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请示汇报 >

新加坡戏剧之旅

作者:jkyxc 浏览数:

2005年5月中旬,我接到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博士的邀请,望我携在校的(安徽黄梅戏学校)两名学生赴新进行演出及教学交流活动。6月23日终于成行。在二十多天里,我有机会较全面地了解到新加坡的社会艺术活动概貌,而且更切身体会了戏曲学院的工作实践。

一、薪传戏曲汇演

自1998年起,戏曲学院就和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国家园林局联办“薪传戏曲汇演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该项活动已成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的新加坡艺术节艺德节目之一。今年移师裕华民众俱乐部,以“亮亮新星照裕华”为主题,6月24日开幕,新加坡社会发展部及青年体育部长亲临剧院参加揭幕仪式。我校戏曲表演02级学生潘红星、张聪首度亮相《天仙配·路遇·分别》选场。同场竞技的还有普通中学生演出的《穆桂英挂帅》选场,学院青年老师演出黄梅戏《聂小倩》等。台下观众暴满,老中青皆有,令人惊诧不已。26日我校学生的《夫妻观灯》和《花魁女与卖油郎》选场再次献演。

由于该国华人居多,遍布无数的会馆、联络站、民间协会及社区各类机构,皆以人本意识为先导,以展示传统文化为宗旨,竞开各类有益活动。戏曲展演的范围,本地以琼、粤、潮、茗、歌仔、梨园乃至京剧为多,还常邀我国各戏曲团体或个人公演或参演。我就观摩过台湾歌仔戏明星小生洪秀玉领衔在社区联络站演出的印度传奇神化故事改编的歌仔戏《罗摩衍南》。

二、戏曲学院的使命感

新加坡戏曲学院在国家艺术理事会支持下,于1995年8月成立,是个从事培训及研究的教育学术机构,有普及与提高戏曲艺术的双重任务。学院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国内外戏曲文化的交流活动,并在国内中、小学乃至大专院校开展戏曲艺术的知识、技能传授,剧目辅导和演出,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戏曲爱好者和有潜质的戏曲人才。该院十年来先后聘请了京、越、汉、黄梅等十多个戏曲著名演员、导演、曲作家作为他们的教师和主创人员。自己还得经常参加舞台演出。尽管剧种繁多,最为时尚、排演最多的还是黄梅戏。按照蔡院长的话说,黄梅戏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拍电影以后,港、台先后拍过几百部(集)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唱腔好听且上口。我校音乐专业78级学生,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朱飞跃(博士)就曾受聘教学并为现代戏《林谋盛》作曲。我市戏剧著名学者王兆乾老师也曾为《聂小倩》作曲,该院演出的《红丝错》是我省黄梅戏剧院演出本,由陈精耕作曲。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到院长张辉曾两度赴新,合作演出《林谋盛》及赴印度演出《罗摩衍南》。

在新期间,我曾亲眼目睹戏曲学院派数名教师到“爱同”小学五年级各班教授描绘戏曲脸谱(姚期)课。实际上学院在多所小学开办了第二课堂的戏曲常识课,或讲授常识,或练戏曲基本功,或排练小戏。

6月28日晚在维多利亚剧场,武吉班让政府中学演出中型黄梅戏《穆桂英挂帅》,全场观众达90%以上。据说该校三年前开始上戏曲课,难怪其中大部分主、次角及全体龙套角色都让人感觉到位,演来甚是精彩。该校的《穆》剧组与戏曲学院组团于7月下旬赴韩国青川参加国际戏剧节,演出十分受欢迎。

“通过地方戏开拓新加坡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戏曲学院的办学宗旨之一。他们不仅请来一批批著名演员、曲作者或导演与本国戏曲演员、教师或普通中学生合作演出,还多次赴中国大陆、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印尼乃至加拿大、丹麦,西班牙、摩纳哥等十几个国家演出及文化交流。他们的戏曲创作和教学的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二十多天,几乎没有双休日(新国执行双休日制),中午、晚上也没有固定休息时间,经常是以教学或演出对象时间拟订工作计划。几个教师,在院长的一盘棋下严谨能动地完成着一项又一项辅导和演出任务。到了各校,人人都是导演,上了舞台,人人生旦净丑都得串演,司鼓小庄不仅要兼打三样(打击乐),还要演配角。所有节目一旦准备演出,制做录音带、准备服装道具、化妆用品全由个人负责,每人还得撰写千字以上的文章作“说明书”的宣传材料。几个从小科班出身的演员文笔已经成熟有加,我省泗州戏演员李云、潮剧演员蔡碧霞已经出书,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联想到我们的文艺体制和机制,百思难解,只有漠然。

