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PPT汇报 >

优化美术教学,培养人文素养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提升审美境界,完善品性人格。

关键词:文化情境 人文互动 人文素养 教材内容 个性表达 教学评价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培养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

一、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特定的文化环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二是能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两者相互依存。为此,我结合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强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文化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首先在仪表上体现大方得体的美,在语言上结合所要讲授内容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学生范作,课件等,用抑扬顿挫的优美语调感染打动学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动力。如在上《剪纸艺术-独幅剪纸的创作》时,我身穿带有剪纸图案的民族服饰走进课堂,打开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将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动漫技术相结合表现的剪纸动画片《延河湾》,充分感受古老的剪紙“能歌善舞”,从而激发学生高昂的创作热情,接着演示有关校园活动的剪纸技术要领,展示了校园中的人、植物、楼房等剪纸图片,让学生自由创作,最后以《美丽的校园》为主题,将学生的作品组合成一幅大型的活动场景式独幅剪纸,至此美化校园、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怀悄然植入学生心中。

二、加强人文互动,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紧张,则思维受压抑;情绪低落,心情烦闷,则思路阻塞,难以发挥创造潜能;而良好的心境,则思路开阔敏捷。所以,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好的作品。在学校里,画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富有创意的画室布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因此我在画室的墙上或工作桌上张贴或放置一些优秀学生美术作品,一些中、西方大师不同风格的艺术品,如西方大师毕加索、马蒂斯、米罗、夏加尔、莫奈等,中国名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不同风格的画,让学生走进画室,仿佛走进了艺术殿堂,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使学生置于良好的艺术环境中,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就会以愉快、轻松的心境主动动手、动口、动脑,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依托教材内容,提炼人文素养

欣赏美术作品是高中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可以了解和拓展更多的美术知识,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作品的构图、绘画用色、方法和技能,等等。而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美术作品,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代表艺术实践的杰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所以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体验其间种种可言传或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既丰富了生活积累,充实精神世界,也对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完善其品性人格促进形成基本的道德、价值原则有着重要意义。如上《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时,让学生通过课件漫步绿树红墙的北京北海、烟水空蒙的杭州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枯山水”庭院式的日本金阁寺、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返璞归真的英国斯托海德风景园……领略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理解人们可以通过造园实现对美的追求,净化心灵,抒发情怀,而园林具有的更深的文化意义就自然显现出来。

四、引导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都潜藏着许多“闪光点”。个性在美术领域中表现得尤为重要,尤其在美术创作中,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在美术风格和样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能以某种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应在教学中强化并开启学生创作性的思维,不要总纠缠学生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大胆自信的走下去,创作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如《给废旧金属以生命——金工小制作》一课,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生活中废旧金属零部件、旧电线、铁丝、易拉罐等材质大胆进行创新设计,力求在作品的造型、装饰、肌理、色彩及适于特定环境和实用功能上,具有新的创意,体现金工艺材质美、工艺美和艺术美三者的高度和谐。学生在实践中利用铁剪、铁钳、速熔胶枪、铁锤等工具,采用剪、卷、敲、折、钴、粘等多种技法给废旧金属以生命,使废旧材料的价值得以充分挖掘,并使它们获得新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体验到了创造乐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学习中,内心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展现,并使其心灵深处扎入了强烈的人文意识,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健全的人格得到了多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五、改革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全面评价学生,既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效,又可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观。而在全面评价学生时体现人文性,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课中,为了讲清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首先,我出示了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和夏圭的“边角山水”画作让学生欣赏,刚开始学生只是认为普通山水画取景构图而已,后来随着欣赏的深入,了解到马远和夏圭因痛感国破家亡,国土不全,才用“边角”章法画山水,取代了北宋的大山大水,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格局,这样学生对“马一角”和“夏半边”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既掌握了美术知识,又提升了人文素养,课堂效果很好。其次,在学生作业评价上要多样化、兴趣化。美术作业有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与其他学科的作业,评价上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我认为在作业评价上要放宽作业条件与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寻找每个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以适当的评价与肯定,知道自身的价值所在。如在《幽默夸张 生动可爱——卡通形象设计》中要求学生创作一个或一组可爱的卡通形象,面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我首先让学生自评,讲讲他设计的卡通形象的性格是怎样的,围绕它有怎样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根据讲的内容互相评价,作品是否体现他说的性格和故事,然后鼓励学生创作小的文学脚本,小组合作有情节的动画连环画,设计较色,撰写情节,集中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创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策划脚本、分工合作的能力,也让学生注意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只有取之生活,才能使形象更典型性、更可信,因而也更具艺术表现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中,要遵循审美规律,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体验、思考、鉴别、判断等方法以及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多感悟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素养 人文 美术 优化 培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