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以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为例谈苏派教育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苏派教育孕育形成于有“细、软、酥、糯”之称的江南文化之中,融入了博雅的文化特质,笔者试以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为例,阐释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和求质量的特色。

关键词:苏派教育; 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 重人文; 讲规律; 求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3-043-002

一、苏派教育的背景

谈及苏派教育之前,我们不妨来反观一下当下教育的现状。可以说,从素质教育口号的响起到现在,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不管是从社会层面还是教育行业自身,我们似乎都有着这样的疑惑,即在学校教育这个本应充满智慧和灵动的世界当中,却存在着“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现象。各个阶段的教育似乎成为了知识生产的流水线,学生毕业即成为被盖上合格印章的“产品”,老师们也似乎陷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魔境当中。虽然每年都有冠以“新编”名目的教材出现,但却总是少有真正而内在的改变,反而使得教育界出现一种令人难以喘息的“泡沫教育”“虚假繁荣”障人耳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桂生先生就曾坦言说:“教育学上罗列一套又一套‘教育原则’,一套又一套‘教育内容’,一套又一套‘教育方法’,割裂了每个‘原则’与内容、方法的具体联系……各成一套的陈述方式本身的道理在于把每个层面的知识加以罗列,供人们抉择,但割裂了不同层面之间的具体联系。所以,这种陈述方式,同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者对于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然而,理论来源于实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江苏教育不仅以实际的行动——不断的教育改革和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并在丰富而扎实的实践中承接近代地方教育的“照映和馈赠”,提取且凝练,在2010年首次提出了“苏派教育”的概念,吹响了地方教育融古通今的号角。地方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也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打破了我国教育学术界长期以来无“派”可“流”的局面。

从魏源在扬州完成打开国人视野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先进观念,到常州今文学派致力于“经世致用”的既习经又涉及实物的新式书院;从以洋务为主的江苏新式教育如南洋公学、江南水师学堂依次出现,到中华民国确立的壬子癸丑学制;从南京高师开全国风气之先进行男女同校,到陶行知、陈鹤琴等践行自己教育理念的教育行动,在这方自古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沃土之上,始终有一些饱学先进教育理念并躬耕实践的教育者来丰盈地方教育历史的发展。在江南经济以及特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地方教育一脉相承,在经过整合和融通后,形成了一条比较明晰的教育流派线索,即苏派教育。

二、苏派教育的特色——以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为例

苏派教育孕育形成于有“细、软、酥、糯”之称的江南文化之中。不论从明丽、灵动的江南地域特征来说,还是从典雅、深厚的江南文化特征来讲,苏派教育都融入了博雅的文化特质。苏派教育体现的是江苏特有的政治、经济、地域、历史和人文,呈现的是一种源远流长、润物无声的力量。正如鲍寅初言,“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求质量”。以下笔者将以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为例,阐释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和求质量的特色。

1.博雅教育之重人文

什么是接受一种教育?教育意味着什么?“现代”学校理论奠基人塞勒斯坦·弗亥内等教育家认为,教育关系的重心应该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知识本身上,并且只有在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过程的真正的主动者时他才能获取知识。从这种视角出发,《现代学校宪章》(1968)建议将教育视为“是能力的充分发展和提升,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和训练或是适应能力的养成。”而法国教育家阿贝尔·雅卡尔认为,教育系统的最后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教每个孩子如何与他者交往以便自我建构。这种与他者的交往并不意味着摧毁,或者是进入一种竞争,而是意味着向他者的开放。这个他者,不管他是谁,是我在自我建构中所需要的一种资源……教育上余下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是服务于此目标。在他看来,宏观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就在于此。人是一个自我的存在,但高于“人”的认识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将每一个个人的“我们”意识唤醒。而这种“唤醒”必然的要通过与他者的交往,这便是教育系统的最终目标,即教会每个孩子如何与他者交往,并在此基础上自我建构。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文教育似乎显得尤为重要。

苏派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即其人文性。在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当中,我们可以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方面来设置人文课程。

