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浅谈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策略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是地理科学的半壁江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正确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是进行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同时,自然地理也是高中地理学习及高考备考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地理环境 ; 五要素; 复习方法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大模块,并且,自然地理概念抽象,知识复杂,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瓶颈。自然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和高中必修一,同时又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笔者根据五年多的初、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体验,提出如下思考,以期待对地理环境五要素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认识

1.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

自然地理围绕五要素而展开,即地形地貌、生物植被、土壤矿产、河湖水文、气候。初中地理注重基础知识,对概念有详细表述,且图文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对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之后的章节“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七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地区》、《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区域地理)包括八年级中国地理中都涉及和穿插着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教材则以地球圈层结构形式分别来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岩石圈部分以阐述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为主;同天气、气候联系紧密的当属于大气圈,在此部分内容下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10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针对河流、湖泊水文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水体补给类型,内外流河,以及长江、黄河的综合开发治理中找到相关要点。在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下,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较大差异,如不同干湿区条件下,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别,沿海湿润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区别。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内部又呈现出统一整体性,如厄尔尼诺现象,青藏高原抬升对亚洲气候、动植物的影响,黄河泥沙与黄土高原的关联。

我认为,新知学习是对知识点分别掌握,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打基础的初、中级学习阶段,积累储备的知识是广泛而零散的,高考备考复习就是要把这些点状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细化补充,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以便做题时快速提取运用。

2.近两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对自然地理的考查情况

年份考情

2013年全国1卷,第4题,读图分析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

第6题,区域山脉西坡山麓自然植被的判断

36题,连续三问“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能否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的评价”都跟天气、气候及其形成有关

43题,江南丘陵区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分析

全国2卷,第6题,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7题,判断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第8题,亚热带优势树种——樟树可能集中分布的区域判断

2012年全国1卷,第36题前两问“南美西北侧,太平洋沿岸气候干燥的原因”“沿海地区种植芦笋用水来源的推断”

全国2卷,第5题,河流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6题,长绒棉生长有利条件分析,大量种植棉花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上所列的考题,我觉得都是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密切相关的,尤其去年考查的比重较大,各要素的地理意义有差别,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用其中要素解释导致另一要素表现的原因。如地形抬升,迎风坡降水较多,就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做题时学生可能会混淆各要素,论述不清楚。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弄清各要素的地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方法

1.重基础,细化各要素的内在知识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较弱的特殊性,在复习中,我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构成。气温可分解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热量带;从降水(水分)条件可分为湿润区(年降水量>800㎜)、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区。结合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的季节分配,要求学生掌握九种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2种(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再加上极地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共11种气候。

不同水热条件组合,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湿热地区——常绿阔叶林;暖湿地区——落叶阔叶林;冷湿地区——针叶林;半干旱地区——草原景观;干旱地区——荒漠景观。

2.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高中地理教材比较笼统地列举了影响气候的因子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运动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在复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纬度位置影响到热量分布,形成四个热量带。纬度同样影响降水,形成赤道多雨带,两极少雨区。海陆位置不同,导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这是一般规律,也会有特殊情况存在,如2012年全国1卷,第37题南美洲西侧沿海芦笋种植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分析就要结合地形,洋流,纬度位置等方面来作答。并且,学生还必须区分降水少与干旱的关系,南极降水少却不干旱;我国华北地区旱灾最严重时期不是降水最少的冬季,而是水资源需求量最大的春季。海陆位置还影响到温差大小,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较大。地形、洋流对气温和降水都起到一定的影响。

3.图文信息相互转换,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从历年高考来看,对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的考查多以图片为载体来提供信息。所以,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形中读出有效信息。在学生有着相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看图说话”,尽可能挖掘图片信息。同样,我也要求学生绘制示意图,比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寒(暖)流示意图,山脊、山谷等高线示意图。全球主要气候分布示意图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学生更容易理解气候特征和成因。这六年来,我感觉自己较明显的改进之一就是比较重视地图的教学。尤其在总复习阶段,更是用图片信息串联起许多相关知识。或者引导学生把一段文字材料转换成图示。比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我就会让学生画出30°、40°两条纬线表示陆地部分,并将其分成东、中、西三部分,让学生标出相应的气候类型。

4.认真对待每次检测,收集试题和考情

高三复习时间紧迫,但每个月一到两次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我要求学生一份较好的试题至少要使用三次。第一次学生认真阅读,在试卷上勾画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在图片和文字上进行圈点,甚至修改干扰项中的错误表述,通过排除法或者直接选择等方法做题解答。第二次使用是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得出正确的选项,组织出比较全面的答题要点。以及教师适当评讲试题,补充相关知识,呈现类似考题,引导学生注意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考查。第三次使用试卷时,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或同学的讲解,结合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对试题的考查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出较为便于理解记忆的知识要点。

经过这样三次,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能记住本次试题有哪些考点,少部分学生还理清考什么和怎么考。等到下次遇到类似题目,只要稍微提醒一下,还是有学生能够回忆起来的。在不断地积累中,我认为学生取得的进步还是明显的。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改进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成长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丰富头脑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引领着复习方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生落到实处。教师应督促学生把主干知识掌握了,并在做题练习中逐渐学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教师职业与发展

[2]高中地理教学课程标准

[3]地理教学参考

[4]历年高考地理试题

推荐访问:自然地理 浅谈 要素 复习 策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