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祝福》人文阅读教学案例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一、背景

人文教育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中心话题,在教学中贯彻课改理念,实施人文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

二、教学设想

为了积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重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伽德默尔的解释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为理论依托,将人文教育运用在《祝福》之中,通过唤醒阶段、实施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切身体验和感悟人间的冷暖情,学会关爱弱势群体,有同情心,有进取心,正确理解生命,正确看待死亡,树立批判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少灌输,多研讨,注重学生自己的思想交流,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以收人文教育研究之成效。

三、实施过程

带着创新的激情,迈着自信的步伐,笔者用下面一段话导入新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旧历的年底常常是大家盼望的时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最喜庆的日子,过年时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大家见面高兴地问候:“新年快乐!”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她最关心的,迫切想得到的,不是关于你对她的祝福问候,而是要你回答她:“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见面?”此人是谁?为什么会在大过年的问此问题?她想干什么?她怎么了?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学生眼中的惊讶、困惑、新奇、兴味、质疑等种种反应告诉笔者,他们的探究兴趣已经萌发。在笔者的顺势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阅读第一部分,形成了以下需要探究的问题:

1.在“我”看来,变化最大的是祥林嫂,她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变化会如此之大?你是怎样看待她的这些变化的?

2.为什么大过年的,祥林嫂不向“我”讨钱,却要寻问一连串与“死”有关的问题?如果是你该如何回答她的问题?

3.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你怎样看待她的死亡?如果在今天她还会那样死去吗?

4.每逢佳节倍思亲,祥林嫂的亲人在哪里?

5.鲁迅在小说中采用怎样的审美视角,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此过程中,不少同学已经窃窃私语、跃跃欲试了。笔者说:“同学们,如果不经过精读思考就匆忙下结论,这是治学不严谨的表现;现在请大家先进行个体全文自读,整体感悟,经过自身切实体验之后,再对以上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考虑。下节课由小组长主持,逐个问题进行交流研读,在对以上问题形成基本合理的意见的同时,将意见组织成一份完整的读书笔记,下课后交上来。”教室里顷刻间安静下来,学生们埋下头,眉头紧蹙,开始了圈点勾划,针对以上问题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的同学不时地与同桌小声讨论着,有的同学让笔者参与他的思考。下课的铃声响起,很多同学却浑然未觉,大约有二十几位同学交上了他们的读书笔记,其余没有做好的下节课完成。

这节课学生思考得很认真,利用课间,粗略地看了学生交来的笔记,看着看着,笔者欣慰地笑了,学生大多数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较为合理。

第二节课开始了,他们分组讨论。同学们事先有了自己的思考,讨论时几乎都能侃侃而谈,有的小组言语激烈,有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思想与见识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飞舞、碰撞。在交流过程中,对达成共识的问题就不再陈述,对有异议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求证。有的见解非常偏激,比如有同学说,活着不愉快,那还不如死去,死亡也是一种新生,一种超脱;也有的同学说:她是当时社会的牺牲品,她的死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也没有唤起人们的思索;祥林嫂如果有亲人也不会思念她,关心她。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许多同学能够用自己的理解去分析阐述不同的观点,以求得多数同学的认可。在激烈的讨论汇报之后,笔者将较独特的笔记附在下面:

1.祥林嫂最大的变化是她的外貌,从人的外貌可以看到人精神上的巨大变化。祥林嫂“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精神上遭受了难以忍受的沉重打击。她的变化是有层级的:由对生活的期待发展到对生活的失望,再到对生活的绝望;由积极、努力、肯干发展到麻木、无奈、迟钝,再到呆滞、恍惚、死亡。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饱含了作者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有力抨击。读后让人心酸落泪。

2.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远大于物质上的匮乏,“过年”对祥林嫂已毫无意义,金钱已不再有其价值,没有了精神寄托,一切物质都失去作用。她向“我”询问有关“死”的问题,因为“我”对她相对陌生,不会蔑视她,她相信“我”还会讲实话,是会公平对待她的。再说她对死也是非常犹豫的,人间没有她的寄托,她想到了死,可是死后也并非尽如人意,鲁镇又没人能帮助她,于是怀着一线希望向我求解。如果她要问我,我会告诉她:世上没有天国和地狱,人死了,什么也不会改变,如果你活着,尽管很苦,或许还会改变某些事。人总是要死的,到时候就会知道一切,现在何必要说死呢?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再说你的阿毛及贺老六也希望你能好好地活着,珍惜生命吧,每个人只能活一次,坚强活下去,也许明天会比今天好。