三、戏剧狂人蔡曙鹏

新加坡戏剧学院在院长的精心运作下,犹如一台艺术创造的机器高度运转着。我与蔡院长首次见面于2003年安庆市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期间。2004年12月份湖北省地方戏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挂牌,由于该团演员全是我校近届毕业生,我们再次相聚。在狮城的廿余天,使我真正认识了这位地道的戏剧狂人。

蔡曙鹏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早年即到新加坡,青少年时期积极活跃在校园艺术舞台上,同时,他还专门学习过绘画,其作品多次在学校获奖,只因家庭干涉谓“画家意味着贫穷”才弃画从他。1972年蔡曙鹏毕业于南洋大学,此后赴英国苏格兰、伦敦大学攻读,1979年获北爱尔兰皇后大学博士学位,主修民族音乐与文化人类学。他曾受邀在埃及、泰国、韩国、日本执教,所授课程涉及表演艺术,《拉班舞谱》、《舞蹈编导》、《导演入门》及东南亚戏剧与舞蹈等;曾多次主持过东南亚戏剧、舞蹈研讨会,在联合国文教机构世界文化发展研讨会上发表论文;曾主编东南亚考古与艺术学报,任世界当代戏剧的百科全书亚洲券主编,数次在美、日、韩戏剧大赛中担任评委。他创作的舞蹈、戏剧多次参加国内外比赛和演出,发表过无数篇戏剧和舞蹈评论。他集编、导、演、研于一体,广涉美术、音乐、西洋歌剧、南洋舞蹈、话剧、戏曲等各艺术门类,精通英汉两文,且文笔极佳,还擅用马来、印尼、韩、日等文与人交流。称他是戏剧狂人还不确切,应为“艺术狂人”。说他狂,因为五十余岁的他是工作狂、事业狂、精神狂,他一直狂放地活跃奔腾在艺术的疆场上不知疲惫。他在电话里与人交谈时,灵活运用英、汉语,其间还有闵南、潮州、粤语等方言,不仅娴熟且可谈笑风生,我校两学生听之瞠目脱口:“他怎么会……?”据我所知,近年戏曲学院排演的大小剧目四十多个,大都出自他的创作或改编整理。是呀,他是个艺术的结晶体。最难忘的是新加坡文化人见到他,都亲切地称之为“蔡博士”。是啊,他的确是个艺术学科的博士!

四、和谐多元的社会文化

曾有一位友人陪同尽逛商业街店,正适双休日,新国居民倾巢而出,人头攒动,与鳞次栉比建筑相映成辉。街头无乞者。贫困者手持餐巾纸或小饰物等售卖为生。各大小商店内明码标价,国产各类货物及土特产甚多,我看只有货物质量的差异,极难见以假充真者。人群中白、黑、黄、棕各色人种混行,异国情趣及南国风情凸显无疑。英、华两语交叉使用,倒也并无完全身处他国之感。最为奇怪的当数各类不同教派的教堂庙宇夹设在商业街与小区内,甚至间距很近,各行教事,互不干扰,两相无事,相得益彰。尽管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特别是概念艺术建筑,穹顶式的“演出艺术中心”,与路边的方寸之地佛烛小设,以及古老的庙宇或教堂里传出的吟诵教乐,反差极强,这真可谓又是一道奇景也。我们曾抽两日在院长或其他友人的陪同下,先后参观游览热带植物园、飞禽公园,观赏圣淘沙海滩公园的夜晚水幕电声光表演,也曾走马观花的到海滩边欣赏狮城的代表性城雕鱼尾狮身像。阿拉伯民族的教堂建筑及街区以及有“小印度”之称的印度教建筑群,据说每年逢印度教集会之日街区周围人满为患。文化的异国交叉,在餐饮中亦可见一斑。许多餐厅,内设排档,各有一小店堂接踵排列,中餐就有多种,还夹杂韩、日、印、泰、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菜式。就是较高级的餐饮部,也有中、西餐的自助吃法。作为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岛国,却集聚相居着几十个世界各国各地不同的民族,人们以礼相待,安居乐业,文明化程度极高。在我参观的几所小学内,孩子们以英语会话为主,见到我就叽哩呱啦说了几句。记得有一次,两个孩子在我面前说了一句什么,我虽听不懂,但能知其意,随口应声“唉,”“OK”,他们便高兴地雀跃而去(小便)。在集合中,“孩子有私事是要请假的”!在街上,你不小心撞了人家,首先听到的是对方连声“对不起”,你还能怎样?随意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重话?大声喧嚣?

