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关怀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自古就有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与实践。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孝道、博爱、以民为本等是其仁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弱势群体;孝;仁爱;为政以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01-03

一、 “弱势群体”释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学术界现在有多种说法。按照国际社会学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1]。一般学界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生理性弱势群体源于其生理原因所致,如儿童、老年、残疾;而社会性弱势群体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上来看,我国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贫困者,等等。

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弱势群体情况的记载,如《礼记·礼运》中所说的“矜、寡、孤、独、废弃者”,《孟子·梁惠王下》中所说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都是指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

虽然我国经济处在不断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国弱势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因此,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珍视弱势群体的生命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先秦儒家学说蕴涵着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对于当代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

先秦儒家以“仁”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体现为在家庭中要孝亲,在社会生活中要“爱人”,在社会治理中要“为政以德”。儒家的仁学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资源。

(一)儒家的孝亲、敬老思想

众所周知,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儒家非常重视和强调孝道。在先秦时期,父母或者年老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着比较强势的地位,似乎并非当今意义上的弱者。然而,儒家在仁学的框架下,特别重视孝敬父母、尊老敬长,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将他们看做是社会生活中的强势人群。相反,孔子在谈到老者时,将他们定位为“血气既衰”[2]的人群,在谈到孝子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时,用了一个“惧”字;孟子在谈到周文王使天下归心的德政时,认为“文王善养老”是一张道德王牌。所有这些都说明,儒家首先看到的是年老的父母和长者由于其年龄的增长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看到了他们在社会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弱势,因此在儒家设计的道德方案中,年老的父母和长者首先成为实施仁政的对象。

“孝”是儒家仁学体系的根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3] 孝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家庭道德规范,孝的对象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父母,即孟子所说的,“仁之实,事亲是也。”[4] 孝的最基本的含义是“事亲”、“养亲”,主要是指服侍父母、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即“养口体。”[5] 孝的高层次要求是“孝敬”,主要是指在精神上对父母的尊敬、仰慕,即“养志。”[6] 与此相关,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的观念,年龄大的人往往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照顾,比如孟子就说过,“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7] 所谓“齿”,指的就是年长者。这些都是儒家养老敬老的思想。

(二) “泛爱众,而亲仁”的博爱思想

儒家的仁爱思想并不仅仅立足于以“孝”为核心的血缘亲情,而是推己及人,体现一种博爱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由爱自己的亲人推及到爱别人。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9] “泛爱众”可以理解为普遍地爱一切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也者,人也。”[10] 这里的仁,就是指人自身,人不分男女长幼,也不分尊卑贵贱,所有的人都应该以仁来对待,特别是社会中的弱者更应得到关爱。

儒家的博爱思想表达了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这种关怀既有对人生命的珍爱,也有对人的尊重。孔子退朝回家看到马厩烧毁,他首先问道:“伤人乎?”[11] 而没有问马。这里的人指的是当时社会的下层劳动者。孔子还非常痛恨用人作殉葬品,他咒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2] 孔子反对用人殉葬,就是假的也不行,因为它不合爱人之道。荀子指出:“五疾,上收而养之,财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旅无遗。”[13] 患聋哑、瘸、断手、侏儒等残疾人都是社会的弱者,官府要收养他们,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也反映了在荀子思想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仁爱之德就是要求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儒家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其“立人”和“达人”思想之中,即忠恕之道。孔子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 就是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要满足,就是所谓的“忠”。孔子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即我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就是所谓的“恕”。“立人”与“达人”是对他人主体的承认与尊重。对于社会上的弱者更要施以忠恕之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仁政思想

