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体会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矿物岩石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抽象、庞杂,学习难点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矿物岩石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学生可基本掌握《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肉眼观察、描述和鉴定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实践奠定基础。该课程内容庞杂、理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枯燥难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近年来笔者根据新修订的《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改革。

一、重视基础,把握规律,合理有效组织教学内容

《矿物岩石学》包含《几何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三门学科内容。这门课程中包含许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加之这门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三门学科的内部联系、重点,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教学内容。在实践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为目标,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框架。《几何结晶学》部分主要讲授晶体和晶体的基本性质、晶体的对称、晶体的定向、单形和聚形分析、晶体的规则连生等与矿物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而对晶体的生长理论、晶体的测量与投影不做要求。《几何结晶学》的教学安排为矿物学部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矿物学》则把重点放在总论部分上,重点介绍矿物的形态、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的分类命名,并结合介绍野外鉴定矿物的基本程序。而各论重点介绍大类矿物的基本特征,对重点的矿物,如硅酸盐类矿物,则深入介绍其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研究矿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岩石学》是把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对各类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和系统命名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野外工作方法,并能进行基本的成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视课程内容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总结,这一点有助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例如岩浆岩的成分变化就很有规律,按照SiO2的百分含量变化可将岩浆岩分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在岩浆岩中其他氧化物,如FeO、MgO、GaO、Al2O3、Na2O、K2O等随SiO2的百分含量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有着特定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组合。在教学中,我们以岩浆岩中SiO2与其他氧化物之间的变化规律作为切入点,重点剖析了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变化和组合规律。再结合矿物学知识,将化学成分组合转变为矿物成分组合,得出岩浆岩中主要的矿物成分变化、组合的规律。这样讲下来,学生对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变化了然于胸,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注重实验教学,强化技能培养

矿物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是培养学生野外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思维能力至关重要[1]。近年来,我校增加了矿物岩石学实验课的比重,基本占到总学时的一半。在实验课上,教师一般先通过投影仪介绍该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对照标本和薄片进行讲解。目前,高校一般采用偏光显微镜、摄像头、计算机、投影仪相结合的方式,令教师能够把典型的现象直观的反映出来,使学生清楚的把握课程的内容及重、难点。教师讲解过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观察和鉴定。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分析典型的矿物和结构构造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面对面的教学生如何观察和鉴定标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安排,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课上,为了避免学生机械的照搬照抄教材,我们多数采用未命名的标本进行实验。这样做以后,学生必须按照矿物、岩石鉴定和描述的方法独立的进行鉴定。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验课的难度。起初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循循善诱和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鉴定,把鉴定的方法和技巧传达给学生,逐渐的培养起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以后就可以逐步放开,让学生自主进行鉴定了。在课堂上,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就实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设备和条件上,也有很大的进展。矿物、岩石的标本是实验教学的根本,经过长期的采集和购置,目前已积累矿物岩石标本17000多块,实验标本和各类参观标本若干套,能够满足上课需要。另外,实验室也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三、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使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使授课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这一点在《矿物岩石学》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矿物岩石学》中含有大量描述性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使用有限挂图、模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将矿物、岩石的实物彩色照片展示出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使教学变得容易。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课程网站,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扩充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然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不足。多媒体往往内容量很大,播放很快,学生在课堂接受大量信息的同时却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和记录,致使印象不够深刻。传统的板书教学虽然在信息量上无法与多媒体教学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其清晰的条理,易于学生记录和掌握教学内容。前些年的学生都有一本详细的听课记录,作为课后复习的资料就是最好反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要用到板书,让学生不但能理解,也能记录。对于矿物岩石学方面的新领域、新进展的介绍,对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都是很有意义的。另外,对于矿物岩石的一些实际用途,学生们也很感兴趣。由于课堂学时的限制,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深入介绍。为此,我们特地强化了课下的教学环节,把课下的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体做法是通过布置研究论文的方式,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结合科研课题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和学习。

四、完善考试制度,保障教学效果

考试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合理的考试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虑到《矿物岩石学》的实践性和实验学时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考核内容: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和理论考试成绩(60%)。这样的安排,突出了实验成绩的比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对于矿物岩石标本进行鉴定、描述的能力,避免了学生不重视实验、机械学习书本知识的毛病。

参考文献:

[1]陈丹玲.强化基础突出技能因材施教——“矿物学”教学过程的几点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4,(3):85-86.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矿物 岩石 探索 体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