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2006年吉林省工业发展分析与预测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一、2005年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2005年1-10月份,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75.9亿元,同比增长9.1%;累计实现工业产值3062.6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老体弱完成产销率97.53%,同比降低0.6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22.7亿元,同比减少53.9亿元,下降30.5%;累计完成投资628亿元,增长68.8%。其主要特点是:

1.各种经济类型实现增加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长。2005年1-10月份,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16.6亿元,同比增长3.0%;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同比增长5.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496.5亿元,同比增长1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04.7亿元,同比增长3.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4.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9.3亿元,同比增长33.9%。

2.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2005年1—10月份,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97.7亿元,同比增长23.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78.2亿元,同比增长5.8%,轻工业发展速度快于重工业17.3个百分点。

3.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水平有所下降。2005年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6.79%,比上年降低9.46个百分点。

4.亏损企业亏损额仍居高不下。2005年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45.12亿元,同比增长110.18%。亏损面为28.99%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二、2006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06年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向好。美国、欧元区、日本三大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国内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整体形势有利于工业发展。政府职能加速向公共管理和服务型转变,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宽松的体制环境。国家将继续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国债支持、社会保障、税收减免、扩大开放、开行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陆续实施,将有效促进吉林省工业经济增长,振兴政策的全面启运将带来显著助推效应。同时,企业所得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税制改革新举措,都将为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市场空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大批国家批准的工业国债项目2005年已经全部开工建设,2006年大部分项目将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和刺激作用将逐步显现。吉林省在加快支持五大支柱和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积极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将有利于行业整体水平的优化升级。在汽车、石化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为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医药企业GMP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冶金、建材、轻纺、机械等行业保持较快发展。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竞争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国企改革的成果将逐步释放。国企改革攻坚任务2005年基本完成,涉及盘活国有资产900多亿元,2006年企业投资内在增长机制将发生重要转变,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吉林——东西伯利亚投资贸易展洽会、2005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以及赴日韩、“长三角”、德法奥、新加坡和香港等经贸交流活动成果将在2006年集中显现。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加快各地项目建设进度,有效调动各地加大投入的积极性。但也应看到,还有较多不利因素影响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调整、企业效益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是2006年宏观经济环境的主要不利因素。截至目前,纽约市场原油平均期价已高达54美元,均价比上年同期大增四成。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0%,因此石油价格连续冲高,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冲击,将进一步加大石化企业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调整,汇率上升对净出口的影响将在明年突现出来。预计2006年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会减弱,从而对工业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回调期,经济增长既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将会明显放慢。二是吉林省产业结构单薄,抗波动能力差。随着汽车工业国内外竞争加剧,石化工业资源约束增强,呈现向临港转移的状况,加大了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产业发展缺少新的接续力量和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三是产业和产品链条短,工业增值能力较弱。吉林省为支柱和优势产业配套企业发展不足,如汽车零部件产业酉己套率仅为15.1%;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原料、终端产品的比例不足50%。重化工型结构造成原料与初级产品过多,市场需求的轻工业发展不足,增值盈利水平低。四是资源与环境制约力口剧,支撑能力相对不足。我省水资源相对贫乏,工业用水消耗量大,重复利用率低,每万元工业产值用水36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能源产品自给能力不足,全省原煤缺口占一半以上,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

综合以上形势分析,考虑各市州工业经济增减预测情况,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b口值计划完成1300亿元,增长10%以上;利润总额继续保持2005年水平或略有下降;产品产销率计划保持98%左右;工业投资计划完成960亿元以上,增长38%左右。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预计达到:汽车58万辆(其中轿车33.8万辆)、原油570万吨、加工原油920万吨、发电量468亿千瓦时、乙烯85万吨、化肥17万吨、钢500万吨、钢材510万吨、水泥1650万吨、化学纤维23万吨、卷烟32.5万箱、燃料乙醇30万吨。

三、2006年工作重点及对策措施

(一)工作重点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五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五大特色产业,形成支柱、优势、特色产业群、企业群和项目群,进一步提高全省产业的整体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

(1)巩固壮大五大支柱和优势产业

汽车产业:围绕规模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巩固和提高一汽集团的战略地位,贯彻落实省政府支持一汽发展50条意见,帮助一汽尽快走出效益下滑的低谷。以一汽为龙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车生

产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加快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长春国际汽车城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带的形成。重点推进、实施一汽集团“五大工程”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卡车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大发合作生产的D82A新车型等项目建设。

石油化工产业:发挥吉化公司、吉林油田两大集团优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推进产品加工精深化、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延伸化发展。重点发展化工醇、冰醋酸、乙烯等产品,积极发展以玉米等农产品为原料的生物化工、以内蒙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化工和以二氧化碳、油页岩、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吉化百万吨乙烯扩建及配套工程、锦湖轮胎等项目建设。

农产品加工业:有效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做强玉米大豆深加工、做精畜禽乳深加工、做响长白山生态食品,争取在短时期内使农产品加工业在质和量上实现双突破,使其真正成为与汽车、石化产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强化玉米精深加工的战略地位,突出发展生物化工材料、功能性原料和生物能源,打造以长春为中心的吉林玉米生物谷,建设玉米工业园。实施大豆振兴工程,发展大豆磷脂、组织蛋白、分离蛋白、膳食纤维等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畜乳深加工产业,发展冷鲜肉、肉制品和奶制品等终端食品。围绕长白山发展山果类、山野菜类、矿泉水等资源发展加工业,尽快形成产业,推进全国生态食品大省建设。重点实施长春大成320万吨化工醇、50万吨聚酯、吉林燃料乙醇第二条生产线等项目。