首先,从受教育者来说。江苏地域内历史文化古迹颇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单单苏州一市就有七里山塘、平江路、葑门横街、文化十全街等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风情街;形态各异的小桥以及由此形成的桥文化;虎丘、天平、穹窿等如画美景;颇具特色的“苏州十娘”;更不用说那闻名全国、巧夺天工的园林和白墙黑瓦的苏式建筑。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就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专业素养的行家能手对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现象向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带学生走近景区、走进生活,真正接触并感受地方所特有的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汲取地域文化的养料,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从教育者来说。苏派教育中的人文还表现在培育、发展好教师。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就有“快乐的教,快乐的学”的教育理念。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对自己职业的享受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享受应该并重。将关注点全部投射在学生之上,而没有教师快乐的教,这样的教育是不完美的。因此,教师在人文素养的提高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学术专家,通过一些专题明确且有针对性的定期讲座的形式或者岗位比武等方式,来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外援,聘请民间艺人、社会志愿者等担任兼职辅导员,从不同的课程当中学习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开放自由的活动课程,让老师们走出自己较为局限的学科教育,拓宽教育事业,从不同的课程中领悟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从不同的课堂中学习新型的教育方法,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2.博雅教育之讲规律

“苏派教育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苏派教育有着许多的不同,但苏派教育之所以为苏派教育,一定有其共同特征性的统一基础,有其本质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就是规律。”

苏派教育遵循“兴趣出成绩”的规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校外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出发,我们可以设置丰富的活动课程,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以苏州地方为例,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具有苏州本土特色、学生生源地特点的课程,聘请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校外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为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的支撑。如咿呀昆曲学唱班、禾禾书法兴趣班、评弹艺术班、一针一线绣娘班等,让丰富多彩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成为学生艺术人生的起点。

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孩子在书本之外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学会对美的鉴赏、对美的追求不仅将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也让孩子为2015年艺术类将纳入中高考范围的新政策做好准备,同时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3.博雅教育之求质量

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和根基。没有高的质量,再花样的形式也将落为空谈。具体而言,所谓求质量就是求素质教育的质量。苏派教育追求学生发展的质量,追求学生在校园生活的质量。

校园文化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程度、内心充实的程度以及成就感应该成为衡量他们校园生活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每天最后一节课,学校不再安排教学任务,而是从学生兴趣出发,开设形式多样的兴趣班。学校的专家助推课程改革项目的落实,也基本在这个时间段内。这样,学业压力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学生的身心也得到了更健康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出任江苏教育司司长的黄炎培在几次访美和南洋走访之后,认识到中国“四十年新教育,最大吃亏,就是和社会生活脱离”,因此“职业教育须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须努力与民众合作,要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基于此,学校还可以打造一个家长讲坛,让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家长志愿者团队走进课堂,面对面地与孩子们接触授课,使家校间形成牢固而有力的联系,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在晨会课上,医生家长告诉学生在公共场合如何预防不受感冒病菌的侵袭,警察家长告诉学生遇到坏人怎么办,教授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等。让学习的内容学有所用,产生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切切实实的课堂当中,落实素质教育。

三、苏派教育研究的未来

苏派教育研究并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探寻,而是要践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大胆地将研究的触角伸进现实,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融通,并逐步形成实践性理论。可以说,苏派研究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追求,也是一种崇文重教、继往开来的传统。

正如孙孔懿所言,“客观地而不是臆断地考察历史时,我们能够获取的主要是一种教育架构——与近代社会变迁向适应的奠基性成就,诸如基于学堂与学校形式的教育结构、学制规程、教育思潮以及中西结合和经世致用的近代化特征,我们能够获取的更是一份教育家的精神和教育理想,诸如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重视躬行和实践的实干精神、与民众打成一片的平民性,以及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取他山之石的海纳百川的心智空间等”。从这个角度来讲,苏派教育并非以前教育的延续,而是在以前的地域教育中进行借鉴、反思和梳理,我们对苏派研究的目的也并不仅仅着眼于从前和现在,更在于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49-450

[2]束鹏芳.“近代江苏教育对‘苏派教育’的照映和馈赠”,江苏教育研究,2011(1),10-15

[3]鲍寅初.“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求质量”,江苏教育研究,2011(1),6-9

[4][法]阿贝尔·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著);张伦(译). 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鲍寅初.“苏派教育:重人文、讲规律、求质量”,江苏教育研究,2011(1),6-9

[6]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7]孔孙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5)

推荐访问:为例 校外 助推 课程改革 项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