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桥舟合济:明清武宁开发与交通路线的控制和管理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经济发展较为显著,地处赣西北的武宁县,有大量湖北、闽、粤流民进入。随着山区的进一步开发,山货渐丰。在这种背景下,山货运销的路线成了山区人们争夺的焦点。与此相应,山货运销路线的控制与管理亦发生着变化。通过这些改变,我们或能洞悉武宁山区开发的脉络,从一定意义上说,山区开发是山货运销路线变化的推动力,而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又可以折射出山区开发的进程,山区开发与山货运销路线的控制与管理之间表现出一种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明清时期;山区开发;交通线路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54(2015)04-0023-14

一、清中叶之前的武宁山区开发

武宁县位于赣西北,地处赣鄂边界,与湖北通山、阳新相连。县境多山地、丘陵,幕阜山蟠结北部,九岭山盘旋南缘,两山均为东西走向,修河当中贯穿县境,可用“一水中通,两山夹岸”来概括。唐长安四年,分建吕县,设武宁县,贞元十六年“观察使李巽奏,割西界十乡置分宁县。宋因之。”武宁设县后,又划武宁之一部设分宁县,这一方面出于地方行政管理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说明唐长安四年以来武宁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之开发。在唐代开发的基础上,宋朝武宁经济进一步发展。《宋会要辑稿》之《食货三一》记载:“(嘉元)四年六月三十日,知隆兴府韩邈奏户部,茶引岁有常额,发下散卖。隆兴惟分宁、武宁二县产茶,他县并无茶引。而豪民武断者,乃请引管认茶租。”《宋会要辑稿》之《兵五》明确记载分宁、武宁两县的茶课数:“洪州分宁、武宁两县岁趁茶课五百三十余万”。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中也称:“武宁严阳茶与双井茶相亚,为草茶第一。”“武宁严阳茶”即为武宁南部的严阳山所产之茶,双井茶为分宁(今修水)有名的产茶区双井村所产。从这些记载,可知宋朝武宁茶叶种植已具一定的规模,朝廷不仅征收较大额度的茶引,而且派有官员监茶场,茶葉收益已被国家重视,山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洪武十四年开始推行里甲制度。刘志伟认为里甲制度主要是政府将人民与田地结合起来,编成“编户”,按“编户”办纳差粮,但“编户”并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实际上,“在当差往往难免破产的压力下,明初编集起来的编户齐民大量地逃脱里甲户籍的约束,走上了‘亡命逋逃’的道路。”明朝,武宁县“属南昌府,领九乡,编户五十四里”,但实际上,尤其是明中叶后,王朝并没能真正控制五十四里的人口。武宁县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编户逃亡的现象很严重。关于武宁编户逃亡这一项现象,我们可以在潘季驯的江西奏疏中略见一斑:“复岗重岭,既有可恃之险;民贫地僻,复多亡命之徒”、“武宁、万载二县,联络万山,地险民顽,素称盗薮。”上述奏疏中称为“亡命之徒”、“盗”的人,一部分确为盗贼“窝积寇于户下,纵出劫以分赃”,但大多是脱离田地,不在王朝里甲编户下的的“无籍”之民。潘季驯在《条议宁州地方善后事宜疏》奏疏中又明确写到:

宁州并奉新、靖安、武宁、新昌、万载等六州县,皆系附省之邑。去省近者百余里,还者不过四百里。名虽分隶三府,其实盘旋山谷间,并无寻丈平衍之地,重岩复嶂,深箐茂林,随处可窝,随险可据。今犹幸地方之民,力啬者多,无藉者少,而无藉之徒犹幸其欲易足,欲足则散,万一地方多事,乘机啸聚。

这份奏疏中提到“力啬者多,无藉者少”,是在潘季驯万历四年七月平定宁州、武宁等地的“盗贼”后才出现的景象。在此之前的《飞报宁州贼情疏》中却是“前贼皆系漏网巨酋,且山路深密。哨探不及,今日靖安,明日宁州,又明日新吕矣。而武宁、上高及万载等处俱贼盗流奔之地。”材料描述了靖安、宁州、新吕、武宁等地的“贼盗”到处流串的情形,可见在此之前这些赣西北地区里甲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赣西北地区的武宁、宁州等地的“贼盗”一部分是本地脱离户籍的农民,另一部分应该主要是湖北流民。潘季驯为平宁州贼盗献计曰:

江西湖广地方固多山贼,然非两省交界合拳独击,何难消弭?今贼发于楚,楚之官兵知而御之,贼遁而之江,楚弗之问矣。贼发于江,江之官兵知而御之,贼遁而之楚,江弗之问矣。从他的这条建议中可知,湖北、江西交界处的逃户如遇湖北兴兵围剿,“山贼”就逃亡江西,一旦江西围剿则逃至湖北。由此可以推想,明中后期,在武宁山区进行开垦的人中应该有很多湖北流民。

编户逃脱田地、里甲,为了生计,他们中的一部人自己垦山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有一部分人被当地豪族招收,从事开发以射利山利或是确实沦为盗贼以劫掠为生。在潘季驯的《条议宁州地方善后事宜疏》中对此亦有详尽的记述:

沿山一带深奥处所,尽有豪族巨姓,家素饶裕,人至千丁者,一族之中难保尽善,或造小房于山间,招流民以射利,或窝积寇于户下,纵出劫以分赃,州县无如之何,保甲岂能钤制?臣等以为城市之中及人烟辏集地方,仍行保甲之法,无容别议,外其深山僻坳处所,豪族巨姓通行查出籍名。

这则材料明确告诉我们,明中叶,武宁县城之中保甲制度尚能维持,而山区的里甲破坏比较严重,豪强巨姓藏匿了许多脱离户籍的“无籍”之民。这些“无籍”之民被豪强巨姓招收,集中从事山区种植。在大规模的流民垦殖下,明朝武宁山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到了清初,湖北流民进入武宁山区的规模更大。乾隆二十年《武宁县志》记载:“……而楚尤接壤,朝发夕至,族党姻朋,往来络绎”、“海内人满,无土可耕。顷楚人来宁垦山者,岁以千计。”从这些记载可知,清初进入武宁山区从事开发的湖北流民非常多,湖北流民成为武宁山区开发的主体。据曹树基的研究,明中期始,闽南、粤东籍“客家”人向毗邻的赣南山区流动,迨至清康熙中期以后,闽粤流民开始大规模进入赣西北地区。康熙中期后也确有许多县志记载此时有大量的闽粤流民进入赣西北。如同治年间与武宁县交界的义宁州(今修水)就称:“迨至康熙三十年后,国家生齿日繁,闽广诸省治人散处各方,分宁地广人稀,因而诸省之人扶老携幼,负耒而至。”至于武宁县的闽、粤、赣地流民则较其进入赣西北中南部要晚些。闽、粤、赣地流民虽不是武宁山区流民的主体部分,但也成了武宁山区开发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嘉道之后越发活跃起来,嘉庆九年,“四十都闽、粤、赣人共置船一只”运山货外销,县城中的较大的茶店也有福建人涉足。

推荐访问:明清 交通路线 控制 开发 管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