大,跌幅高达55.6%。从市场发展形势来看,国际集装箱船舶租金及航线运价都还有一定下跌空间,明年将有更多航运公司会出现经营亏损。

(二)干散货运输进入“冬天”

沿海干散海运输市场在08年下半年进入连续下跌态势,货运价指数从6月份开始,连续下跌,11月28日报收于1025.67点,相比6月4月的历史高点2887点,跌幅已达64.5%。12月份,全球超过6%的干散货船因为无货可运而滞留港口。全球干散货海运量自2002年以来年均增幅为5.7%,期间全球经济增速保持在4%以上。IMF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2%,较2007年下降2.8%。据clarkson统计,如果现有船舶订单如期交付,明年干散货船将增加15.4%,运力过剩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大,意味着国际干散货出现行业性亏损状态。

(三)油轮市场运价相对稳定

尽管油轮市场也存在运价的波动,但近几年国际油轮运输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年均增幅一般都在1%-3%,市场运价相对稳定。而国际油轮新增运力一般在5%-7%,这次受金融危机冲击也比较有限。但由于原油价格下降,欧佩克已连续两次宣布减产,累计削减日产量400万桶,相当于每天减少2艘VLCC的运量,2009年一季度原油运价存在较大的下跌压力;从中长期来看,油轮新船订单数量增加较快,达到现有船队吨位的47%,今后两年将会有大量新船投入使用,总的来说也将是供大于求。

二、面对金融危机航运企业策略分析

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R·奥古斯丁教授认为危机的发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关键是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一)根据市场格局变化,及时调整运力结构,加大新兴航运市场开拓力度。目前除了传统的三大航运路线(太平洋线、亚欧航线、大西洋线)正遭遇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影响,而新兴的市场却吸引着航运企业的注意。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CEPAL)的数据硅示,2007年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经济增长约5.6%,加勒比海地区正迎来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中国远洋正是注意到这个新兴的大市场,三季报业绩“逆市上涨”,收入达332.2亿元,净利大增67.4%。

(二)完善管理,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建立危机管理的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收集、分析各种危机的信息;建立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组建危机处理组织,制定危机管理计划,控制危机处理的过程,危机管理的评价等;聘请危机管理顾问,不仅可以对对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作以解释和处理,而且在某些特殊的危机处理中,对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能够高屋建瓴,往往能够提成很有建设性和专业性的意见。危机管理体制应与企业的诚信、创新、沟通等机制等相呼应。

三、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

我国政府已把交通运输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布局,重点建设集装箱、煤炭、进口油气和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建设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也已列入国家发展规划。面对经济危机,交通主管部门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加强国际合作。

(一)积极鼓励海运业优化结构。鼓励有实力的海运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下,实行强强联合。务实地调整船队结构、优化航线布局、开展合作经营,坚持技术创新和强化管理,提高运输效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市场监管和服务。在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将在为海运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职责,维护海运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查处损害公平竞争的经营行为。

(三)加强航运安全监管。政府将继续全面履行有关国际公约要求,加强安全监管,为建立安全、高效、环保的海运体系发挥积极作用。高度关注索马里附近海域发生的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事件,支持国际社会依照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保护船员生命和船舶安全。

四、未来航运行业的方向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贸发展趋势。虽然经济危机严重阻碍目前航运业的发展,但预计未来10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3%左右的发展速度,贸易发展速度继续高于经济发展速度,根据世界贸易和海运量发展关系分析,世界海运量可望维持2.5%的发展速度,集装箱运输增长速度将达到6.2%~7.8%。

(一)航运船舶大型化环保发展趋势

世界海运船舶呈现专业化、大型化、高速化发展趋势, 时为保护海洋和航运安全, 对船舶技术性能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二)港口功能多元化和物流发展趋势

港口从水陆运输换装作业功能为主,发展成为具有组织对外贸易、促进区域或城市社会经济增长等多功能作用,成为综合物流链中的主要环节,特别是第三代港口的物流功能日益突出。由于国际海运企业和港口在经济全球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要求航运企业和港口以现代物流的理念进行经营,在满足客户运输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的货物损坏,融入综合运输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程运输和货物状态信息服务。预计2010~2020年我国水路货运发展速度为2.4%。因此,适应国民经济运输需求,能够对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造成的水运通道中断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是对航运重要需求。

(三)世界航运业经营联盟化和兼并趋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降低营运成本、减少投资风险、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集装箱运输经营上出现经营联盟化、运输干线化、组织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联盟、兼并成为激烈竞争的班轮市场基本竞争策略,马士基兼并海陆公司标志着超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出现。

(四)高新技术在水运交通中的应用加快

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和生物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使船舶及其他航运装备的技术性能、能源结构、动力方式等产生结构性变化;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将促进航运交通的智能化运输,使航运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合理规模”不断被突破;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使实时信息系统成为可能,全球定位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从而使航行者获得最新航测、卫星遥感数据和实时的海洋与气象数据,提高运营安全性以及援助的效率。

(五)航运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它要求在发展的进程中充分重视自然资本充分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并不被破坏,从而促使生产力水平和系统的质量进一步提高。航运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环保的运输方式,是不可替代的。考虑到运输资源的有限性,航运的发展,必须在满足运输体系需求的同时,认真思考和处理运输结构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必须认真地研究运力及港口建设的合理化布局以及专业分工,充分、有效地利用廉价的水路资源,使之符合持续发展的经济性要求。

要保持水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还应保持相当规模的运输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航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江、河、湖、海等运输资源,在保持运输体系结构合理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并在开发利用运输资源的同时,考虑到发展对环境及生态平衡的影响。强化安全生产与应急反应系统; 降低船舶运输、港口码头生产和建设、航道疏浚作业等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与安全意识。保障海上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航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要承担义务的共同事业。国际海事组织( IMO ) 已促成国际间缔结了30 多个关于海上安全的公约,全世界建立了对海上安全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措施,使得整个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向更高的技术层次发展。

五、总结

金融危机虽然对航运业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增长方向是确定的方向,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继续扩大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国际贸易复苏带动地航运的新一轮繁荣将指日可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航运业将在全球经济复苏后重振雄风,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将危机转为机遇,认识到未来航运业发展方向,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航运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振浙.金融危机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J].商业环境2009,2:96.

[2]王清斌, 杨华龙, 杨增海.水路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26)4:72~75.

[3]罗虎.现代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国际航运企业的战略转型[J].中国远洋航务.2008,10:80~83.

推荐访问:航运 可持续发展 抓住机遇 危机 面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