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典赏析 >

提升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品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当前,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74-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之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和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实践中,这种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虽然许多媒体提倡人文关怀,但新闻报道中广泛存在的相当一部分人文关怀其实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和只具有象征意味。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战争、疾病、灾难、冲突、动乱、腐败、犯罪、暴力、屠杀等负面报道中。

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那么,何为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与真实情感的关照。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通俗些说,就是良心、爱心、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人文关怀的理念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逐步产生的,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才开始关注人性,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今,人文关怀的理念已从文学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知名品牌在其广告中,绞尽脑汁表达以人为本,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无论是源于人本性的回归,还是出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以人为本都是大势所趋。

新闻报道之所以需要提升人文关怀品质,源于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自身发展和客观实际的需要。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新闻学说归根结底是人学。新闻的传者、受者都是人,其报道的信息也绝大多数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某种变动,其报道的目的也是服务人、引导人。在大众传播中,无论多么重大的题材、多么深刻的思想,都不能完全停留在理性范畴,而必须顾及人的情感、情绪,否则很难在受众中引起共鸣。新闻的发展最终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因此,传媒只有关注人,尤其是关注普通人,才能贴近受众,培植兴奋点,增强感染力。

一、呼吁媒体人文关怀的深层原因

(一)抵挡媒体逐利风潮的需要

新闻媒体具有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而媒体逐利风潮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陷于近乎狂热的状态。新闻媒体狂热逐利的潮流愈演愈烈,其直接表现就是盲目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媒体往往强化新闻的娱乐性。

从1994年美国著名黑人体育和影视明星辛普森涉嫌谋杀他的白人妻子尼科尔案件,到1999年台湾著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遭绑架一案,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媒体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罔顾道德。正因为如此,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成为学界的呼唤,也是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体现社会属性的必然要求。

(二)遏制客观主义的不良影响

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但绝对不是以有闻必录式的客观主义为原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仅要求新闻的内容要客观,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也要客观,避免主观臆断。

如在2004年底发生的印尼海啸这一世纪灾难的报道中,新浪网长时间将标题为《海里的浮尸》、《印尼横尸遍野》等过于直露的图片悬挂于页面中心位置。媒体如此“客观”展示出的残酷景象无情地冲击着那些没有亲历灾难的人们的神经系统,不断挑战着受众包括死难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关于此次海啸报道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如质疑预警机制的缺失、呼吁全球赈灾、灾区重建家园等这些充满人情关爱的角度,完全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然灾难对人类的悲剧性的影响的客观思考上,而不是对着一个个泡得肿胀的尸体一味自然主义地描写。

(三)有利于平衡公众知情权、话语权和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

所谓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公众对知情权的渴求促使新闻媒体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样也是树立媒体公信力的保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群众表达意见相对自由,而群众的呼声得到重视后,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比如西安刘亮爬上广告牌的喊声牵出宝马彩票案,它同样体现了新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命运、倡导人文关怀的精神。

公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有时候也会跟新闻当事人的隐私权产生矛盾。美国有这样一个案例,15岁的少年格兰特失踪后,警方的结论是邻居将其绑架并杀害。期间《明星论坛报》披露了这个邻居曾经对格兰特进行猥亵和性侵犯的一些细节,之后,他们又刊登了格兰特去过同性恋咨询中心的信息。许多人对这一做法感到不安,他们主张一个少年的个人生活不应当“被暴露”,况且对大众进行青少年问题和性别认知教育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途径。

(四)有利于提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的存在关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社会问题,新闻媒介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人文关怀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责任。由此,新闻媒介必须做到真诚地关注他们,并对其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求减少弱势群体数量、缓和社会矛盾的途径,促进制度和社会结构调整,为维护弱势群体正当的权益寻求制度和法规上的保证。

二、怎样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既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要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其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具体来讲,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关注和规避两个方面。

(一)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民生就是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情感。电视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感受百姓的喜怒哀乐,用朴实生动的镜头语言展现人格力量。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环境,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媒介应该真正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扎扎实实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办事。如面对老人被人骗后的悲痛欲绝、农民因假化肥而颗粒无收的绝望、辍学儿童呆滞的目光、下岗工人的迷茫和无奈等,像这样“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报道,就会体现新闻从业者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关心,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媒体与社会的关爱。

