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案例评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佘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交流讨论、实验验证等环节,进行高中化学《金属与水的反应》的教学,比较成功地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但也有一些教学细节值得商榷。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验探究;学以致用;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58-02

不久前,在北京二中举行的华北五省市高中会课中,北京二中佘平平老师《金属与水的反应》一课的展示,使我感受颇深,佘老师的课大致如下:

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消防队员用水灭火的图片,说,一般情况下我们都用水来灭火,今天我用水来生火。接着她就往一个提前放了一小块金属钠的酒精灯灯芯上用胶头滴管滴加水,滴了几滴后,酒精灯突然燃烧起来,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就点燃了酒精灯。想进一步了解钠与水反应的情况吗?下面咱们就探究钠与水的反应。老师先让学生分组做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然后老师又用自己改进的实验装置,演示了钠与水的反应。她在一个两端高低不等的U型管中加水至低端口满,在低端口处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个带有尖嘴玻璃管且有控制活塞、下端还用一个大头针轻轻固定了一小块钠的胶塞迅速塞入U型管的低端口处,钠迅速与水反应,在胶塞下方迅速生成了一些无色的气体,钠在水上迅速游动,滴有酚酞的水变为红色,反应完毕,打开活塞,点燃生成的气体,气体燃烧。然后老师让学生尽情地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几个学生分别把看到的现象叙述完毕后,师生又从氧化还原的角度一块分析,为什么反应生成H2,老师简练地总结概括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接着老师提出,钠与水反应,铁与水是否反应呢?老师和同学们先从理论上分析、预测了一下(科学性支撑),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H之前,从理论上分析,它应该能反应,可生活常识是,铁常温下与水不反应(盛水的器皿),加热、甚至煮沸也不反应(炊具),老师接着说,那么铁与水蒸汽是否反应呢?老师教给学生研究事物的方法,递进式研究,由简单到复杂。她接着说,下面咱们就设计实验来探究一下。之后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铁及其有关化合物的相关性质,然后师生共同分析了铁可能生成什么物质,最后老师说,铁的生成物在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下不好分析,但如果铁与水能反应,那肯定生成H2。那么我们通过验证反应生成了氢气,来证明铁能与水反应吧。接着老师让学生在学案上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充分活动后,老师找了一个学生的作品,用实物投影展示出,再让这位学生让其说明设计意图,老师说,这个装置多好啊!水不够还可以打开塞子补充点。然后又找了第二个学生的作品用实物投影展示出,学生说明设计意图后,老师说,这个装置从科学角度讲没有问题,在实验室也可行。唯一遗憾的是路径稍长了一点,有可能产生的水蒸气在反应前就已经凝结成水了。不过总体来说,非常好!(是应说非常好,还是说还不错?)当老师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案?学生没什么反应,然后老师走到另一个学生身边,拿起了第三个学生的作品,实物投影后,老师说,这个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和课本上的非常像,下面老师就打算用这个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给同学们做一下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第一个学生的设计教师说非常好,为什么不用呢?在此应给学生明确指出评价实验设计成果的标准和方法,以便学生学会评价)。老师实验演示的是课本上的科学探究实验,为了让后面的学生也能看清楚,老师把实物投影镜头对准实验装置,使整个实验过程的影像同步显示在大屏幕上,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得很成功。该实验探究完毕后,老师接着让学生预测,Mɡ、AI与水是否反应,若反应,反应程度如何?这个问题分析完毕后,最后,老师对学生进行STS教育,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新闻,2008年6月16日我国某地一钢厂,因钢包吊钩断裂发生脱落,使1400℃高温的铁水流到地面,遇冷水产生蒸汽爆炸,导致9名工人被烫伤。老师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很必要,很合适。

本人对这节课的看法:

本节课的优点:第一,在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还重点关注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学会了研究事物的方法,递进式研究,由简单到复杂,如先冷水、再热水、再水蒸汽;另外,分析事物之间能否反应,要先寻找理论支撑。如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在H之前,所以,反应有可能发生。第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预测Na、Fe与水反应都生成H2的过程,做得很到位,学生很信服。金属Na、Fe与水反应,Na、Fe化合价升高,水中肯定要有元素化合价降低,O已是-2价,不可能再降低,所以,只有+1价的H降价,因此,如果Na、Fe与水反应则应有氢气生成。第三,学以致用,进行STS教育,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应从生活中来,学习后应再回到生活中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如,从理论上分析,钢铁模具要干燥,不能有半点水,否则要剧烈反应,发生爆炸;进而又从真实事件加以说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的很好。第四,实验改进和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老师从用水点酒精灯到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都做的很成功。第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很到位。从多媒体展示事件情景的图片、到使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特别是用多媒体同步展示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以及学生的课堂作品都很合理、很成功。

对本节课的建议:第一,内容拓展有待商榷。内容的选择一要看阶段(必修、选修、复习),二要看学情。有关铁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拓展,以及让学生预测Mɡ、AI与水是否反应,若反应,反应程度如何等内容。我认为,由于处于必修阶段,且课时很紧张,对于北京二中的学生来讲,也许很合适,但对于华北区其它一般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我认为不应作这样的拓展,许多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后都感觉课时很紧张,最主要的原因是内容的选择偏多、偏难。因此,其他教师学习佘老师的课,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具体学情,切不可生搬硬套。第二,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如学生设计完成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装置后,没有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而是老师拿来学生的作品加以展示,并让学生说明设计意图。如果教师换一种思路,让学生“比比谁的作品更合理!”,让学生自己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讲台上用实物投影边展示,边讲解,再加上师生恰当地评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强烈表现欲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成功意识,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三,这节课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太少,铁与水蒸汽反应学生设计了半天最后也只是“纸上谈兵”,也许是怕时间不够用等原因,但如果在这节课的整体时间分配上再做些调整,铁与水蒸汽反应的探究实验,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究,这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显得更加突出。那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处理生成性突发问题的能力将会大大提升。第四,评价应进一步科学到位。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设计,教师展示了三位学生的作品,但教师最后没有给予总体性的评价,就按第三种方案操作了,为什么?学生不明白。我认为,教师(师生)不仅要最终评价出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案更趋合理,而且应指明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和方法。很简单的几句话,用不了多少时间。让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知道应该怎么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的优劣应综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科学性、简约性、安全性、环保性。另外,第二个学生的方案已有遗憾(教师说不够简约),但教师最后还说,不过总体来说,非常好!请问,这样的评价合适吗?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推荐访问:评析 新课程 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