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浅谈大学特殊生的成因与帮教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在高校中由贫困生、学习问题生、心理障碍生组成的弱势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成因,有效地做好对这个群体的帮助、管理、引导、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学习问题生 心理障碍生

随着一届又一届世界残奥会、特奥会的成功举办,全球都在关注这一特殊群体,2007年在我国上海温情闭幕的世界夏季特奥会上,我国创多项历史之最,这充分说明我国对这一群体的重视与关爱。然而在当代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个弱势群体,他们虽然不残疾不智障,但同样需要各界人士和学生工作者的倍加关注。因为这个群体的人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过渡、每年扩招数量的骤增,正在不断扩大,已不容再忽视这个群体。

大学生中的这个弱势群体主要包括:贫困生、学生问题生以及心理障碍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外界的客观因素,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贫困生的成因与帮教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总体收入水平低;农村多子女家庭负担重;相当部分城镇职工下岗,家庭无固定收入来源;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成为孤儿和家庭中有人长期生病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成员不和睦,使得身处家庭离异的学生经济上难以保证;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教育成本不断增加和当地生活消费水平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上述六条是造成高校贫困生和贫困生数量增加主要原因。其中,居住经济不发达地区或经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差,靠种地为主,无固定收入来源,还要抚养多个子女的家庭,这种情况的贫困生占的比例最大。

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既依赖积极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需要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2007年秋季,辽宁省全面启动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政策,从制度上确保全省城乡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关心帮助贫困生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及时有效的思想教育,不仅仅要在经济物质方面给与帮助,还应该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主动关心贫困生的内心深处,用无微不至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田。建立一个系统的贫困生档案,全面掌握每一个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心理情况,并及时更新,保证不遗漏一个贫困生,使贫困生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学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贫困生资助政策,把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各种资助方式落实到实处,让国家的缕缕资助阳光真正普照到每一个贫困生身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对贫困生予以帮助。笔者就曾多方联系我市一家知名品牌食品企业资助三名特困和家庭情况特殊学生的学费。

除了经济上的帮助,还应该有精神上的鼓励。通过开励志型班会、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恐惧、不退缩、不低头、不自卑,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化困难压力为努力读书的动力,力争在逆境中成长,成才。为他们建设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勤奋朴实的寝室、班级、级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贫困生及家庭也要面对现实、转变观念、树立通过自己勤奋努力来完成学业,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因此高效贫困生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庭及本人,结合实际采取各种措施携手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二、学习问题生的成因与引导

能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可以说智力上都没问题,而考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从报到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他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然而,一个学期下来,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学生全科90分以上,有的学生三、四科主科不及格这么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懒惰,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类学生他们不迷恋网络、小说,他们会把绝大多数时间浪费在被窝和无所事事中,这类学生不占少数。再者,脱离了高中二(父母)对一(孩子)甚至三(父母老师)对一的管教方式,开始肆无忌惮的沉迷于网络、小说,这一类学生中山东省、河北省学生居多。有的学生在读大学之前从未接触过网络游戏,而到了大学看到同学玩,带着好奇心也开始玩,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致耽误了学业甚至无法按时毕业。还有一部分是高中向大学转型过渡失败的,这类学生主要是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环境,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果不佳。这类学生问题不大,一个学期过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同学的互相帮助,成绩是会提高的。

学习问题生需要学校和学生工作者高度重视,应该像解决不让贫困生失学一样,努力不让问题生掉队。解决问题生问题,应该从苗头抓起,也就是说,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从课堂、晚自习和深入寝室几方面抓起,利用听课制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每周一个班了解班级的上课情况不应少于两节,学生的听课状态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与任课教师沟通,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制定晚自习制度,适当安排固定教室,每天考勤,应经常轮流和不同班级的学生一同上晚自习,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很好,这样不仅能督促每一个学生(包括迷恋网络和懒惰的学生)对当天大量的知识进行自学、整理、归纳,而且还可以以身示教。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也应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涉猎更多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出色;深入寝室这一点也很重要,通过深入寝室可以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也能更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友谊和感情后,对开展学生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临近期末时可以通过每天轮流抽查部分学生测试的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复习情况,并能起到督促作用;实施在班级或寝室内部自由组建“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和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比如个人单科优胜奖、班级单科优胜奖、优良学风寝室奖、最佳进步奖和新星奖等等,诣在奖励学习突出的个人、寝室、班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大幅度的进步,营造良好的寝室、班级、级队的学习风气。

三、心理障碍生的成因与教育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至少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而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而高校的逐年扩招也导致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刚刚步入成熟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无法承受来自社会责任、社会舆论、就业、经济困难等多方面的压力,也无法适应这种高要求、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学生的焦虑、不安和心理压力过重,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经过自己高中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梦寐以求考上了大学,但步入大学校园以后发现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差别较大,大学生活依然是那么紧张,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业余生活又比较枯燥,学习、恋爱、荣誉各方面的攀比导致了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心理问题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有的是缺少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造成的;也有其它社会原因造成的,广州一名大学生,通过喝止咳露使自己兴奋,提高学习成绩,最后染上药瘾自杀。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的个体性格特征。

通过与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联系,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开展心理健康大普查,初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建立一个“秘密档案”,然后通过平日的深入寝室、个别谈话等多方面接触,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每一个心理障碍生,尽早做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是非常必要的,对问题比较严重的,要及时和校心理专家联系,避免发生严重后果;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也非常重要;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体育活动,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创造机会,抓住机会,多加鼓励和表扬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愉悦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情绪。对于心理障碍生,我们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尊重,多给一点机会。

以上是笔者由上海特奥会引发的感想,写此文章的目的,就是呼吁广大同仁和各界人士,来共同关注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共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推荐访问:帮教 成因 浅谈 大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