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犀利哥事件与传媒的炒作失范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犀利哥事件的本质是媒体选取网络热点放大追踪连续报道而形成的新闻炒作失范。本文从传媒伦理道德的角度以传媒的公正、传媒的责任、传媒的人文关怀为评判标准,探讨大众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的新闻炒作失范。媒体应该通过该事件反思,自觉遵守传媒伦理道德。

关键词:犀利哥 新闻炒作失范 传媒伦理道德

2010年3月,蜂鸟网摄影爱好者在街头偶然抓拍的两张乞丐照片在网络上爆红,网友把这个五官酷似刘德华、眼神犀利、神情忧郁的乞丐命名为犀利哥并疯狂PS或转载。犀利哥成为网络热点之后,媒体纷纷跟进,一时间关于犀利哥的行踪、身世之谜等的花边新闻充斥人们的眼球,但是犀利哥在媒体的围追堵截之下却“仰天长啸”、“痛哭流涕”,甚至为了躲避人群拔足狂奔,最终沸沸扬扬的犀利哥事件以犀利哥回到江西老家落下帷幕。

总体来说,犀利哥事件的本质是媒体选取网络热点放大并追踪连续报道而形成的新闻炒作失范。媒体的过度炒作使犀利哥从网络热点变成了社会热点,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关注,但是媒体和民众的过度逼视却侵犯了犀利哥的隐私、自尊和生存空间,越过了新闻报道的度和道德底线。本文拟从传媒伦理道德的角度,以传媒的公正、传媒的责任和传媒的人文关怀为评判标准,探讨大众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的新闻炒作失范。

传媒伦理道德的概念及其内涵

本文定义的传媒伦理道德是指大众传播主体在获取、制作和传播信息中应自觉遵守的道德标准,是规范媒介从业人员媒介行为的一种调节手段。从总体上来说,传媒伦理道德是大众传媒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要求在概念上的总结,是一种概括抽象并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概念,因此,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责任、隐私、平等、公正、正义、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等等。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包括传媒的公正、传媒的社会责任、传媒的人文关怀这三个范畴,且每个范畴之间有重合的部分,并不是绝对的独立。

传媒的公正。媒介道德脱胎于社会道德,公正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道德准则也是媒体这个社会公器的道德标准所包含的价值内涵之一。《辞源》对于公正的解释是:“不偏私,正直”①,传媒公正的精神核心也是公平正义,不偏不倚,具体含义是大众传媒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在信息资源分配、话语权分配、舆论形象传播等方面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传媒的责任。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说,大众传媒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标准的普及者和监督者,应该在日常的信息传播中担负起一定的责任,这包括:传播行为应该以提高人民的文明程度为己任,不能危害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不能为了传媒个体的利益而损害受众和社会公共利益;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维护社会公正,保护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等。

传媒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自身价值。②当把人文关怀引入大众媒体的日常传播行为中,即形成了传媒的人文关怀精神内涵,即传播主体尊重报道对象的尊严、隐私,把对人的生存、个性和发展的关怀作为报道的重点,这是传媒伦理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传播主体境界的高度。

新闻炒作和新闻炒作失范两者的区别

学界对新闻炒作的探讨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比如复旦大学教授周胜林就表示,“‘新闻炒作’虽有个别人讲过,但新闻界的共识是反对‘炒作’”。第二种认为新闻炒作只是一种新闻操作的方式,是中性的,判断炒作是否有负面影响要看炒作的对象以及炒作的方式。“媒体数量巨大,报道内容趋同,版面多了,选择多了,想让一个报道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吸引读者的眼球,形成一个热门话题,就必须采用区别于日常报道的非常手段,以大容量、密集式跟踪报道的手段来营造强势,这就是所谓的新闻炒作。”③

对比学术界的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新闻炒作作为新闻运作的手段,在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前提下,具有中立的价值取向,其具体定义是指新闻采集者在制作和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有意识强调某个新闻要素、预设新闻议程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实现商业利益的操作方式。学术界对新闻炒作的批判一般针对的是新闻炒作失范现象,这种恶意的炒作方式超出了一定的“度”或道德底线,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正如《北京青年报》资深编辑张维国认为:当人们认为“炒作”具有贬义时,所指的是那种仅一味为了扩大影响、卖钱,而不顾真相地过分夸大乃至捏造事实的宣传——这种“恶性炒作”已经脱离了“炒作”的原本含义。④也就是说,衡量新闻炒作是否失范的重要标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度”和是否越过了道德底线。

