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新突破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津门武术》以天津地域武术为线索,系统的分析了天津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等对武术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全书共九章分别就津门武术发展的轨迹,众多的武术组织,天津特色武术流派,天津重点武术人物,天津的武侠小说创作及民间武术轶事以及《大公报》与土洋体育之争,第一届民运会的成功举办,天穆村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天津武术的地域文化定位等等,天津武术在其形成上因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别的人文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特色,用杨教授的话来说:形成了“文化孤岛”独立的文化区,表现“吸纳性极强而辐射性太弱”的特点致使其独具特色,内容丰厚的天津武术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此书的撰写完成可谓是对天津这个独立的文化区的武术文化特色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为天津这片地域武术的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津门武术》 文化孤岛 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C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6-0033-031

1《津门武术》的概要

1.1《津门武术》的写作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同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本同的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极为突出。而武术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就国家层面而言,我们正在进行文化与体育强国建设,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天津而言,2010年1月21日,天津人民政府下发了《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明确的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并将开发建设少林寺、挖掘精武武馆等文化资源等列入了重点规划。再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地域武术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了学者的重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杨教授凭借自己多年对天津武术文化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完成了这部系统研究地域武术文化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记录天津武术历史文化的著作——《津门武术》。

1.2《津门武术》的研究地域特点

天津地处华北地区海河五水汇合流入渤海处,京杭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1]使这里形成了繁荣的水路运输的景象的同时也使得天津这座城市因运河而逐渐发展起来,也可以说天津是因运河而形成移民城市,这些移民也就将自己的优秀的拳种一起带了过来,就形成了天津武术众多的武术拳种和门派;随着北京作为都城以后,天津的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凸出,这里有便利的水路运输贯通南北,就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统治者的重兵把守之地,随着冷兵器时代的过去,武术南军事走向了民间就使得武术在天津具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众多的武术拳种门派在天津更好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1.2.1发达的水上运输业与移民的涌入

天津陆地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多次海进海退交替变迁而形成的,隋代修建京杭大运河(尤其是元代将之东移)后,使天津的地理位置日益凸显、天津的军事地位也逐渐突出。京杭大运河在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繁荣的水路运输的同时,也给天津带来了大批移民,这些人就将自己的文化带了过来并且扎根于天津。其中就包括一些优秀的拳种流派例如回族的重刀武术、迷踪拳、北少林武术、无极拳等武术流派进入天津并流传下来,成为天津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调查发现,天津流传的传统武术流派大多是南外地移民带过入并经天津人传承下来的。这样多源性的移民所带来的优秀的拳种,就为天津这片特殊的地域里所形成的众多的武术流派创造了条件,并且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特色。1.2.2北京定都城后天津独特的军事地位的凸显

汉代以后长期以来的战争对中国西北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中国东南地区的持续开发使我国的经济重心自魏晋以来逐渐向这里转移。为了更接近东南地区以获取资源,草原民族的势力开始慢慢由西向东转移。与之相应,中国自西周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西南侵略的道路开始更多地改由东北方向南下。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东北地区政治、军事地位开始超越西北地区。以至于辽时,不管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谁想控制整个中国就必须掌控幽燕地区。由于北京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之隋代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大规模的物资运输成为了可能,最终使北京南辽朝的陪都、金朝的中都逐渐发展到元朝的大都。随着北京的战略地位的提升,也使得天津的重要性凸显。

津当地的歌谣这样唱道“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地不怕,杀到杨柳青,天子吓得发了昏;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2]“在近代,外国侵略者更是把天津看成是’足以威胁京城的基地’,而起义农民则视天津为推翻清王朝的必争之处”,[3]公元1404年明王朝为了防备外族的侵扰,在北方设立大同、宣化等“九边”重镇的同时,在沿海也设立了沈阳卫、山海卫、威海卫、天津卫等军事卫所。当时在天津周围共设立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三个卫,以负责“筑建城垣,戍守卫城,监督保护漕运,修建和保护粮仓,以及屯田和军事训练”[4],这样就构成了军民混杂生活的情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武艺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逐步走向民间,为天津武术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武术在天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3《津门武术》的研究对象

《津门武术》的撰写以武术为题材,把立足于天津这片土地的关于武术的传统拳种、流派、武术组织、人物等等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为增强人民体质作出巨大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明清时期,是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轴心期”传统武术流派纷纷涌现、传统武术理论日趋成熟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的兼容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天津武术文化景象。延至近代,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近代体育在这里捷足先登、中西方文化交流直接而频繁;在这里“武术救国思想”流行、武侠小说创作兴盛,义和拳运动曾经风靡一时。在这样的尚武文化的氛围里天津在明清时期和近代不但产生了北少林武术、无极拳、程派高氏八卦掌、回族重刀武术、独流苗刀、拦手门、心会掌、螺旋拳、龟鹤拳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拳派,同时涌现出像霍元甲、韩幕侠、曹金藻、高铠庭、高义盛、商仕芝、李瑞东、李存义、阎道生、赵道新、任向荣、“津门武林二张”等诸多武术大师,而且“中华武士会”、“精武体育会”、“国立体专”、“净业国技研究社”、“北仓少练老会”、“众婴少练会”、“水新少林会”、“天津精武体育会”及各式各样的武术研究会等对于这些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天津地域武术文化底蕴的深厚,而且也为现在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津门武术》研究的定位分析

