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鬼怪工厂

作者:jkyxc 浏览数:

计划是一项高度机密的项目,于1992年启动,由鬼怪工厂秘密设计、研制与试飞。“捕食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验证新的隐身技术,增强飞机的低可探测性。 “捕食鸟”的成功研制,标志着美国军用航空技术的又一次飞跃。

20世纪80年代,由于麦道公司低估了隐身技术在军用飞机领域内的重要性,因此在隐身技术研究方面相对落后,在与其他竞争对手,如洛克希德公司、诺斯罗普公司的较量中也处于下风。当时洛克希德公司的F-117A隐身战斗机已于1981年首飞,诺斯罗普公司正在研制B-2隐形轰炸机。而在ATF方案竞争中麦道公司又不敌洛克希德公司。因此,为了重获竞争力,麦道公司决定通过其研发机构鬼怪工厂专门研究隐身技术和其他生产工艺技术。

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军备发展预算的日益增加,美国国防部渐感经费捉襟见肘,而冷战的结束促使NASA和美国空军极力主张航空航天武器研制应朝着更快、更好、更节约的目标发展,因此高性能和低成本成为了新一代军用飞机的发展方向。了解到新出台的军用飞机研制和生产审查标准后,1992年,也就是在麦道与诺斯罗普联合研制的YF-23失败后不久,麦道公司便及时启动了“捕食鸟”隐身验证机项目,将全面隐身、高机动性和精益制造作为发展重点。“捕食鸟”的命名,据说来自设计人员当时观看电视剧《星际旅行》得到的启发,他们设计的背部进气道和机翼形状模仿了剧中飞船的部分特征,使该机从外形上看就像一只伺机捕食的鹰隼,故取名“捕食鸟”。

增强飞机低可探测性的设计目标,在“捕食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该机采用无尾设计,扁平的升力体机身结合海鸥形机翼,较好地解决了气动、控制和隐身之间的矛盾。该机机头锋利如鹰嘴,尾部喷口扁平如鸭嘴,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雷达反射信号。座舱底部采用了相平行的直线边缘,能有选择地反射雷达信号。从该机正面看,低剖面座舱盖遮挡住了通常成为雷达反射热点的整个进气道,机头和机翼大胆地采用65°后掠角可以将任何入射信号反射到远离雷达接收机的方向。从侧面看,下垂的翼尖比常规垂尾更加隐身,满足总体设计成尖锐棱角的要求。海鸥形机翼分为内、外两段,内段为大上反角,外段为大下反角,这样设计可减小RCS(雷达散射截面积),大幅增强隐身性能。

在美国内华达州内利斯靶场北部,有一个被称为“51号地区”的秘密试飞中心。1996年秋,“捕食鸟”验证机在这里成功首飞。在波音公司兼并了麦道公司后,该项目仍继续获得资金投入。到1999年,“捕食鸟”在该实验区的格罗姆干湖上空进行了38次秘密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了试飞任务。

从1992年到1999年,为了达到计划提出的全部目标,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先后投资了6700万美元。但是最终“捕食鸟”并没有批量生产,唯一的验证机无偿捐赠给了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空军博物馆,永久供游人参观。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与军用飞机制造商,它还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务提供商,运营着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

波音公司之所以“乐此不疲”地进行创新,那是因为它在创业初期就给自己定下一个宗旨:“谁都不应该用‘做不到’这一说法来排斥新颖的创意。我们的工作就是持续不断地研究和试验,我们不能错过飞行和飞行设备新的进展。所以波音公司不会等待外在的环境要求时才去创造的。”

如今,波音公司成为航空航天业的全球霸主,正是这些“呼吸、生活、吃饭、睡觉都念念不忘创新的”鬼怪工厂的领导者与工程师们研究出来的水上飞机、轰炸机、战斗机、无人机及客机等,才使波音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与保持。

推荐访问:鬼怪 工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