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听书

作者:jkyxc 浏览数:

岁数稍微大一点的人,大概都记得以前乡间的说书艺人。我所见到的,大抵是男的,且年龄都在四十岁左右。

寒冷的季节或雨雪天,说书艺人往往会借用谁家宽敞的堂屋来说书。听书的人,男女老少,拥了满满的一屋,说笑着。当说书艺人开始快节奏地敲起小鼓,唱喏“各位父老兄弟姊妹们……,小故事比较长,且容我慢慢地为众乡亲道来啊”时,大伙儿齐刷刷地,无不屏声敛气、侧耳细听,都知道这开场白后便要正式开始说书了。而当说书艺人插科打诨时,这安静会被爆发出的欢声笑语所打破,有如春雷滚过荷叶,那是支支震荡、个个摇摆。若是在不冷的晴好的晚上,说书艺人往往会在晒谷场上摆下排场,“咚咚咚”,一阵密集的小鼓声,如鲜花招蝶般地引来许多的听众。大伙儿来到晒谷场上,不少人手里拿着蒲扇,“呼哧呼哧”着,沐着星光的月华,沐着风浴,耳边是虫吟、狗吠……浓浓的乡野情趣,伴着夜晚的温馨,惬意跳跃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些说书艺人以说书为谋生手段。一般说到紧要的关头或精彩的瞬间,就会请某一位德高望重的乡邻,一般为上了岁数的人,出面代为筹钱。筹多筹少,就是这些说书艺人当日的收入了。

我总认为,说书艺人是靠真本事吃饭的。试想:你若说不好,别人听不懂,谁来听?你若说的不生动、不通俗,无可持续的吸引人处,听两句人家就不乐意听了,谁还给钱予你生存?

人们常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用在说书艺人的身上,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他们在没上场时,往往就做足了功课。一旦面对听众,便会妙语连珠。神仙、鬼怪、禽兽等无所不包;俚语、农谚、笑话等一应俱全。他们手中的小鼓还要敲得恰到好处,轻重缓急,自有分寸。有时,他们还得伴有唱腔,有如给菜里加了一勺调羹,听得人有滋有味。更有甚者,摇头晃脑,跟着来两句,咿咿呀呀。

可是为了达到如此的效果,他们平时做功课的辛苦往往是不为外人所知的。有位说书艺人曾经对我讲过“有时吃饭、上床、上厕所时,头脑都在考虑准备说的故事情节,都会考虑着怎么样才能说得更生动,更通俗,更易于听众接受……”

可也有那些让人不屑的人,你说得再漂亮、唱得再好,他们也丝毫不买你的账,见筹钱的人来了,拔腿就溜,约十分钟后,估计钱已筹过了,再溜回来,继续没事人似的听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的家乡,电视等家用电器刚开始普及。一台收音机,往往一家人抱着听。印象中,我家那时就有一台收音机。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听。而我更是喜欢按时按点地听里面播放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都是刘兰芳绘声绘色的声音,当讲到马蹄声“嘚嘚”时,声调由重渐弱、由徐变疾,让你能听出骑马的人已渐行渐远的情形。那时,许多的邻里,也爱听这些评书。他们往往在正午评书播放的半个小时内,一边听着、一边吃着饭。评书结束了,饭也吃完了。听评书似乎成了下饭的佐料,百听不厌。

今天,乡村的说书艺人,以及热衷于评书的人们,好像都随刘兰芳“嘚嘚”的马蹄声走远了,可评书毕竟给乡村带来过文化的熏陶,岳飞与杨家将的忠勇早就深入了人心——这些,似风过荷塘,吹不散的永远是心头的温馨。

(责任编辑 王瑞鋒)

推荐访问:听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