当然,既然是人的社会,既然是社会之人,也并非铁板一块,没有阴暗面。我每天浏览华文报纸,总有些刑事犯罪跃然于报导之中。此间国人去新做工的一位女士就曾被该国一男子杀害。近日在网上就见新国有几个小青年发表网络种族岐视意见而被禁止并罚款。新国至今仍然保留有传统的“鞭刑”,就说明其文明化的社会环境必须有得力的法律基础和制裁措施来维护巩固的。

五、有益的合作交流

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加坡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这在生活习俗、社会用语、商品交流、文化艺术,甚至金融交易(人民币兑换)等诸方面尤其突出。戏曲文化虽繁复纷呈,黄梅戏却能独树一帜。我们此行的重头戏,便是与该国著名的莱佛士女子中学合作排演《天仙配》全剧。我校学生与该院教师合作完成“路遇”、“上工”、“满工”,“分别”四场,“鹊桥”、“织绢”两场由该校学生当担。该剧是蔡博士亲自整理的电影、舞台联合版本。该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顽强、刻苦地训练。说其顽强,因为她们都没有接触过黄梅戏,更不说身段、表演、唱念的戏曲基础功了。说它刻苦,因为她们虽双语教育,但以英语为主,汉语有的很不流利。舞台动作一招一式的教学,演唱念白一个音符一个字音的纠正,难度可想而知。当我们进入剧场合排时,仙女们执云帚,耍水袖,摆裙裾的舞蹈节奏有序;饰七女的洪果是深圳留学生,唱念做舞入神入境;饰董永的叶绣环是新国国家青年女子足球队队员,把个憨厚老诚的董永演得准确到位;还有大胆表演的黄映宁同学,使奸诈刁钻的傅员外形象引起观众强烈地反响。值得一提的是饰演二姐的丁冬就是我们安庆四中几年前去新留学的学生。

7月15日晚,《天仙配》奇迹般的在维多利亚剧院公演了。中国与新国的联手,专业与业余的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意识的撞击,一时间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声,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享受,火花四溅,热腾极至,剧场内一千八百座位挤挤满堂,老中青观众情致盎然,掌声喝采声与音乐演唱声混合成欢畅的交响乐而声声不息。演出结束,许多学生观众、西方留学生、还有中老年戏迷纷纷上台,向演员们献花送礼,拍照留言,我校的两位学生更是应接不暇,直至深夜,流连忘返……

我的思绪同时也在翻腾不已。我曾受邀观看崇福学校(一所普通中学)建校九十周年全台舞蹈晚会(集华、泰、蒙、马来、印度等风格于一体),体现出业余超越专业的演出水准;我曾在周末与上万人在植物园广场参加该国通俗歌手的演唱聚会;我也曾在双休日参观学生活动中心的各类有益义卖及儿童演艺活动。我多次到中小学参观他们的排练,戏曲知识授课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演出。此时此刻,就我几十年从艺从教的经历,戏曲艺术在异国他乡所展现的风采和喧嚣的气氛令我第一次感到莫大的欣慰,精神世界得以高度净化。同时,也暗暗为黄梅戏的艺术魅力而叫好,心中反复慰藉着:不负今生所事行业。

回国后不久,我又接到该院的电邮,希望推荐一位青年黄梅戏教师去新加坡执教。看来今后的合作仍将继续,黄梅戏的清音与情韵仍将在南洋岛国传扬。

最后将我赠予蔡曙鹏博士的一副对联作为此文的结束语:

戏曲学科入圣殿齐肩共勉

黄梅情愫系狮城携手同欢

推荐访问:新加坡 之旅 戏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