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广西隆或金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前景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本文通过对隆或金矿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对本区金矿成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该区及外围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际资料依据。

关键词:隆或 金矿 地质特征 成因分析

0 引言

广西隆或金矿是近些年来发现的较具有代表性的微细粒型金矿(在广西也称为右江型)及土型金矿(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矿区位于广西右江地区隆林县隆或一带。矿区主要含矿层位为C1yt、P、T1l三个层位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及T1l的断裂破碎带,主要为层控矿床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而右江地区广泛发育有碳酸岩及碎屑岩。在目前右江地区所发现的同类型金矿中,成矿地质条件基本相似。研究和对比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该地区及附近外围的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之西林~百色断褶带内隆或穹窿一带,区内地层以古生代及中生代浅海台地及深水槽盆(台沟)沉积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局部含较多的火山碎屑,区内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运动等多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伴随有岩浆活动。

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

矿区位于隆林县隆或乡,由隆或、大平、坡头上三个矿段组成。隆或矿段矿床类型为右江型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沉积间断面亚型矿床,大平矿段、坡头上矿段为上、下二叠沉积间断面亚型矿床。大平矿段下三叠统逻楼组的断裂中也有金矿产出,属近沉积间断面断裂亚型矿床。隆或矿段沉积间断面亚型矿床暴露地表后,经风化剥蚀和溶蚀作用,形成土型矿床。

2 构造特征

本区位于右江再生地槽桂西拗陷之西林—百色断褶带内隆或穹窿的南西端,主要有次级褶皱和断裂,两者互相交接、制约,并沿某些地层发育有层间破碎带。

区内构造主要有褶皱及断裂。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此外还有北西向及近东西向,东西向断裂具控矿作用,构造较为复杂。

2.1 褶皱构造

褶皱主要有隆或穹窿、龙艾穹窿、马雄背斜及次级复式小褶皱。

隆或—磨毫复式小背斜:系隆或穹窿西南缘的次级构造。与主构造隆或穹窿呈放射状分布,南起大平,北至木干寨,背斜通常两翼地层较平缓,开阔,轴向NEE~NE,轴面几乎直立,两翼近对称,为一系列小的褶曲,局部构造形迹清晰,两翼地层为C1yt、C1d、C2h、C2Pm、及P等地层,它是主褶皱轴平行发育的一些较次一级的小褶皱,该褶皱形成时产生的层间破碎,在有利的条件下,形成了隆或金矿的富集部位,一般褶皱越发育,硅化蚀变就愈强烈,金矿化也特别明显。

次级向斜构造:与次级背斜相间分布,轴向在南区为北东、北区为东西向,均向东扬起,槽部地层自北向南分别为C2Pm、P 等,两翼地层倾角一般在20~25°,局部达40°,在矿层中破碎程度较高时,对金矿的富集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2.2 断裂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三组:为NE、NW及近EW向走向。

NE向断裂:走向为北东40°左右,倾向NW或SE,倾角50~89°,断裂破碎带(挤压带)宽1~几十m,规模较大,断裂长几~几十Km,切断隆或穹窿。断裂中有的见有不规则角砾,有的见挤压片理、构造透镜体。局部可见到角砾与构造透镜体、挤压片理并排出现的现象,部分断裂中见明显的硅化、方解石化等蚀变现象,本组断裂铅垂断距不大,铅垂断距通常在10~30m之间,唯F1断裂断距达100余m。本组断裂形成时间较早。

北西向断裂:全区均有发育,但北段较强。断裂走向300°~315°间,大致与地层倾向平行(斜切),倾向NE或SW,倾角47°~86°,断裂带宽1~25m,普遍见断层角砾岩,角砾状构造明显,角砾大小不一,多处见切割北东向断裂的现象。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于大平、磨毫两处断裂较密集,断裂走向近东西向,倾角70~88°,断裂带宽度几~20余m,断裂面通常向北倾,局部出现反倾,从结构面特征看,有些系多次活动。通常见到断裂带内具强烈的挤压破碎,压碎岩比较发育,局部还可见到有糜棱岩,本组断裂有的地段硅化、黄铁矿化较强,是大平矿段的主要赋矿构造、隆或、大平的富矿地段,均有它活动痕迹,本组断裂错斷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的现象较为普遍。

3 含矿层特征

矿区层控微细粒型金矿共有4个含矿层位,分别为下石碳统英塘组(C1yt)、上二叠统下段(P )、下三叠统逻楼组下段T1l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esl)。各层特征叙述如下:

