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从鸡与蛋的故事反思开去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世界上最令人纠结的鸡与蛋一定藏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里。最近我也与之发生了一次偶遇,受到了若干启发。

偶遇缘于课堂上一个小话题的探讨:“发明与创新是技术的源泉”。如果直接论证,有灌输之嫌;如果直接否定,则有以硬怼代替合理质疑之嫌。尝试把它变成一个疑问句:能否举例论证发明与创新是否是技术的源泉呢?举例论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地回到问题发生的技术与现象现场。这样尝试激发学生动脑的小技巧是否有效呢?从课堂现场看,基于思维定势进行肯定论述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不过逆向论证的视角也出现了,有一个学生清晰地说“不”。他说实际上“技术是发明与创新的源泉,要做任何发明与创新,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技术,如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这正是作为教师的我想要的局面:学生不因问题陈述而直接预设立场,从问题的元素对象去重新梳理关系,自己进行判断。这时候我赶紧煽风点火,鼓动学生们从正反两个方向去举例,去辩论。蒸汽机的改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双方依托实例开展分析,发现原来都有一定道理。

话题带到不同的班级,有学生补充了新说法:“老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問题。”这个说法着眼于问题的关系结构,类比简洁,概括自然,可以说表现了其思考的深化:从问题本身的讨论,发展到抽象出问题的某一逻辑结构,并比照出结构上的相似性。可以说这体现了向高阶思维的发现与归纳,值得大大地点赞。是否可以这样总结:尽可能还原到问题的技术现场去,通过过程和步骤的推演来看概念和命题是如何从现实中冒出来的。

课堂总是存在着动态生成。在此基础上,我又改变了一个做法。用一组关键词“美女、沙滩、小偷、警察”编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讲述一个以“发明、创新、技术”为关键词的故事。这样,思考的框架就不再仅限于封闭的鸡与蛋的关系,期待是否能唤起,或者激发出学生更开放的思考。学生果然自如多了,纷纷拿各种技术对象编起了故事,不过我却没有收集到感觉比较有料的答案。看来开放与聚焦并不是那么容易共同绽放的。

另外,继续反思却也发现存在问题。就这一问题而言,从开始把问题当作陈述性命题进行论证的时候,已经犯下了从抽象层次向具体层次的错误。学生面对语言陈述的命题,常常与真实的具体经验没有直接联系。教师面临的困难是,在教学处理中,如果去补充或唤起经验性实例,课堂时间不足;不补充或不去唤起经验性实例,则学生的认知缺少体验素材,从而也就缺少了经验层次向分析、综合、评价等更高层次发展的认知空间。于是,一个看似抽象出鸡与蛋的问题结构的思维互动,在战术上可能是有效的,在战略上却是失败的。那么问题的起源在哪儿呢?继续反思,发现没有把这个命题放在整个学习主题中去观察和处理。因此,局部的目标失去整个主题的学习目标的参照裁剪,就可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时之得也可能造成一叶障目,珍惜灵感偶得,更不能放弃理性的综合反思。

推荐访问:开去 反思 故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