3.祥林嫂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妇女,她的命运代表了当时社会大多数妇女的命运。由于封建思想严重,加之人情冷漠,她没有生的环境,她的死是必然的。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更加突出了其结局的悲惨,社会的黑暗,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如果是在今天,她不会那样死去的。因为今天是一个崇尚理性与科学的时代,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引导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大家庭中,在政府及大家的帮助下,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她又是那样的勤劳肯干,任劳任怨,她会渐渐地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寻找新的生活,相信她一定会活得很好。

4.根据小说的描述,祥林嫂应该是有亲人的。她的娘家人,她的婆家人。然而到头来她却成了一个没有亲人的人,可以设想,她已是出嫁的人,娘家人无暇顾及她的死活,婆家人根本就不会顾及到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唯一的亲人就是她的阿毛,却被狼吃了。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社会,对于一个命运不济的人来说,就像是生活在冰窟中。她无援无助,无家可归,唯一可以思念的就是死去的丈夫和孩子,她可怜到了连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的地步,她也只有惨死在祝福之夜的雪地上,寻找最终的归宿,才得以了却自己的心愿。揭露之深刻,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5.小说采用的是参与性叙述视角。一开始便将“我”感到的新年沉闷、压抑的气氛展现给读者,接着又将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悬念,吸引读者去深思、去关注。祥林嫂的悲剧性格一开始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定下基调。人们带着这些思考去寻找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从而完成对整个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这一悬念的设置,激发了读者的同情心,探究意识,批判意识。

接下来笔者将课堂推入到下一个环节:请同学们从小说的形象体系、表现功能、审美视角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概述。经过讨论之后,结论如下:小说采用参与性叙述视角,将祥林嫂这一小人物真实地展现在鲁镇黑暗的社会之中,通过祥林嫂与“我”及周围人的关系叙述,反映出当时人情的冷漠,封建礼教的残酷。引起读者对劳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生与死的正确理解,对封建意识的批判。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设置悬念,激发人的阅读兴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的变化;含蓄、隽永洗炼的语言描写景物,勾勒出年底压抑沉闷的气氛,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命运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从如此暗淡的色彩和悲哀的情调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倾向;小说的结尾采用了前后照应和对比的手法,具有结构完整,反差强烈,余音未尽,深化主题的美学价值。

对于以上结论同学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笔者趁势总结: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扼杀了祥林嫂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幸福。最后,她在富人的声声“祝福”声中绝望地离开了人世。鲁迅以其对历史和人生深邃、独特的思考揭穿了封建礼教“伪善的”面纱,给后人更多地警示和希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同愚昧和邪恶的思想作斗争是所有追求“科学”与“文明”时代人的共同心愿及义务。

电影《祝福》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这个情节妥当吗?写一篇三五百字左右的短文,说说你的看法。鲁迅许多小说主题深刻,如他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已》等等,课后可以作为扩展阅读。下次阅读活动就是“走近鲁迅”专题阅读交流,请同学们作好准备,有时间可以到网上查找资料,并做成讲稿。

四、教学效果

由于教学设计反常规,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小组讨论安排在充分的独立学习之后,而且五个有人文内涵的问题,保证了讨论的气氛及质量;集体交流时有一些争议,各组同学各抒己见,课堂活跃。

结论是在同学们自己感悟、探究、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只要是同学们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的,只要是同学们与读本对话后形成的,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评价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保证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一种较为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在学习中,学生们感悟到人与人之间应有关心、理解、温情、帮助;要有同情心,特别是对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对生与死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生命只有一次,应与命运抗争,勇敢地活下去;死并不可怕,但死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以死来解脱生的痛苦是无意义的。同学们懂得了民主、平等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科学、文明的重要意义。这些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收获与反思

1.在教学上如果有新的理念,不论哪篇课文,只要用心思考,总能找到新的角度,上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课。

2.再新的理论,再新的设计,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脱离了对人的关注,只是流于形式,那都不能算是好的设计。

3.小说教学中应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结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形成较合理的看法,这样的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人文性。

4.学生是善于思考的,只是苦于没有发表意见的场合,语文课应让学生交流,群策群力,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不可将现成的答案强加于学生。而一些学生主观性较强,个体意见偏激还需因势利导。

5.由于过多关注了学生个体,因此意见较为分散,争论花费时间过多,有时会延时,有时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中,全面准确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还需花大量时间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钟启泉,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6]尤西林.人文科学及其现代意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7][美]丹尼斯·沃克拉迪.美国教育创意手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黄京玄 新疆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师范学院830002)

推荐访问:教学案例 人文 祝福 阅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