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寓爱国主义于地理教学中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当前,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突出的现实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中学地理教学中爱国土义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意义,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地里;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84-01

一、引言

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有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任务,各学科的思想教育又有各自的特征。地理学科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主要媒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山川、地矿资源、工农业发展等,让他们如实的了解国情的优、劣势,在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进行直接、间接的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忧国心,唤起他们的报国志,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现实性

可行性: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均可进行此项教育。但地理科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爱国土义教育好素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条件。例如: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可以认识到祖国辽阔疆域、复杂的气候、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矿产、富饶的物产、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也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激发建设祖国的热情,树立建设好伟大祖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必要性:中学生是廿一世纪的主人,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人口、资源、环境观教育、科学的国情观教育、将对中国未来实施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让他们认真了解祖国,深刻地认识祖国,形成关于祖国的科学世界观;其次,引导学生将关于祖国感性和理性认识升华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最后落实到积极地科学地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动中去。

现实性:目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要求更应加强爱国土义教育。国际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使未来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在国内,随着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联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能否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腐蚀,将势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富强。尤其当前我国各项改革进入艰难的攻坚阶段,尤需更多国民给予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因此,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勇敢站出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这块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错误思潮作斗争,坚定下一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决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三、借助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我在对学生教《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一节中,使学生清楚南北方的界线是秦岭—准河一线,1月平均气温,北方低于0℃,而南方高于0℃,北方年降水量低于800mm,南方高于800mm.北方地形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南方以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为主。北方降水少,以旱地为主,农民们种植小麦、大豆,南方降水充沛,再热搭配好,适宜种植水稻、油菜。根据南北方界线,我们家乡汉中盆地是西北小江南,位于秦岭南麓,当太平洋暖湿气流吹到秦岭南麓时,属迎风坡,故降水充沛。我们家乡与西安、咸阳、宝鸡相比,属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我们城固又位于汉江与湑水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是同伟度最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长的地方,我们家乡的柑桔、茶叶、樱桃、弥猴桃、中草药、朱鹮、金丝猴,大熊猫等闻名中外,每年一度的油菜花节、樱花节、茶花节、桔花节吸引数十万全国游客前来观赏游览,秋天,稻花飘香,喜看稻粟千重浪,满山遍野金黄色的柑桔把家乡点缀得鲜艳夺目,实在使人目不暇接,留恋忘返;全国各地的果商,车水马龙,农民们喜笑颜开……通过这些具体事例,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爱我们生活的家乡。

四、学习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巧妙利用我国疆域辽阔、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气候多样、优越的地理位置,灿烂的华夏文化的知识教学,加深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例如:

我在对学生教《从世界看中国》这一章中讲到中国有辽阔疆域,位置优越,因她位于东半球,属东方国家,位于北半球的北温带,不冷不热,气候适宜,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相对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我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国国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14个,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居世界第5位。石油、天然气、煤碳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量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存和生长,海陆交通便捷。通过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祖国神圣的领土,使学生树立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坚定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五、我国有许多优越的地理条件,但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双手开发和创造,造福千秋万代

通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绩和建国以来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例如:我在对学生教《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中,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非常丰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李冰父子率百姓修建了都江堰,数千年来,灌溉孕育了成都平原的华夏儿女;河流和湖泊给我们提供廉价的内河航运、农田灌溉、水产养殖以及生活用水等诸多便利。长江、黄河的梯级开发;黄河河套平原上的引黄灌溉工程;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淡水养殖等;黄河小浪底、壶口瀑布、三峡景观、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洞庭湖、西湖等祖国建设的成就和大好河山,使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心灵深处循序渐进,耳闻目染,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家乡、爱祖国情感,现在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六、借助教材中反映的国情劣势,激发学生的忧国心

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我国在自然条件和其它方面的不足、不利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勉励他们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例如:

我在讲《众多的人口》这一节中,讲到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我国人口过多、会带来饮水、吃饭、穿衣、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社会治安、犯罪率升高等问题,必须控制自己、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我在讲《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中,特意讲到由于人类活动、空气污染,使全球变暖,有些地方干旱少雨,则有些地方洪涝灾害,有些地方极度寒冷,有的地方则炎热如火;躁音污染,使得人们难以入睡;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不足;人均土地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构成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配不均且破坏严重,北方沙尘暴越来越频繁,乱砍伐森林;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且水污染严重。……通过这些问题,让他们提出看法和改变措施。

在这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我一直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打算今后不懈努力,继续探索,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实践中。

推荐访问:爱国主义 地理 教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