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申请书 >

转型升级视角下振兴衡阳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的湖南省衡阳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振兴衡阳老工业基地以及金融配套服务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研究

衡阳市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是曾经名震中南、在有色冶金及装备制造业享誉全国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但进入21世纪以来,衡阳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新一轮结构调整中,产生了一系列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牢固树立转型升级的理念,让衡阳老工业基地重新崛起,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衡阳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衡阳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实施规模战略和品牌战略,大力引进欧姆龙、富士康、中国建材、中国五矿等世界五百强和央企,着重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动规模工业经济继续呈现强劲增势。1-7月份,全市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1.75亿元,增长20.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轻工增速大于重工;非公经济仍然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图表一)

数据来源:衡阳市统计局

(二)生产需求持续增长

衡阳市各家工业企业实施产品销售市场多元化,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战略,取得良好的效果。三季度全市企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预计为113.74,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64、1.32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涨幅最大。在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仍然复杂,通胀压力预期增大,物价普遍上涨的不利情况下,全市产品订货状况明显改善,且国内需求好于国外需求。(图表二)

(三)产品销量不断上升

1-7月,29户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36亿元,同比增长14.99%,实现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54.79%。据资料显示,1-6月,全市规模以上1111家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94.8%,比上年同期提高59.4个百分点,处于高度景气区间;利润总额和应缴增值税达到“双递增”;工业企业亏损个数和亏损额实现“双下降”。说明全市工业企业生产总量提高,产品销量持续上升,企业效益有所改观,部分企业再投资力度明显加大,产销预期呈现稳中趋好的态势。(图表三)

(四)科技创新力度加大

衡阳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项目“加油”和科技助力,拉动工业经济“一路快跑”。重点骨干企业纷纷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推出了一批双高产品开拓市场。世界最大口径无缝钢管、国际领先的井下铲运机、世界最先进的特高压变压器和电抗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湘江牌”机油泵、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的汽车涡轮增压器等40多个世界领先、全国第一的“衡阳制造”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50%,去年达到了54%。

(五)金融支持成效明显

衡阳市各银行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技术改造项目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至7月末,全市工业贷款余额134.67亿元,比年初增长12.37%,占全市贷款总额的23.69%,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有200多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在企业设备升级换代、新产品研发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方面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同比增长29%。在稳健货币政策下,1-7月全市工业信贷规模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金融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消减。(图表四)

二、衡阳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产能过剩,竞争能力削弱

据对29户监测企业调查显示,七成以上认为“产能过剩而需求相对不足”。以衡钢集团生产的无缝钢管为例,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在1600万吨左右,实际产能达到3000万吨以上,过剩的产能无法在国内市场消化,只能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残酷竞争,但自2009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钢管加征反倾销税,海外市场严重受限,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夹击,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衡阳特变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惑,由于电力需求的减少,变压器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明显减缓,各变压器厂家产能又持续扩大,导致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价格因素成为获取订单的最大因素,220KV及以下的变压器市场尤为明显。

(二)生产成本加大,发展空间受限

今年以来,地缘政治局势动荡,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国际油价持续飚升,能源紧张局面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劳动力工资持续高涨,这些多方面因素成为推动企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不断加剧的重要推手。调查显示,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仍在相对不景气区间徘徊,近五成企业家对原材料价格的走势不乐观,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仍是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从国内来看,电价、油价上调,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缩小了利润空间,影响了产品销售率,造成采购困难等不利影响。像衡钢集团、水口山等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材料的企业,只有通过控制进口来降低成本。

(三)应收账款增加,潜在风险叠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加上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某些企业甚至被应收帐款、呆坏帐整垮。一是企业销售产品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期限延长,由原来的平均三个月增加到六个月,在途资金大幅增长。至7月末,29户监测企业应收票据余额14.52亿元,同比增长1倍;二是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有所增长,导致财务成本即利息支出增长5.29%;三是企业相互之间拖欠贷款现象日趋严重,因资金紧张造成的拖欠账款增加较多,至7月末,29户监测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39.48亿元,同比增长17.46%。

(四)资金日益匮乏,融资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先后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资金紧张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到29户监测企业进行的“企业信贷需求情况问卷调查”的情况看,几乎百分之百的企业都感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29户监测企业长期借款比上年同期减少12.78亿元,同比下降了28.68%。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成本显著增大,银行给予中小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也明显调低,导致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普遍下降。面对银行的“低授信、高门槛”,大部分中小企业显得力不从心,为解资金燃眉之急,往往通过利率一般高于10%的民间借贷进行融资。

(五)劳务用工紧张,企业遭遇尴尬

随着衡阳市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不断加大,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招工难”、“用工荒”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熟练技工短缺。调查反映,相当部分企业仍存在用工缺口,部分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企业缺工情况更为突出。人工成本的增加无形中缩小了与沿海地区的工资差距,使企业陷入订单不能按时出货、订单大量转移的“两难”境地。

三、振兴衡阳老工业基地的路径安排

(一)加大解放思想,切实转变观念

地方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应建设创新型社会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统筹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引导,大造工业兴市富民舆论,在全市上下形成兴工强市的共识。

(二)推进自主创新,合理整合资源

要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加速技术创新与创新成果的转化,促进创新与工业经济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大技改科研投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促进企业从技术成熟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通过调整技术结构,淘汰一些技术老化、浪费能源和资源的企业,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普及应用,提高工业经济的科技含量。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解决行业重复建设问题,促进行业多品种、规模化生产,淘汰低附加值产品,开发研制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高端市场产品份额。通过促进产品升级,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业化研究和技术品种结构的升级调整,全面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深化企业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要从理顺管理关系,强化管理职责入手,建立健全面向市场的企业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市场营销。继续以抢抓订单为核心,在制定营销激励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各级营销人员全力以赴抢抓订单,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二是积极开拓市场。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设立和完善国际办事处,培养和壮大国际业务人才队伍,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业务。三是完善生产流程。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研究车间的物流管理,加强物流转运研究,优化产品的转序流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四是强化产品管控。企业要成立成本控制小组,严格控制产品成本,节约费用支出,保障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支撑

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新视角,不断探索金融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径,努力推动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央行“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绩效,及时传导宏观调控意图,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关系,抓住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的政策机遇,扶持中小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要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培育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资源,吸引各类民间资本、信托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创业投资等资金积极参与。探索引进BT、BOT、BOOT等项目建设融资方式,为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五)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措施

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和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要完善工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关注工业发展动向,努力为企业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配套体系的形成,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要积极健全、完善促进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断构建与政府与企业相互联动的扶持机制,努力解决好当前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用电、用钱、用工等困难,抓好调煤保电和错峰有序用电,保障工业企业用电需求,确保企业生产稳定、社会和谐发展。

课题组组长:杜文

课题副组长:黄红星

课题组成员:刘运杰、邓辉(执笔)、李茂辉

推荐访问:工业基地 视角 振兴 转型 升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