(二)规避个人隐私,注意语言措辞

新闻报道中应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被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公开,个人私事和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和干涉,体现出媒体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就与案件当事人换位思考,并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让新闻报道在揭露违法犯罪、教育广大群众的同时,有效降低新闻对其家人可能产生的隐性情感伤害。 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辞。2006年3月8日,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当画面上播放出城关执法人员查处制售窝点时,脏乱的环境确实让人触目惊心,那里有12户小商贩,其中有炸毛鸡蛋的、卖麻辣烫的、炸臭豆腐的,最后以一句“这12户商贩全是河南人”的画外音结尾。显然,这样一句话对于这期舆论监督类节目并没有实际的说明意义,也与节目中所要报道的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除了有画蛇添足之感外,还有地域歧视之嫌。

(三)满足受众知情权,提升媒体公信力

媒体的责任在于提供给公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广泛地把新闻传递给大众,尽可能多地把客观事实展现给社会。

近两年,媒体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的报道更加及时,并趋于公开化和透明化,这其中尤以各地发生的诸如火灾、矿难、地震等灾难性事件为代表。灾难是冷酷残忍的,但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在人的生命遇到伤害时,新闻报道中流溢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张扬。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完全不同以往,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展现人性的深刻性等,都是历史上少见的。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组织策划,深入现场采访,发回了最新、最权威的消息,及时满足了受众的第一需要,消除了由于信息闭塞导致的群众的恐慌心理,真正做到了信息发布的三个“第一”。在栏目和版面的编播上处处体现出了传媒的人情味,做到了风格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如平面媒体在版式、色彩、内容上进行及时调整,网络黑白色调为逝者默哀。在整体上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不仅感染着更多人关注灾区,更鼓励着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决心和毅力。

(四)突出受众本位意识,彰显人性之美

人文关怀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和爱护,新闻报道必须倡导受众本位的回归,要以受众为主体,尽量满足受众的各项需求。

人文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了客观地报道灾难,理智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从业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把深情的目光投注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

在汶川地震灾害报道中,传媒在及时报道救灾进程的同时,大量的镜头和文字都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受难的人身上,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一个个动人的瞬间镜头,一篇篇感人的文字报道,留住了无数人的目光,真正产生了巨大的众志成城的力量。关注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是媒体人文主义关怀理念的又一体现。

(五)提升媒体职业道德,真切感受群众心声

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经常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新闻传播缺乏人文品位,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使新闻报道有失偏颇和肤浅。如时下很多电视节目在讲述真情故事时喜欢找几个经过情感困惑或者人生磨难的主角,甚至特意要找一些“畸零人”(侏儒、残疾人等),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为了获得更好的叙事和催情效果,节目组还常常会炮制一些“仿真画面”,请人表演其讲述的情节。越是讲述者感到疼痛的东西,主持人越是要追着问;越是当事人不愿提及的往事,主持人越要渲染。同时,编导还会策划、设计一些出乎人意料的环节,让当事人的心灵再受一次打击,必要时还要他们饱受煎熬。只有当看到当事人已经情不可遏地流下眼泪甚至痛哭时,编导和主持人们才肯放过,然后装出自己也深受感动的样子,陪着叹息或流泪。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当然也已是泪花四溢、嘘唏不已,痛苦也就变成了一种“感动”。

在面对灾难的受害者时,记者更要有人文关怀意识,避免对受害者造成再次伤害。如果不顾灾难亲历者的感受刨根问底以获得独家新闻,或通过肆无忌惮地抓拍残酷、血腥的场景以达到煽情效果,或者局限于断章取义地引用数据,片面强调某个事实,类似的情绪化报道将无助于问题的建设性解决,弘扬人文关怀也必将成为空谈。

因此,媒体只有不断提升新闻记者的人文素质,真情关怀各类报道对象,真切感受广大受众的心声,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与信任。同时,记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人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尊重、关心报道对象及受众,公平、公正地反映报道对象的生存现状。

总之,人文关怀是传媒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是媒介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将成为各类传媒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再承.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偏差[J] .新闻战线,2003,(6).

[2]郑保卫.权利、责任、道德、法律——兼论新闻媒体的属性、职能及行为规范[J] .传播论坛,2005,(4):43~47.

[3]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谢文君.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 .记者摇篮,2007,(1).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关怀 人文 提升 品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