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语文课堂板块式教学初探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这就是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板块式教学。板块结构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它首先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板块是板块确立的主要依据。其次,为了使板块教学不流于形式,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块”的量和序,并明确“块”与“块”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何推进和连缀教学板块,关键策略是有序、有效和和谐。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有序;整合、优化教材

“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思路,对于科学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对于生动细腻地展现课堂艺术魅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进行板块教学,特别是如何设计以及操作教学板块呢?下面就“板块”的确立、“板块”的推进和连缀等问题结合教学案例作一点简要的探讨。

一、有序

板块式教学结构由若干“板块”组合而成,但“板块”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简单罗列而成,它是有机整合的,当各板块按一定的“序”合理排列的时候,才能显现出简洁明快、清晰流畅的结构美。教学板块的“序”,主要表现在教学板块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主要包括板块的并列式逻辑关系和板块的层进式逻辑关系。

案例1:《七颗钻石》

板块一:读一读,读出童话的美感

板块二:思一思,思出童话的精妙

板块三:想一想,想出童话的留白

三个板块整饬分明,又自然舒展,分别从童话曲折的故事情节、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奇妙的想象三个角度来解读课文,三个板块是并列共存的。但从板块的内在联系来看,“读一读”正是为“思一思”作好铺垫,而“思一思”又为更好地“想一想”作好了准备,因此又有一种层进的逻辑关系。

案例2:《台阶》

板块一: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板块二:凝望台阶,感悟父亲

板块三:回看台阶,探究父亲

板块四:回味台阶,描写父亲

四个板块向我们展现了课堂教学的两条线:台阶和父亲,台阶从踏上—凝望—回看—回忆进行描写,显示了解读文本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层次;父亲则从走近—感悟—探究—描写来展开,表现出对学生能力训练要求由低到高的逐步提升,表现出层进式的逻辑关系。

不同的板块设置,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但不变的是,板块的“有序”来自于对教材实实在在的把握,来自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对课文有深刻钻研、提炼与体悟,能先将书“读厚”,再将它“教薄”,“以简驭繁”、“举重若轻”。

二、有效

1.合理安排顺序,板块明晰有效

板块教学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各板块犹如电子技术中集成电路中的集成块,不同的组合形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作者介绍”这一内容为例:

案例3:《七颗钻石》

在第一板块,老师由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入手,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关注,并结合页下注释了解作者的简单资料: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在理清了故事情节、领悟了本文“爱心”的主题后,老师又设置了“走近作者”这一板块,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对作者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并以托尔斯泰的名言“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作结。

两个板块,两句名言,两次对作者的解读,遥相呼应,但没有停留在同一层面上,体现出一种递进的层次,借助对作者的认识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对主题的升华,也推动了课堂教学板块的进程。

案例4:《阳关雪》

老师在“走近作者”板块出示了关于作者的两段材料:

材料一: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材料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

“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

然后请学生阅读《阳关雪》第1节,结合材料和课文,以余秋雨的身份说明:我更喜欢哪个简介?为什么?

这一板块辐射到整堂课,一举三得:①帮助学生了解作者;②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③帮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基调。如果仅在导入中介绍作者,或在结尾处作为总结,都不可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案例5:《我的母亲》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集中地介绍作者的生平情况,但文中有两次对作者情况的补充介绍:

“解读母亲”板块:家里没有米下锅……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

“读懂作者”板块:1937年,因所谓“抗日罪”被捕的邹韬奋在牢狱中仍然奋笔疾书……邹韬奋想到自己的一切最初都是由母亲赋予的……母亲已早逝……只有为民族、为人尽力多做一点事,才算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与报答……他在《经历》一书的扉页上挥笔写下一句话——“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

前者帮助学生领会母亲见“我”挨打,一边哭一边说“打得好”这一复杂的情感,后者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且作者介绍成为板块之间的“黏合剂”,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认识作者的过程,而作者介绍又适时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相辅相成。

以上三例,“作者简介”在课堂中的不同位置便引起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板块之间应讲究先后顺序、轻重关系、快慢节奏等合理安排和结构优化,这样教学板块才能清晰、高效。

2.钻研提炼主题,板块精练有效

一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法来解读,但头绪越多,犹如蜻蜓点水,学生学得越肤浅,因此一堂课的教学板块宜精不宜多,3~4个最宜。而板块“主问题”,犹如在纷繁复杂中占据一个制高点,将问题筛选、整合、优化,往往入口小,但覆盖面广、牵引度深,使课堂内容精练、高效。

案例6:《背影》

整体感知: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片段:①文章哪个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这件事?找出来读一读。

②作者是用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背影的?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写。

拓展迁移:用截取法描写父母为你做过的一件事。

《背影》是一篇经典美文,可以发散的角度很多,内容也很广,老师只精读一段,提出一个主问题,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学生可以轻易从文中找到:外貌(黑布小帽、深青布棉袍),动作(攀、缩、倾等),但父亲为何如此穿着(颜色、材质)、为何动作如此缓慢而蹒跚,学生须阅读上下文,联系父亲的身体状况、当时的家境、写作背景等等,才能在一步步的解读中理解父亲的形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7:《窗》

在第一板块理清小说情节及主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不靠窗病人的恶的念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找出表现不靠窗病人心理活动的三个关键句)如果当时他把这几句话说出了,你觉得他会带着怎样的感情、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围绕三个句子进行句意的比较、感情的揣摩、朗读的指导,使学生逐渐领会恶念的产生、发展以致变成恶行的过程,抓住一个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对文本的解读深入而有效。

三、和谐

在课堂上,“板块”之间要有层次,但“板块”并不是机械地推进的,板块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几个板块浑然一体,不露痕迹,使整堂课流畅和谐。

1.注重过渡连缀

案例8:《勇气》

在这堂课中,老师围绕“故事”展开:先由老师讲一个故事,再请学生向大家讲故事,通过两个故事的比较引出怎样的故事才能吸引读者、故事中怎样表现人物和主题等一系列教学板块。

由“故事”连缀课堂,在内容上前后照应,衔接过渡自然流畅,内在的“板块”毫无外在雕琢的匠气,整堂课浑然一体。

2.注重创设情境

案例9:《赵普》

在这堂课中,老师引进了“评书”这一课外资源,向学生介绍了“评书”这一传统表演艺术的特点,并让学生欣赏了《杯酒释兵权》评书表演片段。在此基础上,这堂课围绕“评书”创设情境,设计了如下板块:

板块一:整体感知——读出故事味儿

板块二:分析人物——像评书一样表现人物

板块三:西中书场——我来创作评书段子

整堂课在内容上由读→赏→创,形成了具有层次性的板块,但因借助“评书”这一表演艺术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整堂课一线贯穿,丝毫没有板块的停顿、分割的感觉,表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

综上所述,板块式教学设计植根于学生实际,着眼于教学实际,着力于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次革新,又是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的着力体现;既有很强的操作性,又可呈现独特鲜明的个性。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应该有它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曹介梁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分校;蒋 健 江苏省常州市西林中学)

推荐访问:初探 板块 语文课堂 式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