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二战与航工业”系列之五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馟m7Ӎ;ivm?思想要正确、各类人员训练要充分之外,离不开发达的航空工业的支撑。从表中可以看出,二战主要交战国共生产了80多万架飞机,其中产量最大的美国生产超过30万架。

在20世纪两次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时期,飞机工业在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获得飞速发展。但是,各国发展飞机工业的目的和途径不尽相同,各主要交战国航空工业,由于战前的经济、工业、科技水平不同,战时空军作战指导思想及对装备的要求各异,战时生产能力和组织也不尽相同,因而为国家应对战争所做出的贡献也不一样。

从7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中,各国航空工业对自己国家掌握或失去制空权,产生过什么影响,我们又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经济和工业基础至关重要

武器装备是战争的主要物质手段,其受军事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而发展,然而装备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基础。1939年,在主要交战国(中国缺乏相应数据)中以国民生产总值(GDP)最小的意大利为基准1的话,那么美国为5.75、苏联2.42、英国1.9、法国1.31、德国2.54.日本1.21。同盟国与轴心国的GDP之比为2.39比1。

两次大战之间,英、法为了维系庞大的殖民体系,美国因地域辽阔而国内民用运输需求旺盛,苏联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赛中不甘落后,德国则意图在民用运输机的掩护下继续发展航空事业,所以都十分重视飞机的研制,推出过不少优秀机型,如德国的Do-X、Ju-52.英国的HP-42、美国的波音31 4型、DC-3等。这些都为战时迅速扩大军用飞机产量奠定了基础。

下面不妨简单介绍几种飞机,以了解当时各国的飞机研制水平。

——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织女星” (Vega).1927年7月4日首次试飞。随后几年里,“织女星”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飞行,名声大振,包括1928年威尔金斯爵士完成的一系列极地飞行:1931年6月23日到7月1日,美国人波斯特和领航员哈罗德·盖蒂驾驶“织女星”以8天15小时51分环绕地球飞行一周:1933年7月15日,波斯特再次驾驶同一架飞机,以7天19小时43分单人环绕地球飞行一周。

——Do-X是德国道尼尔公司研制的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水上飞机.48米的翼展.52吨的起飞重量,单台功率386千瓦的12台发动机成6对背靠背排列,螺旋桨前、后设置,前拉后推。1929年10月21日,159名员工、新闻记者和10名机组成员共169人,一起登上了Do-X,总起飞重量达44.768吨。飞机起飞后成功飞行了53分钟,创造了一个非官方的载客量世界纪录。

——Ju-52/3m是德国容克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常规气动布局、全金属三发中型运输机,采用容克斯公司传统的波纹板铝蒙皮,1931年4月首次试飞。二战之前.Ju-52/3m是汉莎航空公司的主力机种,并畅销海外30多家航空公司。到1935年底,有97架Ju-52/3m在各个航空公司服役。1936年,以柏林奥运会为契机.Ju-52/3m客机一度风靡全欧洲。1937年8月24日,汉莎公司还用它开辟经喀布尔,飞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国的航线。二战前夕,Ju-52/3m首先投入西班牙内战,随后在整个二战中Ju-52/3m先后参加过德军攻占维也纳、华沙,入侵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希腊、北非、苏联的多次战役。到1945年停战时为止,各型Ju-52/3m总共生产了4835架。

——安特-25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20世纪30年代专门为创纪录而研制的飞机.1934年9月格罗莫夫机组用它完成了一次从莫斯科出发,经图拉和梁赞再返回莫斯科的超远距飞行.75小时2分飞了12411千米。随后,奇卡洛夫、拜杜科夫、别里亚科夫三人机组驾驶安特-25完成了两次著名的飞行:一次是1 936年7月20-22日的模拟航线试飞:第二次是1 937年6月18-20日著名的“莫斯科一北极一美国”不着陆远程飞行,历时63小时16分,航程9130千米,直线距离8504千米。

——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在DC-2基础上研制的DC-3,1935年12月17日首次试飞,是当时最成功的运输机,也是世界航运史上第一种让经营者不靠补贴或运送邮件、只靠运客就能赚钱的航班飞机。DC-3上市导致客运成本降低,刺激了美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1936年到1939年二战爆发前,美国空运增长400%。1939年达到300万人次,有统计说这一年空运作业的95%是用DC-3完成的。1939年,全世界90%的空中客运是由道格拉斯飞机完成的,其中DC-3是绝对主力。毫不夸张地说.DC-3的问世是民用航空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它不但使民航终于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地位和声誉,也通过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使世界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推荐访问:之五 工业 系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