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 介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包括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黑穗病、小麦赤霉病、蚜虫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138-01

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 400万hm2,居粮食作物首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麦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给小麦高产稳产造成直接影响,根据自然条件与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的病虫防治技术存在一定差异,但均需根据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防治方法,以真正做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在提高小麦商品性的同时实现小麦的高效与高产[1-2]。现介绍小麦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1 小麦白粉病

1.1 发生特点

小麦白粉病一般发病期较早,该病害从幼苗期至小麦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生,小麦叶片为主要危害部位,严重时可危及叶茎与叶鞘。小麦发生白粉病后,叶片首先会出现小点,起初为黄色,之后出现白粉状霉层,最后斑点转变为灰白色与浅褐色,病斑会逐渐连成片状,致使叶片枯死。白粉病若发生在小麦茎秆上,容易导致小麦倒伏。4月为小麦白粉病的多发季节,随着气温上升,病害逐渐加重。

1.2 防治方法

对小麦的播种量与复合肥施用量进行控制,注意配施磷肥,在小麦播种时以三唑酮拌种,通过此方法对苗期白粉病进行控制。以15%三唑酮在小麦孕穗末期实行全面喷施,可以防治小麦抽穗期出现白粉病[1]。

2 小麦锈病

2.1 发生特点

叶片受害为锈病的主要表现,其次为茎秆与叶鞘受害。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叶片和叶脉平行,变成长条状,呈鲜黄色,后期出现粉状物,呈铁锈色。

2.2 防治方法

用15%三唑酮进行拌种,注意拌种后5 h内要播种;用20%三唑酮乳油于小麦孕穗期进行全面喷洒,可以有效防治小麦锈病的发生。

3 小麦黑穗病

3.1 发生特点

小麦黑穗病初期,麦穗外有灰色薄膜包裹,黑穗病产生的病菌会直接破坏小穗,导致小麦子房与种子变成黑粉。

3.2 防治方法

以2%立克秀加水调和成糊状液体进行拌种,晾干后播种。或者用80%多菌灵闷种与拌种,均可得到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冬季小麦播种不宜过迟与过深[3-6]。

4 小麦赤霉病

4.1 发生特点

穗部为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感染部位。开花期至乳熟期,有淡褐色的斑点于叶片上出现,后逐渐向整个小麦植株扩展。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感染赤霉病的小麦会在穗部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则有黑色颗粒出现。

4.2 防治方法

在小麦扬花期、抽穗初期喷洒药剂进行防治,视具体病情,间隔1周后再次喷药。

5 蚜虫

5.1 发生特点

麦长管蚜是小麦最常见的一种虫害,这种蚜虫一般在麦株周围的土壤缝隙或者麦苗基部越冬,气温升高后在麦基附近取食。麦长管蚜有迁飞习性,喜爱阳光,往往取食于成株期的叶片。麦苗返青时,在其根茎与叶鞘中有蚜虫危害,穗期逐渐向小麦上部与麦穗转移,小麦收割后,周围的杂草成为麦蚜的有效寄主,直到次年秋播时再次迁入麦田中。出现麦长管蚜的因素有很多,气候最为关键。麦长管蚜一般在15 ℃条件下发育,喜爱潮湿环境,不耐高温,若周围气温在-2 ℃以下不能越冬,而且不耐干旱。如果春季气温回升较早,麦蚜会提早活动,其活动时间明显延长,有利于麦蚜积累虫源。若春季有暴风雨出现,可降低麦蚜密度。小麦栽培管理如小麦穗型、播种时间、施肥多少等直接影响麦蚜发病程度。若小麦播种时间较早,麦蚜的迁入时间也会提前;若穗型较紧,麦蚜受害程度会较为严重;若麦田肥力较好,发生麦蚜的程度相对严重。

5.2 防治方法

一是生物防治。麦蚜的天敌很多,例如长足蛛、草蛤与瓢虫,天敌数量越多,此消彼长,麦蚜数量自然有所减少。二是农业防治。将田边杂草及时清除,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增强小麦虫害的抵抗能力,以利于促进小麦生长。三是化学防治。以种子处理的方法对麦蚜进行大面积防治[2]。

小麦病害与虫害往往同时发生,此时就需采取综合防治方法。小麦返青期间,容易发生小麦丛矮病与纹枯病,此时也是各种虫害的危害盛期。可选用5%井冈霉素对水喷洒小麦根茎部,间隔15 d后再次喷洒。小麦穗期容易集中发生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与麦蚜等,此时可将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在一起进行施药,不仅可对病虫害起到兼治效果,而且能够节省防治各种病虫害的时间。当病虫害明显高于防治指标时,药剂防治比较有效,但需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采用低残留低毒农药,并且要严格遵循安全间隔期[7]。

6 参考文献

[1] 霍志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126-127.

[2] 袁锋,花保祯,仵均祥,等.麦红吸浆虫的灾害与成灾规律研究 Ⅱ.灾害出现的影响因子与控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43-48.

[3] 吕印谱,张国彦,王丽,等.2004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原因浅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5(2):38-41.

[4] 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37.

[5] 吉占余,陈俊.大丰市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39.

[6]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等.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2):67-70.

[7] 岳明.皖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21-122.

推荐访问:病虫害 小麦 对策 防治 发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