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纸境:,剪纸的东学西渐

作者:jkyxc 浏览数:

剪纸这项艺术起源于中国,盛行于唐宋,后于十六世纪传入土耳其,并在十八、十九世纪传入西亚。现今已知的最早的作品年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作为中国国粹,或至少是一门东方艺术的剪纸。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中亚东欧乃至西欧,如今都有很多艺术家以纸为媒,创作着各种新颖的雕塑和设计作品。本文提及的几位年轻艺术家&设计师,都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上十分活跃,分别在2014年的夏天推出了最新作品或展览,形式从平面到立体,题材从神怪野兽、细菌微生物到社会评论,极为丰富。纸的艺术也许发源于中国,却正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土壤中繁殖,并惊人地与代表生命力的现当代时尚结合在了一起。

小岛奈保子,日本

日本的剪纸是唐代从中国传入的,多表现神话与民间故事,富士山、樱花等是最常见的形象。但从早年依附于民俗庆典的吉庆剪纸,到癔平二郎,藤井增藏、安野光雅、井出文藏等人带动起来的现代剪纸,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即使在这样的变化里,神怪题材与和纸材质却经久不衰。

1981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的小岛奈保子(Nahoko Kojima),从五岁开始学习一种在民间被叫做“Kirie”的日本剪纸。在日本,最著名的剪纸题材莫过于秋田县男鹿半岛流传的《神怪行》了,以这类故事为题材的剪纸象征寓意明显,为宗教服务的目的也很明确,有较强的巫艺遗留。小岛奈保子的剪纸作品继承了日本传统剪纸的特征,多以单张纸刻画造型复杂的动物和自然现象。

考上桑泽设计研究院后,奈保子搬去了东京,并开始对服装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在时尚都市发现了很多灵感,于是她在毕业之后又去了伦敦。2007年,随着在伦敦的第一场剪纸展览成功举办之后,奈保子进入了她的职业剪纸创作生涯,并陆续完成了包括《马杰斯蒂克鸟》和《爱丽斯》在内的多个系列。由于她的日式传统剪纸背景和西式背景,作品形式也横跨平面和立体各种维度,呈现方式亦很多样——有时把作品安放在聚丙烯薄板上,有时则用悬挂的方式。

近年来的奈保子,在展现方式上有向大型空间雕塑靠近的趋势。她在萨奇美术馆(Saatchi Gallery)展出的大型剪纸雕塑《云豹》(The Cloud Leopard),是一件由整张黑纸雕刻而成的无法复制的作品。作品从天花板垂悬而下,以一种抽象的生动展现了动物悬空的纠缠姿态和内在的性格表情,反响相当热烈。这件花费了5个月时间创作的作品充分地展示了奈保子从传统平面剪纸成功发展而来的立体剪纸技艺。随后,奈保子又花费7个月创作了一件真实大小的白色和纸雕刻北极熊作品,名字叫《白》(Byaku)。

不知道这改头换面的日本剪纸,还能不能让人联想到有巫傩气质的过去。但论给传统剪纸再次赋予生机,奈保子不得不说是成功的。

艾可·奥查拉,爱沙尼亚

艾可·奥查拉(Eiko Ojala)是爱沙尼亚塔林的一位平面设计师和插画师,风格简练鲜艳极有辨识度。艾可的作品十分具有批判气质,这也许和他曾经的工作背景有关。他并不一直是一个自由职业创作者,服务过的雇主有纽约时报、纽约客、纽约观察者报、哈佛商业评论、星期日泰晤士报、连线杂志以及英国V&A博物馆等。打开他的网站,所有作品干脆利落地摆在主页,一句废话也没有,构成一幅漫画人物性格。

艾可的西式漫画手法中,有一些很明显的“中间”特质,这与他的东欧出身似有呼应,又不完全相关。艾可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师,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鼓励他绘画所见所闻,后来他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活期间,这两块荒蛮大陆所带来的奇绝自然给了他很多灵感。用他的话说:这种发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发现现象是一种发现,把现象落实在作品里也是一种发现。在创作中,他的极简与谨慎处处可见,急智的主题表达在完整的技法中克制地出现,对光影形体的追求因为这种谨慎而几乎隐匿,但艾可说这才是他下最多工夫的地方。他追求非常繁复细微的视角变化和阴影变化,用近乎严苛的方式。因此有人评论说,艾可·奥查拉是在画光。