医药产业:开展长白山道地药材中确有显著疗效的中药新药研发、生产,发展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生物疫苗产品,以及人体干细胞系列产品、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等基因工程类医药产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继续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通化药城和敦化药城,打造长白山药谷。重点建设修正药业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人参多产业结构集成开发项目、通化东宝重组人胰岛素三期项目和Non-PVC软袋输液扩建等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以长春光电子产业基地、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为载体,发展壮大以液晶平板显示器件及其上下游产品为主体的信息显示产业链,推进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仪器仪表及设备、国防光电子三个优势领域的产业化。组织建设软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显示技术等工程研究中心,积极推进长春、吉林软件园区建设。加快提高新材料的工艺制备水平和检测技术,推进和实施集轻量化,以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精细化工材料、轿车新材料、超细粉体材料等五个产业领域为重点,推进新材料产业群的发展,形成规模优势。以生物药及新医药产业为主体,启动实施百项生物技术工程。

(2)着力发展培育特色产业

冶金工业:进一步整合全省冶金行业资源,培育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热、冷轧薄板带钢、不锈钢,积极发展优质钢、特种钢、高档炭素制品、特种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制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坚持集约化经营,加大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冶金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特种钢(100万吨不锈钢)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实施通钢550万吨钢、吉林镍业钼系列产品、吉林炭素特种炭素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

建材工业:以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围绕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行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围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筑材料等行业,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围绕优势矿种,提高非金属矿及制品的深加工比重及附加值,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围绕汽车产业的优势,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及其配套产品;围绕冶金、煤炭行业废渣综合利用,发展凝石、粉煤灰、煤矸石制品。重点支持亚泰水泥700万吨水泥扩能工程、冀东水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磐石博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玻璃棉等项目建设,推进光大集团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园区建设。

纺织工业:围绕“壮大化纤、精化棉纺、发展服装、培育产业和装饰用纺织品”的战略定位,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高品牌效应的名牌产品,实现纺织工业的整体优化升级。十七纤行业要大幅度提高化纤的差别化比重,使吉林化纤集团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腈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生产企业,进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纤产业基地;棉纺行业加快无梭化的发展进程,大力发展高档服装面料和高档装饰面料;服装行业,在做好借用已有名牌产品的同时,努力打造培育自主服装品牌。重点实施吉林化纤15万吨差别化腈纶纤维、辽源得亨1万吨芳纶等项目。积极推进辽源袜业工业园的建设。

(3)全面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对现有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围绕提高工业整体竞争优势,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生产力布局向优势区域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产品向高精深专方向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轻工、建筑等传统产业,推进企业生产、营销和管理全过程信息化。机械行业依托长春客车厂,加强与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等国际大集团合作,开发、研制和生产高速铁路客车、电气化铁路客车、新型地铁客车和出口专用客车,积极发展城市轻轨电车;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气成套设备、石油机械设备、通用机械设备、装载机等。轻工行业以发展木质纤维为主,以芦苇资源为辅,重点发展造纸行业,推进延边白麓纸业、吉林纸业、白山嵩华纸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加快发展农用塑料、工业配套及工程塑料、新型建筑及市政工程塑料制品;积极发展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充分发挥我省皮革资源优势,建立皮革加工工业园区。

2.推进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

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原则,以当地资源优势为基础,重点发展农产品、畜产品、特产品、药产品、林副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加工型园区和企业群体,实施“骨干带动、科技推动、外向带动”工程,全力培育和扶持民营经济大县、强区强企,实现重点突破,逐步形成区域集群经济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块状经济群落。同时,按照产业集聚原则,积极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项目入区建设,逐步实现“一区一品”的发展目标。

3.切实抓好项目建设

力口快推进项目建设,要注重引进外资、民营投资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合格的投资主体,进一步做好项目谋划、推进工作。对关系全省今后发展的重大项目,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协调,强化服务和扶持,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年内竣工投产。特别是在重大装备本地化、医药、化肥、生物质能、企业信息化等国债专项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更多的项目列

入国家国债项目计划。同时,要注重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对策措施

1.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微观主体。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扶持、培育、推动一批有竞争力、资产良好、管理科学的优势企业。进一步巩固完善国企改革成果,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民间资本创业激情,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革。扶持并做大一批民营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

2.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振兴

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契机,全面推进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积极引进港澳台商投资,建立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的引资平台,继续扩大一汽与大众、丰田、马自达合作领域,进一步深化与华润、嘉吉、住友、伊藤忠、西门子、锦湖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大引资与引智力度,改革传统的招商方式,逐步建立完善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式招商。千方百计拓宽工业投融资渠道,以引资解决金融瓶颈问题。要尽快研究提出进一步扩大工业领域开放的新思路和对策建议,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3.推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采取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以有效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保护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发展节能型工业,建立节约型社会。努力提高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广高炉、转炉、焦炉煤气回收发电。建立和完善工业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采用高效、低耗、污染少的工艺技术回收废铝、废铜,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可燃废弃物及生活垃圾,鼓励利用新型干法窑废气余热,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电站。加强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和生物化工产业,抓好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推广使用。积极开拓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建立外部资源供给基地。

4.深入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各项振兴工作

以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吃透国家已出台的、正在出台的和将要出台的政策精神,因地制宜制定吉林省支持政策,不断完善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助推企业加快发展。深入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妥善解决工业生产运行中的重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在建和续建项目的调度管理,积极谋划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转变职能观念,加强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全力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责任编辑:一丁)

推荐访问:吉林省 工业发展 预测 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