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一个世纪来,先辈们披荆斩棘、拓荒耕耘,经过数代人薪火相传,历经沧桑,才有了今日的格局。作者依据亲历所见所闻和参阅相关文献,梳理成该文,分别以:1949年前中国三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府、早期的“海归派”、1949年的基本格局与全国院系调整、独立设置的九所音乐学院和六所艺术学院、几所历史较长的非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等进行了介绍,并对“新世纪音乐教育的‘大跃进”’记下了笔者的个人观察。

关键词:中国音乐教育史;音乐学院;历史沿革;音乐家;音乐教育

缘起

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已有百年历史。在这一个世纪里,从无到有,从启蒙到正规,从分散到集中,先辈们披荆斩棘、拓荒耕耘,又经过数代人薪火相传,历经沧桑,才有了今日这个颇为可观的格局。对此,今日音乐学子大多知之甚少,就像不了解自己的家史,可叹可惜。虽然学生入学后必修“中国音乐史”,但该课程讲授的多着重古代史,而贴近自己生活的、更鲜活的、更具借鉴价值的现当代音乐教育史却涉及不多,以至于脑子里模模糊糊甚至一片空白。编者为弥补此题而编撰本文。

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之前的二三十年里,虽出现过一些音乐教育机构的雏形,如北大的音乐传习所和各地师范类学校的音乐科,但这些教学机构或规模很小,或师资不足,或程度很浅,或学科不全等等,虽曾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这座大厦一砖半瓦,起过积极的铺垫作用,也终为雏形。故本文就从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专”记起。

一、1949年前中国三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府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1927年10月1日,在南京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奔走之下,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创办国立音乐学院的计划。“萧友梅制订了详尽的办学计划(包括招生人数、筹建校舍、经费使用等)。建校之初,蔡元培亲任院长,萧友梅为教务主任。院址设在上海陶尔斐斯路56号(今民京路918号)。10月26日国立音乐学院登报招生。专门学习音乐的院校登报招生,这在当时是从未听说过的稀罕事,报名人数极少。在著名教育家教育部长蔡元培亲任院长的广告作用下,勉强招了20余人。11月27日正式开学(后将这一天定为校庆日)。后来,因蔡元培公务繁忙,12月3日任命萧友梅为国立音乐学院代院长。”

1929年,南京政府修正大学组织法,规定仅传授一种专门技术的学校都应改为专科学校,并公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音乐学院遂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他将当时在上海及全国各地能寻求到的中外著名音乐家,或高薪聘请或苦言相劝,网罗于该院。就连国文、英文等共同课,他也要请水平最高的人来教,如易韦斋、龙榆生(时为暨南大学国文系主任)。1929年,国际著名钢琴家、俄罗斯的查哈罗夫旅居上海。为请其任教于国立音专,萧氏多次登门拜访,并将月薪提至400元(普通教授为200元)。实践证明,查哈罗夫从那时起直至1942年病逝于上海,对中国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1930年秋,萧友梅聘请留美回国的音乐家黄自任教务主任。此后,二人携手为中国刚刚起步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教育部曾拨款给校长购买小汽车,萧友梅却用该款购买了一台三角大钢琴供音乐会之用。其个人修养、办学之心,可窥见一斑。

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后,音专位于租界而得以为继。1937年11月,萧友梅在音专创办的《音乐月刊》发刊词中写道:“在此非常时期,必须注意利用音乐唤起民众意识与加强民众爱国心。”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上海音专1942年曾一度被汪伪政府接管,改为国立上海音乐院,李惟宁任校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原校名,曾出现过一段时期的繁荣景象。上海音专除作曲大师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的学生谭小麟留美归国在上海音专作曲系任教外,还有犹裔德籍作曲家弗兰克尔(Fraenkel)和许洛士(Schloss)(他们曾分别为勋伯格和贝尔格的学生)也在作曲系任教,使学生有机会开阔眼界,了解世界较新的作曲理论。1941年入校学生桑桐的无调性作品《夜景》和《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桑桐时年24岁)。1944年转入该校的学生罗忠镕师事谭小麟教授学作曲,也成为兴德米特和声理论体系的权威。

黄自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期间,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出其门下的江定仙、贺绿汀、陈田鹤、刘雪庵,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可惜黄自和谭小麟这两位奇才均英年早逝,分别享年仅34岁、36岁。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办学时间自1927-1949年,历时22年。

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重庆成了战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位于重庆城西50公里处宝峰山口的青木关,被称为“重庆第一关口”。为避日军空袭。大批机关、学校先后迁到青木关,一些党政要人和社会名流也随之落户青木关。一时间青木关镇成了抗战陪都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区。

1940年国立音乐院在青木关成立,留学比利时归国的作曲家、指挥家,曾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的吴伯超来到重庆青木关,被聘任国立音乐院院长。

国立音乐院虽是在兵荒马乱中诞生,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但教师中却精英荟萃,杨荫浏(1899-1984)、曹和安(1905-2004)、黄友葵(1908-1990)、陈田鹤(1911-1955)、江定仙(1912-2000)等都在该校任教。

1941年江定仙受聘来音乐院教授钢琴,1942年音乐院成立作曲组,转教理论作曲。他和黄自一样,是四大件样样都教的全才教师。这年入学的作曲组学生共10人,到1947年毕业时剩下五人。他们是谢功成、孟文涛、严良垄、王震亚、郭乃安。五人后来都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

国立音乐院的作曲学生思想特别活跃,为探讨和声的民族化问题,他们成立了一个社团——山歌社。他们为民歌编配钢琴伴奏,由声乐和钢琴的同学开专场音乐会;“山歌社”成员争相撰写文章,发表在壁报上,学术氛围显然。“山歌社”成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一个亮点。

推荐访问:历史沿革 脉络 中国大陆 教育机构 专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