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从呈现方式看口述历史的危机与生机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史料搜集和历史研究方法,口述历史可谓是炙手可热,一大批口述历史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这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背后,我国口述历史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化危机为生机呢?本文以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呈现方式的分析,探讨中国口述历史的危机与生机。

【关键词】口述历史危机生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记载和传承历史的方式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文物承载历史到口耳相传,到著史立传,到现在口述历史中常用的录音录像。这种呈现历史方式的改变,实际上也反映了历史传播媒介的改变。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过“媒介即信息”的著名观点,笔者认为在历史的呈现上,其所诉诸的媒介对历史的可信度和传播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媒体,研究者所选择的不同的最终呈现方式,也对历史的传播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国内公认的口述历史专家唐德刚的作品《张学良口述历史》为研究对象,探讨全书呈现方式对张少帅生平历史传播效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口,谈谈笔者对于我国口述历史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和生机的一点浅见。

一、危机

在当今中国口述历史学界,提到唐氏的口述历史作品可谓好评如潮,《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等作品更是被推为口述历史典范之作,但是《张学良口述历史》却遭到诸多非议,究竟是何原因?笔者认为,《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局限性主要存在在以下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也正是我国口述历史学界所面临危机的缩影。

1、鲜活的人物与模糊的受众

在行文和编辑上,《张学良口述历史》一反之前《胡适口述自传》和《李宗仁回忆录》的反复雕琢、三易其稿,而是直接刊载了张学良口述的内容,而且直接删去了采访人的问题,仅保留张学良对问题的回答,给读者一种张学良自述的错觉。如张学良点评历史人物的地方特别多,都是在访问者给他读书或讲故事,他针对某件事、评价某个人,有感而发,是有特指的,删除了访问者说的话,就会误解口述者的本意。①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书的《附录一:先大元帅的早年生活和事功》是唐公对张学良口述历史开头部分的整理初稿,通篇文采飞扬,颇具古韵,可见唐公开始确实有意对张少帅的口述史加以润色,之后恐怕是因为年事过高,精力有限,不得不作罢。

由此笔者不禁疑惑,此书出版前的目标受众究竟是谁呢?是以口述史为研究对象的专家学者么?可是在史学家们最关注的问题上,此书基本不能提供太多帮助。是相关历史知识需要普及的大众么?但是此书的片段化会让很多读者如堕五里雾中。就像是很多甚嚣尘上的“实录”“自传”,又或者是电视台的口述历史节目,其定位往往不是提供研究资料或者普及历史知识,而是满足一部分受众的猎奇窥私欲,其立意实在是算不上高远,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得不到体现。笔者私以为,这本《张学良口述历史》不过是满足了一个长期被隔离在俗世之外,急切地想要表白自己的百岁老人的夙愿而已。

2、其他史料佐证的缺失

现如今,在口述历史学界,对于民国乃至清末人物的采访基本上都属于“抢救性采访”,对张学良的采访也是如此。加上史学家们最关注的西安事变,其直接当事人只剩下张学良一个人在世,更加需要抢救采访。但是通读全书,除了张学良的口述片段和零星几点脚注,以及最后几篇只能算是对张学良生平的感性总结的文章,再无其他史料佐证。这种全书只有口述者一家之言的作品,在中国口述历史作品中不算少数,更有甚者宁愿杜撰口述者的言论,也不去寻求其他史料的佐证,实在荒唐至极!而在唐德刚风评较好的《胡适口述自传》和《李宗仁回忆录》中,口述访谈资料与文献、图书资料相互印证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然,学界对于口述历史是否该加入其他史料一直争议不断。有学者在论文中反驳唐德刚关于“一般而言,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而其余的史料,需要史家到档案馆、图书馆去查阅档案、图书、报刊等加以补充。”②的观点,认为“如果口述史料只在口述史著作中占15%以下,还有没有必要冠上口述史的名字?如果口述史著作都是这样的,如何理解口述历史的独立性?”③对此,笔者认为从读者受众的角度出发,为了保证更好的传播效果,相关的史料补充是有存在价值的。至于如何理解口述历史的独立性,笔者认为像张学良这样只剩一家之言,没办法再寻找其他口述者的情况,其他史料的佐证应属必然,否则极有可能失于偏颇;而像其他群言式的口述历史,则可以更多地撇开其他史料,用不同口述者不同角度的叙述来构建历史的真实。

3、先声夺人的出版物与相对滞后的研究

《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布局是先交代了作传的前因后果,之后是张学良的口述实录,最后是唐德刚对张学良生平的一点评论。从这个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整部书主要侧重客观呈现张学良口述的自己的生平,而并非探究中国近代的历史问题,也没有加入对张学良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史学研究。这种出版物先声夺人,而对其研究却相对滞后的情况,普遍存在于我国口述历史学界。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对于出版物先声夺人,很好理解,现在无论是出版界还是学术界,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往往与出版商和作者的实际利益挂钩,于是很多作品未经推敲和完善就打入了书店乃至畅销书架,殊不知这种一家之言,或者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受众历史观的建立。