下石碳统英塘组(C1yt)含矿层

与下伏地层D3r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古侵蚀面上古岩溶发育,呈现凹凸不平状,故使该层位厚度局部变大,含矿层厚度在29.91~45m之间,大部分岩性为灰色、灰紫红色微-薄层状硅质岩、硅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碳硅质泥岩,部分含凝灰质,局部地段夹灰岩、碳质灰岩透镜体;在磨毫以东水井拗一带岩性则为灰-深灰色薄层状泥岩夹泥灰岩(或互夹层),含较多黄铁矿。该层中含矿性较好的岩性为硅质岩、硅质泥岩、炭质泥岩及泥灰岩与泥岩互夹层。含矿层顶底板均为灰岩。

上二叠统下段(P 含矿层

与下伏地层P2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古侵蚀面上古岩溶发育,呈现凹凸不平状。含矿层厚度在15.67m。岩性为棕黄色、灰白色、紫褐色凝灰质泥岩、凝灰质泥粉砂岩、粉砂岩、泥岩、硅质岩等。该含矿层中矿体多分布在下部,局部地段整个含矿层均为矿体,含矿层顶底板均为灰岩。

下三叠统逻楼组下段(T1l)含矿层

与下伏地层P 灰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为灰-深灰色(风化后呈褐黄、棕黄色)薄层-中厚层状含火山碎屑(凝灰质)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硅质泥岩,局部夹少量灰岩透镜体。仅存靠近含矿层底部地段含矿,矿体规模较小,在含的构造破碎带中,

局部可形成原生脉状矿体。

第四系残坡积物(Qesl)含矿层

仅限于(C1yt)分布范围附近的部分含矿,厚0.5~15m,为一套褐红色、黄褐色含砾亚粘土、亚砂土。大部分地表0.5~2m含腐植质层含金较低。由于雨水淋滤作用,此含矿层中金的品位一般较层状矿体的品位低。

4 矿体特征

隆或金矿区处于隆或穹窿西南翼,分布于隆或乡隆或、磨毫、大平、坡头上一带,面积20Km2。以隆或、磨毫及大平三个矿段最具代表性。下面分述如下:

4.1 隆或矿段

位于隆或-磨毫一带,分布有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共十一个矿体。后六个为残坡积矿体。在各矿体中,以Ⅰ、Ⅱ、Ⅲ及Ⅵ号矿体较大,现对其分述如下:

Ⅰ号矿体

赋存于下石炭统英塘组,含矿岩性为硅质岩、泥质硅质岩、泥岩、粉砂岩、硅质灰岩、炭质泥岩、炭质灰岩、角砾岩及方解石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倾向210~270°,倾角18~33°,平均26°。矿体长720m,控制斜深120~200m,控制最大斜深为200m,最低标高1090m。矿体沿走向、倾向有膨大、缩小,分支、复合现象。呈舒缓波状延伸,矿体厚度0.76~35.62m,平均厚度10.86m,厚度变化系数90.59%,说明矿体厚度变化是很大的。该矿体为矿区规模最大之矿体,目前已基本采完。

Ⅱ号矿体

赋存于下石炭统英塘组中,岩性为:硅质岩、泥质硅质岩、石英硅质岩、泥岩、粉砂岩等。矿体长500m,控制斜深30~170m,最大斜深在55线,最低标高1165m。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倾向210~270o,平均260o,平均倾角28o,矿体沿走向、倾向有分支、复合现象。

Ⅲ号矿体

位于Ⅱ号矿体旁,出露标高1268.3m,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英塘组底部,含矿岩性为泥岩、含砾泥质粉砂岩及粘土岩,岩石呈杂色,局部含铁锰质,薄层状。矿体呈椭圆襄状产于D3r灰岩古岩溶漏斗中,矿体长29m,宽16m,控制厚度7.33m(实际厚度比该厚度大,未完全控制),含金品位0.96~2.98×10-6,平均1.53×10-6。组合样分析含银品位1.20×10-6。该矿体品位低,规模较小。

Ⅳ号矿体

赋存于下石炭统英塘组下部,岩性为泥灰岩、泥岩,岩石中含较多0.5~3mm大小的黄铁矿。矿石未经氧化,为原生矿,风化后在地表形成残坡积氧化矿。矿体呈层状产出,倾向310°,倾角15°,为单线双工程控制的矿体,矿体长78m,延深50m,沿走向,倾向均呈现波状延伸,矿体厚1.05~2.08m,平均1.67m。

其它矿体规模较小,在此不再描述。

4.2 大平矿段

位于隆或乡南西面至北西面的大平—坡头上一带,分布有Ⅵ、Ⅶ、Ⅷ、Ⅸ、Ⅹ、Ⅺ号共6个矿体以及坡头上一带未编号的零星小矿体,其中除Ⅵ、Ⅹ号矿体具一定规模外,其余均为较小矿体。其中Ⅵ号矿体深部以75m斜距有一个钻孔控制,Ⅹ号矿体有坑道控制,其余矿体均为地表单工程或多工程揭露。下面对主要矿体分述如下:

