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大别山模式:英山科技扶贫25年的经验与建议

作者:jkyxc 浏览数:

自1986年在湖北省英山县开始定点科技扶贫工作以来,科技部先后在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依托当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大力培育地方特色支柱产业,积极开展针对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开发示范基地,有效地发挥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引导作用,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大别山为例,科技部在湖北省英山县实施的定点科技扶贫工作至今已经25年,连续派出大别山科技开发团(即今天的科技扶贫团)24届。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集革命老区、边区、库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县。1985年农村人均收入仅有191元,全县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居民达25.23万人之多;1986年,英山被国家确定为重点贫困县。实施科技扶贫以来,在国家科技部等各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当地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60元增加到2009年的3668元,增加了13倍。贫困人口减少到2009年的1.8万人,减少了93%。富裕起来的英山人民致力于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全县80%的农民住进了新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县村村通路、通信、通电、通广播电视,80%的自然村实现了村通水泥公路,85%的农户饮用了自来水。现在的英山,正步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已经成为镶嵌在大别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科技扶贫坚持把农村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茶、桑、药、栗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实施科技扶贫之前,由于当地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完全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特色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的今天,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了60.8万亩,70%的村实现了“人平一亩经济林、户均两亩经济园,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过3000元”的目标,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2%。

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地方经济走上快车道。当地政府以发展工业的思路抓农业,把发展工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举措,立足山区实际,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25年来,县域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986年的1686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11562万元。初步形成了英山云雾茶、梦丝家、怡莲阳光茧丝绸等地方品牌,茶叶、蚕丝绸、建筑建材、汽车配件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山区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催生一批乡土人才快速成长。当地政府坚持把科技扶贫项目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县先后推广无性系茶苗繁殖种植、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等新技术260多项。把每一项目的实施都作为一项育人工程,“扶持一个项目、举办一次培训,教会一项技术,带动一批农户,形成一个产业,脱贫致富一方”,极大地提高了老区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了当地人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了汪龙溪、卫学初、叶雪平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企业管理人才。

科技扶贫面向千家万户,最主要的目标是要通过科技开发,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让山区广大农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安居富足的日子。英山县2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农村面貌的显著变化,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科技扶贫对于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对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总结25年来英山科技扶贫开发工作的实践探索,我们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首先,必须把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把开发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科技扶贫开发的中心任务,走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扶贫扶产业,产业管长远”,“扶贫靠产业,产业靠特色”。本着这个思路,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始终坚持把科技扶贫开发与发展产业紧密结合,有力推动了山区经济发展。

其次,必须高度重视当地种植养殖业农产品的深加工,高度重视当地人民对市场规律的学习,提高他们对商品经济的适应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及其加工环节的标准化、清洁化和低碳化,高度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产品品牌的打造。科技扶贫要与扶持人才、扶持企业、扶持产品品牌结合起来。如果没有一批成功的科技经营管理人才,没有他们的企业与品牌,英山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再次,必须在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过程中,大力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科技扶贫的最终成效体现在帮助当地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因此必须把组织农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形式的中介机构,带动农民实现规模化种养殖,标准化深加工,品牌化进入市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从而不断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的发展。

最后,科技扶贫在国家扶贫开发事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输血不如造血,造血靠科技。扶贫扶产业,产业靠特色;大别山科技扶贫之路,或称扶贫开发的大别山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科技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扶贫事业是做善事,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慈善事业,科技扶贫应该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

为了推进大别山科技扶贫事业的发展,针对湖北英山25年实施科技扶贫的具体情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扶贫的支持力度。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的战略举措,应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扶贫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每年为贫困县做好一两件事实。鉴于英山工业经济的相对弱势,建议科技扶贫团进一步加大对当地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改变英山工业的弱势情况;

第二,规划建设“大别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鉴于科技部在湖北英山实施科技扶贫已经25年,为了进一步推进英山县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立足科技部25年来在英山及大别山区开展科技扶贫的丰富科技项目资源,建议在现有特色产业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基础上规划建设“大别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第三,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于英山当地特色资源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工作的支持。茶、桑、药、栗、牲畜、水产养殖等行业是当地的资源产业,但是都存在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品牌不响的问题。以药材产业为例,至今尚未形成工厂化深加工的能力。茶桑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个体企业的产值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科技开发的力度,促进产品的提档升级,扩大规模,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扶贫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冷德熙)

(科技日报)

推荐访问:英山 大别山 扶贫 模式 经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