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中国民间毕加索”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N}ӝtmM=O饨ky自学成才

出生于漳浦县旧镇苑上村的林桃,不到三个月便被送到白沙的一陈姓人家当童养媳。贫困的家庭让她倍感生活的艰辛,她裹着一对小脚,却得每天捡柴拾草,纺纱织布,根本没机会受正规的艺术训练。

漳浦素有“剪纸之乡”,在浓郁的剪纸艺术之风的熏陶下,9岁的林桃开始学习刺绣。16岁时,她本该有一次机会参加传统的剪纸手艺培训———“坐花姆”(按漳浦白沙的风俗,少女出嫁前要跟村里最好的花姆学剪纸、刺绣等女红手艺),却因为花姆对童养媳的歧视让林桃失去学习的机会。好强的林桃坚持自学剪纸。聪明好学的她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础,吸收前人的刺绣艺术造型技法,吸收床花、桌花以及屋脊花等民间造型艺术等方面的营养,通过对传统民间艺术图式中的题材、纹样、艺术构成以及各种表现形式的学习,她提炼了他人和前辈剪法光芒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思维结构中,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很快便初露锋芒, 从此一发不可收。

历经沧桑终成“花姆”

林桃的婚姻生活很不如意。她20岁成婚,第二年生下一个儿子。可是,她的丈夫因感情问题疏远了她。就在儿子近八个月的时候,丈夫与父亲闹翻后借机离家出走,远赴南洋,杳无音信。更不幸的是,林桃在遭受丈夫离弃婚姻失败之后,八岁儿子又不幸夭折。40岁那年,林桃过继了夫家一个3岁亲侄子,母子相依为命。为了养家糊口,她白天捡柴拾草做佣工,为人舂米、挑水、织布、纺棉花,晚上在灯下剪纸刺绣。解放后,她加入船业合作社,以织网缝帆为业。几十年来,村里人请林老帮忙裁剪花样衣样,帮忙绣制小虎帽肩罩围兜,请她当嫁女娶亲做“四月日”(婴儿出生四个月庆典)的“籽果姆”(礼仪顾问),她都是有求必应,有忙必帮,她用手中的绣剪、彩纸、绣线、银针阐释“花姆”这个词汇。她一生不知为人们做过多少“嫁衣”。林桃剪下的艺术形象,不管是神话传说、民俗风情,还是飞禽走兽,都凭自己个人的主观想象,随意取舍、夸张变形,有时会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事物放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进行表现,使剪纸所表现的主题出乎意料的集中和富于典型化,有时大胆运用各种原始抽象纹理进行装饰,表现出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与现代艺术的抽象荒诞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以简洁变化的线条为主构成镂空写意形象,纯朴笨拙,粗犷奔放,简练明朗,独具一格,只寥寥数刀,便形具神在,宛若天成。她的作品在构图方法上,在南方民间剪纸艺术乃至于全国民间剪纸作者队伍中,是不多见的。

大器晚成剪坛巅峰

1999年7月,漳浦县举办“首届漳浦民间剪纸艺术节”。当时,95岁高龄的林桃老太太首次踏出白沙村,来到漳浦县城。她的到来引起了轰动,成为盛会主角。她当场献艺,表演她那神奇的剪纸手艺,只见她灵巧地转动手中的小剪刀,一会儿功夫,一幅《出海捉虾》的剪纸一气呵成,让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剪纸艺术专家学者叹为观止。只见她神情专注,运剪如笔, 一会儿功夫,一张张夸张稚拙、大胆豪放的剪纸脱手而出,众人不禁拍案叫绝……从此,林桃受到学术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2003年9月26日,省文联、漳浦县人民政府联合在漳浦县举办“林桃百岁寿辰庆典”活动,全国各地80多名专家、学者和剪纸艺人闻讯赶来庆贺。在百岁寿辰庆典仪式上,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民俗艺术委员会、南京民俗艺术研究中心向林桃授予“中国民间毕加索”铜匾;省文联、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向林桃授予“剪坛巅峰”铜匾;市文联向林桃授予“誉满神州”铜匾;漳浦县委、县政府向林桃授予“百岁花姆”铜匾……

最近,林桃的剪纸艺术作品被收入大型文献《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卷》,该书在“概论”中对林桃剪纸艺术给予高度评价:“有出奇的想象能力,而且对剪纸的形式美有一种天生的感觉和把握能力……代表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如今,在林桃等一批剪纸大师的影响下,漳浦剪纸艺术逐渐形成写实派和古拙写意派两个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新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形成老、中、青、少4个梯队,风格、流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目前,漳浦拥有剪纸艺术骨干100多人,有10人跻身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和中国剪纸学会会员。

推荐访问:毕加索 中国民间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