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写作素材 >

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

作者:jkyxc 浏览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逐渐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成为世界市场上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力量。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一) 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定义

对高技术的理解,目前比较公认的是:高技术是以高新科技成果为基础,处于当代科技前沿的高知识密集度的尖端技术或先导技术;高技术泛指一系列高技术群;高技术及其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联合国将高技术划分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高能源和可再生高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

目前,国际上把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产品定义为高技术产品:(1)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是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2)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据此确定了十大高技术领域产品: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备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武器技术。

目前,我国《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列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按技术领域分为11大类,分别为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医疗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环保、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和现代农业。

(二)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经历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8年)、发展阶段(1999~2001年)和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现在)。

从第三阶段开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2.7%,逆差逐步缩小,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终于摆脱了长期逆差的局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1655.4亿美元,实现了41.3亿美元的顺差,应该说从此中国已跨入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国的行列(见表1、表2)。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

尽管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迅速,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差,国际竞争力总的来说还很弱。

(一) 全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从负转为正,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按技术构成将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为计算机与通信、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9个类别的产品。总体来看,1993~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TCI)为负值。但是占高技术产品出口80%以上份额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由1999年的0.073提高到2004年的0.458,出口额达919.3亿美元,表明我国计算机与通信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2004年,全部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负值转为正值,达到了0.013。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终于扭转了贸易逆差局面,实现了贸易顺差,出口额达到了1655.4亿美元,进口额达到了1614.1亿美元。这充分表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取得了实效,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整体上出现了实质性转变,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高技术产业内指数逐步提高,具有较高的产业内竞争力

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793、到2004年达0.987,其中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产品、其他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维持在0.9左右,有较高的产业内竞争力,说明在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产业领域与国外的相互需求程度较高。从总体上看,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效,加强了引进外资的产业引导,大量的跨国公司向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直接投资,加快了产业转移,在高新技术产业内形成了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型分工,许多企业参与到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之中。

从出口的技术领域看,2003年计算机与通信、光电和电子技术类贸易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所占比重都在60%以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类产品以一般贸易为主(所占比例高达70%和92%);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相当的有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领域。上述情况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既有依靠大量加工装配再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也有具备一定自主开发能力的出口产品如生物技术。

(三) 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提高

1995~2001年中国办公设备及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3.83%提高到2001年的6.32%。200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920亿美元,占世界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的比重从2001年的5%上升到6.5%。继2002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之后,200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1.6亿部,拥有全球30%的份额。2004年我国收录机、电话机、显示器、DVD、手机、打印机、磁头等产品的出口量列世界前茅,高技术产品占世界比重已超过6%,而2000年我国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份额仅为4.1%。

三、 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品牌,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低。要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 继续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兴贸”战略目标一方面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又要培育竞争优势。这是中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核心点。因此,要加强组织,加大实施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科技兴贸”战略成为每个出口企业扩大出口的实际行动。

(二) 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1、 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

我国出口企业应抓紧时机,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表现是: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由生产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向上游生产环节转移。

2、 要加快和完善高新技术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群 。

要采取各种措施,如优惠政策、人才培养以及出口加工区建设等,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扩展,政府应大力资助落后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加快和完善高新技术的配套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群。

(三) 政府要加紧研究和制定符合WTO规则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出口政策体系

我国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向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并重转变,利用后发优势,培养竞争优势。

1、 继续扩大高新技术引进规模,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

在扩大高新技术引进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吸收、改进、提高、技术创新,集中科研力量开发新的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利用后发优势,提高竞争力。

2、 政府在制定引导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时,应实施两次政策导向,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政府应制定政策将外商投资一般高技术引向投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技术,如集成电路、软件等关键高新技术,再将引进的高新技术导向自主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如资助政策、采购政策和奖励政策等,逐步培养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加紧清理、落实各项鼓励优惠政策。

政府应对不利于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政策予以清理,取消不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利于我国企业成长的政策,如市场换技术、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等;落实各项鼓励政策,保持合理的优惠政策;加快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公正、合理的政策环境下迅速成长。

(四) 采取措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是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而获得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科研投资,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研发能力;企业应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封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2、 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外资企业发挥优势,实现产品出口的更大的增加。

(五) 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跨国经营,培育跨国公司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各项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走出去”的企业要有计划地利用自身的优势,制定发展战略,扩大市场,站稳脚跟,稳步推进,利用时机,加快发展,培育跨国公司。

(六) 加大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企业一方面要雇佣全世界最好的人才及吸引出口留学人员“回家”创业;另一方面注重全球高质量人才的研发和培养,既要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也要培养懂WTO等国际法规政策的专门人才和外语水平高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要花本钱选送一批素质好、外语好、有爱国思想的人到国外培养;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培植鼓励创新探索、敢冒风险、宽容失败、尊重不同学术观点的文化氛围;要形成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评价和奖励制度,以此引导科技人员尊重科学真理,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开放理念,打破学术封闭。

推荐访问:国际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品 提升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