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流体势研究现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 通过流体势分析,可以找到油气的有力聚集区带,进而指导油气勘探。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流体势的认识也不相同,本文从流体势定义、流体势分析意义及目前在流体势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阐述了流体势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流体势 势能场 势梯度 古孔隙度

地下流体的渗流是一个机械运动过程,流体总是自发地由机械能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Hubbert(1940)最早把流体势的概念引入石油地质学中,用来描绘地下流体的能量变化和流体运移规律。后来Dahlberg(1982)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运用这一方法研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方向和位置,引起了国内外油气勘探者的广泛重视。一些学者在上述流体势基础上,重新给出了相对完善的流体势模型,但是影响流体势的因素较多,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流体势模型,以便有利于油气勘探工作是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流体势定义

1.1 Hubbert流体势

3 存在问题

(1)油气在地层中运移还受到毛细管压力影响。Hubbert流体势表达式忽略了这一因素。实际上,在岩性变化剧烈、运载层非均质性严重的陆相地层中,毛细管力可能是控制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流体运动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作用绝不能忽略。在大区域或盆地尺度上,油气优势运移通道主要受运移动力控制;在小区域内,动力变化较小,在非均质输导层中受运移阻力分布控制。在大区域,可忽略毛细管的阻力作用。

(2)流体势表达式中的压力是实际地层压力。除在连通性好的静水地层系统外,地层压力多数情况不得不等于上覆静水柱压力。在计算中应用地层实际压力,而不用上覆静水柱压力代替。

(3)以往人们对流体势研究仅仅考虑油气在连通砂体疏导层中的势能值的空间变化情况,没有考虑断层对流体势空间分布的影响。

(4)用流体势研究油气运聚问题时,以往只考虑了流体势等值线平面图,剖面图研究的不多。而剖面图可以直观的反应流体运移的优势方向和有力聚集区带。

4 结论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应用在勘探工作中的几种流体势模型以及它们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并且了解了流体势在地质分析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刚,陈开远,等.从地震资料研究琼东南盆地松东地区流体势特征[J].海洋石油,2002,10(4):7-9

[2] 张树林,白新华,马凤荣.流体势场在三肇地区天然气运聚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6,6:2-5

[3] 赵荣,齐景顺,曾庆真.流体势能场分析方法的改进[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12-14

推荐访问:流体 现状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