犀利哥事件中媒体新闻炒作失范的表现

犀利哥事件的本质就是新闻炒作失范,而衡量新闻炒作是否失范的重要标准是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度”和是否越过了道德底线,下面本文将以传媒伦理道德包含的传媒的公正、传媒的社会责任、传媒的人文关怀为道德底线的评判标准,指出犀利哥事件中大众媒体是如何越过底线从而造成新闻炒作失范的。

传媒的不公正。公正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其基本含义是公平无私、正义无恶。传媒的不公正是指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没有坚守自己的良心,没有按照应有的道德规范做到公平无私、正义无恶。在犀利哥事件中媒体采取的报道视角和报道方法放弃了媒体公正中蕴涵的“正义无恶”。

首先,对犀利哥的不公正。犀利哥经由医生诊断后确实患有自闭症并有轻微的精神障碍,心理年龄可能只有十几岁,自我保护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很弱。从传媒伦理道德的公平正义出发,媒体应为犀利哥治疗精神障碍提供适当帮助,并利用传播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犀利哥以及相类似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状态。但是大部分主流媒体不但漠视这一事实,还以猎奇夸张的方式戏谑和调侃犀利哥,媒体的正义和不作恶已经在各种夸张和噱头中消失殆尽。安徽卫视的《社会透明度》主持人在介绍犀利哥时调侃道:“记得犀利哥刚刚在网上走红的时候,很多网民坦言说,‘你看连一个要饭的都这么有型,那我们不是感到压力重重吗?’但是现在,看了这个短片相信这个压力总可以解除了吧。还是那句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⑤整个节目通过贬低犀利哥来取悦观众,其中的恶意不言自明。总体来说,大众传媒对犀利哥花边新闻的炒作、热捧与其对犀利哥社会弱势群体身份的无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但使媒体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公平正义,也是对犀利哥本身的极大不公平。

其次,对观众的不公正。从受众的需求出发,观众既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准确权威的硬性新闻,同时也需要能愉悦身心、放松休闲的娱乐性新闻,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但是现在的媒体过分注重新闻猎奇性,把能否抓住消费者注意力作为选择新闻的唯一标准,正如美国知名记者卡尔·恩斯坦所说:“至少15年以来,我们已经从真正的新闻转变为制造一种龌龊的‘信息娱乐’文化。……通过这种提供新闻刺激的新文化,我们教导读者和观众,鸡毛蒜皮具有重大意义,耸人听闻和异想天开胜过真正的新闻。”⑥以犀利哥事件为例,乞丐犀利哥被网友推崇蹿红东南亚确实具有很强的眼球效应,但是并不值得媒体长时间高频度跟踪报道。特别是媒体大肆炒作犀利哥事件的时候正是两会期间,这分流了社会大众对国家政治经济热点的关注。“媒体应该更好地区别花边新闻与重要新闻,去关注那些影响了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或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生活的事件上”。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对观众的不公平。

传媒道德责任的缺失。20世纪40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体的自由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新闻界在享受法律保护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自由基于限制,权利来自义务”。⑧传媒的道德责任在其整个社会责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社会公器的角色决定了宣扬社会的主流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其应该担负的道德责任。

过分娱乐化是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道德责任缺失的第一个表现。犀利哥的真实身份是宁波街头流浪多年需要社会援助的乞丐,但是大多数媒体的报道并没有深入挖掘犀利哥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只停留在过度开发犀利哥娱乐价值的层面。比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窦文涛在《文涛拍案》中娱乐了一把犀利哥的身世故事,说犀利哥以前是抗洪战士,回到家乡后因为未婚妻王君车祸去世才精神不正常而流浪街头,并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中国的“蓝色生死恋”。总体来说,媒体在这样的娱乐狂欢中丧失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责任和关爱,摒弃了对新闻热点引导社会正面舆论的职业追求。