艾可的作品《垂直地形》(Vertical Landscape)从一个东欧艺术家手里出来显得十分有趣:他将风景“绘制”在窄幅的长条纸上,用一种平铺的方法表达透视,很像东方的卷轴山水。艾可说这组作品只和一个词有关:“流动”。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大主题小标题,都是从另一个流出来的。他们直接“导致”了对方。艾可曾说他对日本禅画中的“未完成状态”十分欣赏,这组《垂直地形》也是对此类兴趣的一种尝试。

艾可的剪纸创作方式以纸本手工为主,但也混合了电脑绘画,其中他花费心血最多的阴影则真真假假混搭了电脑绘和剪纸。使他的作品看上去数字味道很浓。其实同样用层叠式展现纸雕3D效果的还有法国的年轻设计师莫德·旺图尔(Maud Vantours),不同于艾可的直接,穆德的作品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特质,自创了许多如花朵、螺旋、几何等版式,并广泛应用在了舞台设计、时尚饰品上。但与艾可相类似的是:他们都很时尚。可见剪纸已经不是一门老掉牙的艺术。

罗根·布朗,爱尔兰

罗根·布朗(Rogan Brown)的纸雕立意则离艺术本身很远。罗根是金匠学院英国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现代文学与文化理论专业硕士毕业,与视觉艺术本没关系。而他的作品《爆发》(Outbreak)的灵感则更遥远——来自一次人体细菌(即人体生物群落)科学研讨会。在那次研讨会上,罗根惊奇地知道人体只有3万个基因,却有400万个细菌基因。微生物的秘密让罗根感到震撼,觉得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的愿望显得苍白可笑。

于是罗根开始以细菌为题创作纸雕。不同于上述几位艺术家,罗根的纸雕只有白色,绘制人体中的小结构,极为精细。他的创作有部分科学绘图和模型制作的成份,通过仔细观察和“科学”地筹备图纸,再由想象的棱镜以某种方式转化折射。细菌系列纸雕通过从隆起的核心部分向周围突破蔓延,呈现了一种吞噬四周的动感,仿佛显微镜下的培养器皿中,细胞、微生物、菌类、病原体和神经元的世界。作为一个离微生物很远又很近的人类,从这些存在于我们自身,构成我们又随时可能杀死我们的生命体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奇特的美丽和敬畏。谁知道呢,这个一直没被人类放在眼里的“族群”,也许哪一天就控制了人类。

创作的过程光看着就很难。“我小心翼翼地手工将一叠纸张加以剪裁,得到了八个雕塑,用有机材料去描述组成人体的微小元素。”由于其制作过程完全采用手工,得不厌其烦地切割和分层,整个系列的设计规划、切割装配花费了整整四个月。罗根解释了为何选择如此麻烦的创作手法:“我想要将我对自然形态的浩瀚和复杂的迷恋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背后复杂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极其重要。每一件作品都是时间杀手,而且过程半点马虎不得,每一个层次都是“本质”,没有“附加”。它们对彼此都有着意义。最后完成的部分,其实只是这个漫长实现过程的化石和幽灵。”

一个未受任何专业训练的外行,以一个更加“外行”的生物学题材进行创作,罗根坦承自己是受了德国生物学家和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的启发。海克尔生平创作了1000多幅水彩和素描作品,并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中绘制了100多种各式各样的生物插画,其中很多物种是海克尔首度绘制。而关于科学和艺术如何转化,罗根借用了威廉·布莱克的话:很少有人能看见自然的全貌,但对于那些有想象力的人,自然就是想象本身。

这些剪纸艺术家来自不同经度的文明,甚至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所用的具体手法也迥然不同,但他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神奇的传承。这是类似剪纸这样的传统民间工艺的神奇之处——无论走到哪里,形式永远诉说着传承。此外,民间艺术生命力的另一个典型特征也体现在了这些年轻艺术家身上,那就是市场。他们大多在售卖自己的作品,而且并不以此为艺术创作的干扰,这是民间艺术得以承续的重要基因。剪纸的前途于是也似乎要比其他民间艺术光明得多了。(编辑:曾莉莉)

推荐访问:剪纸 纸境 东学西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