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把评书带向世界——第一站新加坡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馝}O_yitw}Ѩky思想水平就是要高一些,非常支持对外交流演出。我出国,团长特别支持我,信任我。要填表,我还没填呢,他就给我盖章了。我跟新加坡邀请方谈的条件就是我必须以学者的身份去,以后到美国也一样。再一个,必须邀请贾建国和我一起去,我说书离不开贾建国,没有他我真不行。这样,贾建国是作者,我是演员,应“丽的呼声”邀请,我们一起去新加坡。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坐上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飞机,记得同一航班的还有彭丽媛,她也参加这个文化节,办独唱音乐会。

1993年5月30日,我们到的新加坡,住在总统府斜对面的一个饭店里。第二天我们就上街转,听当地人说话,了解当地的语言。因为说书要把点开活(把就是看,点就是观众,就是看观众喜欢听什么,怎么说才能吸引观众),你说话要让人听得懂,这样在当地说书你才能站得住。我们边遛弯儿边听边想,琢磨他们在聊什么,爱听什么,在想什么,怎样能把他们说住,抖什么包袱儿能响。我们也跟电台的编辑聊天,知道了市场叫芭莎,扁豆叫乌龟豆……知道了一些当地特有的用语。

新加坡没评书,只有讲古。我见到了北京人艺的老演员任宝贤老师,他当时正在新加坡讲古,每周讲一次,讲民俗、古代的小故事。讲古就是讲历史故事。中国前几代渔民闯南洋,晚上没有什么娱乐,劳动完了,大家坐在海边,点着蜡烛,有人拿着古书念,大家听。也有人有本事,能脱本儿不照着书讲。讲古有个规矩,就是一次一定要把一个故事讲完。所以我在文化节演出前,他们千叮咛万嘱咐,您一定要把一个故事讲完了。可评书艺术最大的特点是留扣儿(悬念)呀,我就琢磨应该怎么办。

6月4到6日,我在新加坡世界贸易中心演出3场,这是华族文化节的主会场。这个场地不好演,大天井,从上到下转着圈儿的都是商店。我说书之前,主办方很担心。临上台,他们又嘱咐我,千万别留悬念。我说的《康熙私访》,基本把了解搜集到的新加坡语言全用上了,包袱儿特别响。他们不知道评书是怎么回事,就是在台底下乐。新加坡人的中文分好几个层次,有很多人会说中国话,但不懂内涵。我边说边观察,观众的情绪随着我的语言、表情变化着。后来上边一圈一圈做买卖的都往下看,也不卖东西了,1000多人听我说书,相片都留着呢。等最后,我还是留了书扣儿了。散了书,他们陪我们去吃饭,后面一帮观众跟着,还有带着孩子的。“连女士,后面怎么样了,后面怎么样了?你明天还来说吗,我们明天还来听。”电台的人跟我说你成功了。”我在世贸中心连说了3天,每天1小时,座无虚席。最后一天,把新加坡文艺界的人都吸引来了,他们很震动。有观众特地跑过来跟我说:“头一次听中国评书很新鲜,我们听得很入迷。”

作为一个演员能得到观众的赞赏是很幸福的。看到我的评书受欢迎,“丽的呼声”电台的两位经理曾传良、刘志坚先生马上向观众宣布:“近期将播出连女士的评书!”“丽的呼声”电台是私人有线电台,听众收听要付费,所以他们选择节目是很注重收听率和经济效益的。我给他们录了一部《康熙私访》。他们的董事长又请我们在香格里拉吃饭,说:“连女士,你能不能再给我们录一下‘二十四孝’?”当时我挺吃惊的,我说:“我们国内都不讲这个了。”他说:“现在的小孩子总跟大人吼,对父母不尊敬,希望您说‘二十四孝’,让小孩子接受一下传统教育。”我没说过,也没准备,临时去书店、图书馆找了工具书和资料,贾建国帮我编了24段书,第二天就录了,还出了盒带,他们特别感动。《二十四孝》录音带出版后,我在新加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签售时读者排大队,好多家长说:“连女士,听了你的《二十四孝》,小孩子不跟我们吼啦,不跟我们瞪眼睛啦!”

头一回上新加坡,本来签证就7天,给“丽的呼声”电台留一部书《康熙私访》。电台播了几天,效果挺好,听众反映不错,他们说要再跟我续签一部书。这样,我又留了一周,录了《刘公案》,贾建国先回来了,因为家里还有女儿没人管呢。有贾建国,我就省心。吃饭没带钱,我一伸手,他带着呢,我什么都不操心。没有他,我就得动脑子了。其实没他我也行,就是依靠惯了。

一周内我又录完了《刘公案》,加上《康熙私访》、《二十四孝》,这几部书开始在“丽的呼声”电台的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后来听电台的编辑说,《康熙私访》特别受欢迎,播出时正是下班的黄金时间,大家都争分夺秒往家赶。有些人来不及回家,就跑到电台来,本来电台是“闲人免进”的地方,可值班的人也没办法,只好让大家进去听。跑来的人发现电台的电梯里有个小喇叭播放节目,就都挤在电梯里,上上下下半个小时,把《康熙私访》听完才离开。

在新加坡期间,除了录书,我还和新加坡电台的经理、编辑交朋友。中国人讲“人和”是一宝,我挺重视这两个字。我住在“丽的呼声”的编辑梁玉萍家,她和我同岁,人非常善良,而且精通《三国》,是电台里中文水平最髙的资深编辑。梁玉萍一个人住,可能有点儿洁癖,她家厨房装修得很漂亮,但就是不许做饭,“点儿油星儿不能有。我去了,她破例让我做饭,跟我特别好。好多人都说,梁老师能让你住她家,还让做饭,真是大新闻。新加坡人特别喜欢中国的饺子,我在梁玉萍家给大伙做了回饺子,买了韭菜、肉,他们不喜欢吃煮的,我就做锅贴儿。结果“丽的呼声”所有的编辑带着家属全来了,给我累坏了,他们一拨一拨地吃,我一铛一铛地做,那儿又热,都虚脱了。我觉得新加坡人特别朴实,出国第一站去新加坡,对了。

我第一次到新加坡待了半个月,临走时曾传良先生和他太太请我吃饭。曾传良是曾子的后代,后来还到中国来续过家谱,很重视传统。他的太太叫何德梅,文雅漂亮。两个人是在新西兰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非常恩爱。他们夫妇想交我这个朋友,请我到家里作客,他们都是马来西亚籍,住在昔加末河边上。和他们的交往,也给了我一个再去新加坡的机会。因为“丽的呼声”电台是私人电台,注重的是收听率。我回国之后,曾先生他们总和我通电话,希望我再去,后来给我做了工作签证,我又二去新加坡。

(摘自中华书局《我为评书生:贾建国、连丽如口述自传》 口述:贾建国、连丽如 整理:吴欣还)

推荐访问:新加坡 评书 第一站 世界

相关文章:

上一篇:评书育人
下一篇:品评天下的曲艺泰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