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是传媒在犀利哥事件中道德责任缺失的第二个表现。新闻专业主义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这是构成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当网上爆出江苏镇江最牛乞丐原来是抗洪老兵的时候,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把最为红火的犀利哥嫁接了过去,几十家媒体都纷纷报道犀利哥曾经是1998抗洪老兵,如新闻标题《犀利哥被曝是1998抗洪老兵战友合影曝光》、《“犀利哥”曾抗洪11年后回家社会各界援助》。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新闻媒体放弃了其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真实性原则,主动迎合娱乐化浪潮,不惜制造充满噱头和感官刺激的虚假新闻传播给受众,体现了其道德责任的缺失。

传媒人文关怀的缺失。人文关怀诞生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强调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和完整,包含先进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正如俞吾金所定义:“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⑨而犀利哥事件中,新闻媒体的报道缺乏对犀利哥人格尊严和隐私的最基本尊重,缺乏人文关怀。

首先,犀利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媒体无视他的隐私和尊严。根据学术界的共识,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障碍在政治经济层面上处于弱势地位,人权和生存权得不到基本保障的人群。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的实践准则中第四条规定:新闻记者或摄影记者不得使用威逼、骚扰或长时间跟踪的方式获得或试图获得信息和照片。编辑应决不发表从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渠道获得的信息。⑩新闻媒体本应该保护报道对象的隐私,但是犀利哥的隐私却在媒体的短枪长炮下毫无遮挡地暴露在观众面前。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犀利哥及其家人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在强势而精英的媒体面前,他们没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概念和能力,而本应该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媒体却理直气壮、肆无忌惮地侵犯犀利哥的尊严,扰乱了他正常的生活秩序,丧失了自己作为受众利益保护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其次,媒体逼视对犀利哥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媒体逼视是指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私人领域过分侵扰关注从而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犀利哥事件中,媒体的逼视给处于媒体新语境的犀利哥带来了平常感受不到的压力。在网络节目《东论流言阁》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犀利哥在摄像机的重重包围下浑身颤抖低头哭泣,甚至不负重压仰天长啸,而在犀利哥身旁的网友“老馋猫”表示,媒体的围观让犀利哥很痛苦,希望大家在娱乐犀利哥的同时,不要过分打扰他。而犀利哥回家后5月份在佛山的走秀也因为媒体的过分侵扰而流产,“从4月30日犀利哥下飞机起,不少媒体记者就一直在作跟踪报道,假期这几天,犀利哥除了要面对观众走秀外,还不时要接受记者的采访,压力很大。”媒体对犀利哥的步步紧逼,其实质是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对人性尊严价值的贬低,从行动上造成了人文关怀的缺失。

结语

综合来说,新闻炒作失范作为客观存在的现象必须得到一定的规范,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媒介应该在保持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前提下体现社会主流道德取向。一方面媒体在描述客观事实时不能违反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客观性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词句的选择和标题的风格维护传媒伦理道德的底线。其次,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这种方式直接维护社会道德。当某些媒体本身处于新闻炒作失范的漩涡时,其他媒体应该通过评论的方式将这种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失范行为公之于世,将违反者处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下,从而强制修正其违反传媒伦理道德的行为。最后,新闻业界应该谴责媒体不顾对公众产生不良影响过度开发道德底线区域的新闻资源,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的道德建设和发展。

注 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8181.htm?fr=ala0_1_1

②刘新利:《浅析当前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今传媒》,2004(7)。

③阎新予:《网络新闻恶意炒作的成因及其危害》,《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3)。

④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02745.htm

⑤朱洁:《“犀利哥”事件报道与媒介功能失调》,《新闻实践》,2010(4)。

⑥麦克马那斯[美]:《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⑦⑩贝特朗[法]:《传媒职业道德规范语责任体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71页。

⑧胡兴荣:《新闻哲学观念论——社会责任传播理论》,人民网,2004-12-02。

⑨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光明日报》,2001年4月21日。

腾讯网,《犀利哥时装表演3天后不堪舆论压力悄然返乡》,http://news.qq.com/a/20100505/000028.htm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推荐访问:犀利 炒作 事件 传媒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