2.1津地武术文化研究的钥匙

罗澍伟在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津门武术》称得上是一部关于天津武术文化的“小百科”,内容包括古往今来天津武术文化的发展,天津武术流派的传承,天津武术人物的传记,乃至天津武侠小说的创作等等记录了许多曾经感动历史、让人至今难以忘怀的故事。”[5]此书系统化的介绍津地,从原始的陆地形成到行政区的划分,将天津武术的发展划分为了四个大的阶段(先秦到宋元的萌芽与初步发展阶段、明到清后期的成熟与完善阶段、1860到1949的近代发展阶段、1949至今的新生阶段),并且分别详细的介绍津地武术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众多的武术组织、富有特色的武术流派、武术人物小传等;《大公报》与土洋体育之争、历史沉淀与精神升华的天穆村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武侠小说创作及民间武术轶事;独特的见解天津地域武术文化的定位与特点。可以说杨教授这本《津门武术》在津地武术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以后再次对天津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2地域武术研究的典范

《津门武术》的撰写可谓是弥补了天津地区这块独立的武术文化区无人研究的缺陷,可谓是继《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系列丛书之后的以天津地区为依托进行研究的地域武术研究的著作。在内容上也同于其他地域武术研究,同样以地域文化为引导、以武术人文特点、武术名人轶事等为桥梁,因此不管是在研究的地域上、研究的内容上、研究的方法上都和其他地域武术研究著作在对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上有着等同的地位,与其它地域的武术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国武术的繁荣景象,也同样可以堪称是地域武术研究的典范。

《津门武术》具有地域武术研究的共性特点之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史的一面,当然这一点也和杨教授的作为一名武术思想史的专家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以史学家独特的眼光深刻的剖析出了,发生在天津并对天津乃至全国武术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的事件。像这样的例子在这本就有很多如在书的“《大公报》与土洋体育之争”、“第一届民运会的成功举办”等作者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此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天津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是对全国武术的发展都有一定促进作用。如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体育竞赛可以极大的调动武术从业者的积极性,在这次大会期间,贺龙阐述了精辟独到的“八字方针”(发掘、整理、提高、推广),为未来的武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大会的推动之下,全国各地的武术组织和活动迅速开展起来等见解,以此展现出了自己的独具的特色。

3小结

天津因运河而兴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重要的军事卫所,也正是这些才使得天津对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津门武术》系统介绍了天津独特地理环境,以及再这样的特殊环境里所产生武术文化,从武术人物、武术组织、众多的武术拳种和门派等。地域环境独特造就了特殊的武术文化,这是深层次的分析,众多的武术组织的发展对武术拳种流派的传承的作用来说是浅;以历史事实的记录对武术发展的影响来分析是远,当下的条件对现今武术的发展是近。这种由深到浅,由远及近的系统的分析旨在说明天津武术有自己的特色,这座“文化孤岛”应该被人们所认识,《津门武术》的撰写者杨教授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向世人阐述着,相信在像杨教授这样武术人的努力下,天津武术一定会发展地更好。

参考文献:

[1]天津。

[2]天津歌谣。

[3]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简史》编写组.天津简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87.

[4]张利民.解读天津六百年[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3.

[5]罗澍伟:著名的历史学家、天津史学家;曾任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兼任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同同史学会理事,天津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地名学会理事等职。

A New Breakthrough to the Regional Wushu Culture Research-A Book Review of Wushu in Jinmen

Peng Dudu

Abstract: Wushu in Jinmen is a book written by professor Yang, who is an associate dean of Wushu school in the University of Tianjin Sport, this writing was published by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er in December 2013. This book based on Tianjin regional Wushu,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in Tianjin,and their influenc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ocal Wushu culture. There are nine chapters in this book,respectively tells the trail of the development in Tianjin Wushu development, different Wushu organizations, special Wushu schools in Tianjin, men of heavy eight in the circle, novels, stories, Ta Kung Newspaper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nese native sport and western sport. The first non government game, the propagation and inheritance in Tianmu county, Tianjin Wushu"s position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To quote from professor yang himself, it formulates anindependent culture zone like an isolated island. Tianjin Wushu"s rich contents didn"t receive enough attention shows it"sweak influence and strong inclusiveness. The advent of this book exhibits Tianjin Wushu"s characteristic to the world,and contribute immensely to Tianjin regional Wushu research.

Key words:Wushu in Tianjin isolated island regional specialty

推荐访问:新突破 武术 地域 研究 文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