而研究滞后突出表现在,缺少口述历史的研究学会,缺少专门的口述历史刊物,缺少口述历史的课堂教学,缺少有深度的口述历史论著,缺少以口述历史为材料展开的多学科研究,甚至缺少对口述历史的系统介绍。④主要是由于口述历史未被纳入学术研究之中,又是偏重实践的科目,不少研究者可能会担心进入这一领域会影响到自身学术成果的产出,因而不愿触及,这也就导致了专业而严谨的口述史研究如凤毛麟角。

二、生机

如上文所言,尽管《张学良口述历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填补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空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其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受众模糊,佐证缺失和研究滞后的问题。不过,通过对《张学良口述历史》的分析,我们可以管窥到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中潜藏的种种危机,进而思考对策,于危机中寻觅生机。

1、口述历史“人民化”的前景

当今的口述历史作品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依旧是名人自传式口述作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口述历史工作者把目光转向了“人民化”的口述历史领域,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等。笔者认为“人民化”是口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我们要明确,口述历史的基点是个体的记忆,而单独的个体的记忆,哪怕是名人政要,其可信度都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个人记忆固然有个人立场的限制或偏向,且有记忆能力大小高低的不同,但众多亲历者的记忆和口述,则不仅能弥补单个个人的立场偏向和记忆缺陷,而且还能对某些公共事务及公共生活提供更多的视角和观点,从而使公共记忆更加丰富而确切。”⑤也就是说“人民化”的口述历史不仅摆脱了个体记忆的局限性,能够用不同的个体记忆相互佐证,还能填补现有文字史料的空白,并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路径。

2、完善理论,跟进研究

当今我国的口述历史研究可以说是炙手可热,但是这番热闹景象的背后,却是理论体系不健全的乱象。总的来说,我国的口述历史的理论体系建设基本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以体验、感受为主,相关著作也只有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口述历史的操作、本质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更是相当缺乏,甚至连对口述历史的定义都莫衷一是。如果我们能建立起健全的口述历史理论体系,一方面对口述历史工作者起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口述历史作品起到规范作用,还能有利于口述历史的研究工作,可谓一石三鸟。

其次,在完善理论建设的同时,也要跟进对口述史料的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口述史料可谓层出不穷,虽然质量良莠不齐,但是数量已经相当可观。然而口述史料纵然丰富,但是口述史学确实进展缓慢。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利益推动,不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学术成果,做口述史料研究远没有搜集口述史料来得轻松迅速。“不久的将来,中国口述史学的实际情况将不是口述材料太少,而是太多,多到我们都整理不过来。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些材料的质量究竟怎么样?可信度究竟在哪里?保存史料当然应该成为口述史学的题中之意,但是如果口述史学仅仅停留在保存史料的阶段,甚至保存的还是不合格的史料,那也将是历史学自身的一大悲哀。”⑥由此可见,跟进口述历史理论研究迫在眉睫。

3、建立口述历史数据库

作为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的新兴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口述历史应依托网络技术,建立一种新的历史传承模式——建立口述历史的数据库,而不是急于求成地成书出版。其中最有建设意义的是南加州大学的纳粹屠犹基金会建立的基金会影像历史档案库,不仅提供检索功能,甚至有关键词检索,为口述史料的查找和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去年12月,南加大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合作发布了12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档案,希望这种跨国的学术技术交流能给我国口述历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即使还有诸多争议,即使仍然颇受微词,即使理论还未健全,即使研究仍旧之后,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抹杀口述历史对史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就复原历史的功能而言,纵使千言万语的文字记录,有时也抵不上简单的一刻钟录音,短短的一小段录像。从工具运用角度而言,由记文到录音、摄像,是历史学领域的一大飞跃。从历史记录的广度而言,口述历史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⑦真正的历史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本中,还存在于更真实、更具体、更生动的历史场景中,存在于每个经历者心中。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将历史研究的视角从上层精英转向底层民众,去重新寻访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历史,保存那些即将逝去的过去的“声音”,这是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所在。⑧

参考文献

①③王海晨、杜国庆,《影响口述史真实性的几个因素——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10(2):66

②唐德刚,《文学与口述历史》[J].《传记文学》,1984(4)

④王军,《中国大陆口述历史研究现状综述》[J].《文化艺术研究》,2009(3):40

⑤陈墨,《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历史学》[J].《晋阳学刊》,2013(5):105

⑥桂尚书,《大家与“大家”:走向口述历史的深处》[J].《学理论》,2013(6):170

⑦常建阁,《对口述史价值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11)

⑧郑引、刘正伟:《口述史:在“活着”的历史中探寻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口述 生机 呈现 危机 方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