Ⅵ号矿体

矿体赋存于上二叠统下段(P)碎屑岩中,含矿岩性为凝灰质粉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矿体呈层状产出,矿体倾向220°,倾角25~65°,矿体长340m,最大延深50m,沿走向有缩小,分支、复合现象,且呈舒缓波状延伸。矿体厚0.94~10.06m,平均4.83m,厚度变化系数87%,属不稳定类型;该矿体规模虽不大,但其与其他矿体属不同层位,为矿区重要矿体之一。

Ⅹ号矿体

矿体赋存于下三叠统罗楼组中的断裂破碎带中的角砾岩、压碎岩中。矿体长140m,矿体厚6.83~20.64m,平均13.74m;矿体规模较小。

5 围岩蚀变

本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方解石化、炭化及黄铁矿化等。

硅化:在接触带及构造带中常见到岩石中石英颗粒经重结晶或硅质交代作用,使岩石周围成份发生变异、运移。硅化与金的富集通常具有密切的联系。

方解石化:在构造带中,因热力作用,使方解石晶粒发生次生加大现象及重结晶作用,及交代置换作用,引起岩石成份的变化。局部方解石化有利于Au元素的运移。

炭化:在构造变动带及接触带内受热力影响,炭质物相对富集,有利于对金吸附和迁移富集。

黄铁矿化:上述热力作用,使岩石中的铁、硫离子发生变化,结晶成黄铁矿,黄铁矿为亲金矿物,对金的富集有着一定的影响。黄铁矿经氧化后变为褐铁矿,局部仅保留黄铁矿的晶形。

综上所述,变质作用及蚀变强烈地段,通常与一定的构造相关联,可以作为寻找岩体与构造的标志,糜棱岩化、片理化、硅化、方解石化、黄(褐)铁矿化,在本区均可作为找金的间接标志。

6 矿床成因

6.1 控矿因素

经过调查研究,矿区内的主要控矿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矿区处于隆或穹窿西南边缘,也是古碳酸臺地边缘部位。它们控制着矿体的产出部位。②古碳酸台地边缘存在古侵蚀面,矿区内存在三个古侵蚀面,矿体赋存于这些古侵蚀面之上。③矿体产于深水硅泥质、火山碎屑盆地(台沟)相的碎屑岩中即矿体均分布于特定沉积环境所形成的岩性、岩石组合中。④古侵蚀面上、下的岩性必然是截然不同的岩性组合,矿区内为碎屑岩类与碳酸盐岩类,矿体均产于碎屑岩中。⑤沉积后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并具充足的热液来源,利于金元素的活化、运移、富集。

6.2 矿床成因类型

隆或矿段右江型沉积间断面亚型金矿床,主要是在沉积成岩阶段形成,故有必要对控制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加以叙述。根据张振贤等的研究,矿区位于隆或孤立碳酸岩台地的南缘和深水火山碎屑沉积盆地的复合地带,具深水浊积岩相特征。

根据矿区含矿地层的沉积相以及矿物的共生组合、蚀变特征和矿体的分布规律等,认为本区矿床有三种成因类型:一是热水沉积改造型层状矿床,如隆或矿段Ⅰ、Ⅱ号矿体及大平Ⅵ号矿体等;二是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如大平矿段Ⅹ号矿体;三是上述第一种类型的矿体经风化后形成的残坡积土型矿床。矿区主要矿体为第一种类型。

7 矿区外围找矿标志

①古构造隆起(穹窿或背斜)、古碳酸盐台地边缘。②存在古侵蚀面,古侵蚀面上、下分别为碎屑岩类与碳酸盐岩类接触带附近。③碎屑岩中富含火山碎屑、硅泥质及有机质的地层。④构造破碎带,特别是硅化带附近。⑤蚀变明显的地段,即褐铁矿(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较好地段。⑥具明显Au地球化学异常地段。

8 结语

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综合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矿地质条件,为在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梁军等.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隆或矿区金矿普查报告.2000年(内部资料).

[2]陈开礼.广西金矿地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张振贤等.广西隆林县隆或金矿地质特征和成因分析.广西地质.第9卷第4期(总第42期)1996,13~23.

[4]郜兆典.海相热水沉积矿床问题讨论.广西地质.第13卷第2期(总第56期)2000,23~29.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5.

[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矿产总结.1993年.

推荐访问:广西 金矿 地质 前景 特征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