儒家德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充满了浓郁的民生关怀。孔子强调要“惠民”,要“富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仁政的治理理念,其核心是“爱民”、“富民”、“保民”,反对暴民、虐民、劳民及横征暴敛。特别是“鳏、寡、孤、独”这些社会中的弱者,更应得到重视。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统治者才能得民心,从而“王天下”。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重星共之。” [16] 荀子提出:“选贤良,举笃敬,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17] “为政以德”、“庶人安政”都是儒家爱民思想,统治者以德治国,收养社会上的孤、寡之人,对于生活贫苦的百姓及时的补给,只有真正的关心社会底层的百姓,统治者才会得到拥护,国家才能安定。

仁政还体现在经济上“富民”、“保民”。孔子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8] 孟子说:“是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保,凶年免于死亡。” [19]为了使人民过上好的生活,孟子还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 [20] 在孟子看来,统治者应该薄税敛,让利于民,使老百姓特别是社会的弱者拥有基本的生活资料,有衣穿,有肉吃,老有所养,路无冻馁,这是最基本的仁政。由此可见,儒家仁政思想中是非常重视改善人民生活的。

三、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国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数量较为庞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的权威统计,到2002年为止,“如果对城市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救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然后再扣除重叠部分(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和非弱势人口(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即需要社会保障援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包括短期与长期)的城乡居民总数当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1%~14%。” [21]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了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特别是中国十年扶贫开发成绩突出,贫困人口减至2 688万[22]。尽管如此,我国的弱势群体总数还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关怀弱势群体依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怜惜弱小、扶危济困的传统,先秦儒家丰富的关怀弱势群体思想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孝敬老人

“孝”是做人的基础,伦理亲情是人的天性,父慈子孝也是天经地义之事。父母年老,丧失了劳动能力,成为了社会中的弱者,子女赡养老人不仅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人类生命延续的保障。审视当今社会,家庭伦理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很多子女将父母视为累赘,进而不赡养父母、虐待父母。另外,现代社会随着“民工潮”的出现,很多子女外出打工,父母独自生活,出现“空巢”状态。这种情况导致很多老人的饮食起居得不到保障,尽管衣食无忧,但是很多子女难以或者忽视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导致父母精神空虚、生活寂寞。老人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子女操劳一生,年老之时理应得到关爱,因此,大力弘扬儒家的孝文化,将体恤老人、善待老人、孝敬老人作为一种道德责任,这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二)尊重、关爱弱者

关爱弱者不能局限于血缘亲情,因为社会上还有很多弱者需要关怀,比如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民等等,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社会中所有的弱者,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大爱。首先应该尊重人的生命,生命没有贵贱,都应该得到保护。当今社会中,不尊重生命的情况屡次出现,比如药家鑫杀人事件;时有发生的煤矿事故等,伤亡者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保护。另外,不尊重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以强凌弱、以富侮贫的思想侵蚀了很多人,他们打着关怀弱者的幌子,做的却是伤害弱者的事情,比如很多“慈善事业”,弱势群体成为他们沽名钓誉的工具,结果是严重伤害了弱者的尊严。人生来是平等的,不论贫富,人的生命和尊严都要受到保护和尊重。人们不仅在观念上要打破固有思维,摘掉有色眼镜,而且在实践上要身体力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社会弱者真正的帮助。

(三)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民为邦之本,国家的一切都取之于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的领导者不能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贫富的两级分化也非常严重。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国家经济方针的制定要以保护弱者为前提,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政府还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以德治国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政府应该切实做到对弱势群体的公正和关心,只有如此,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注释:

[1] [21]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2[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论语·季氏》

[3][9][18] 《论语·学而》

[4] 《孟子· 告子下》

[5] [6] 《孟子·离娄上》

[7] 《孟子·公孙丑下》

[8][12][19][20] 《孟子·梁惠王上》

[10] 《孟子·尽心下》

[11] 《论语·乡党》

[13][17] 《荀子·王制》

[14] 《论语·雍也》

[15] 《论语·颜渊》

[16] 《论语·为政》

[22] 中国十年扶贫开发成果丰硕[EB/OL].人民网,2011-11-17.

[责任编辑 张宇霞]

推荐访问:儒家 先秦 弱势群体 关怀 当代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