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消失"的艺术张力与服装设计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消失”犹如“骰子一掷”的现象,深入探析其背后的,像是瞬间即时的创造性。这些创造性,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一种纯粹意外的想法、做法、效果。也许这些创造是无根据的,只是我们感受到一些事物,精神产生的某些刺激成为我们创造的动机。“消失”艺术是众多艺术大类的一种表达方式类别,一种体现方式,它可以是各类元素的组合或破坏,打破原有既定的顺序和组合方式。它顺应创造者的思维与想法而改变,导致原本状态的消失同时意味新状态的诞生。

关键词:虚实结合 重组 破坏 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77-03

消失,名词解释为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当“消失”与艺术碰撞到一起,犹如山水画里的虚实对比,虚即“消失”的部分,空白的部分,和实遥相呼应,碰撞出画中景物的空间感、立体感和维度感。消失的存在因此而更是显而易见。对比中西方绘画思维方式,中国的水墨画尤其是以山水画为代表,看似整幅没有透视点,但仍然能将眼前的山水美景之瑰玮与宏大彰显出来。

曾有位艺术家将一个巨大的冰块绕城推动一圈,冰块随着推动产生的摩擦力、外界温度的变化,在滑动的过程中一点点消失的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消失”的装置艺术。把这个装置艺术中的冰块拿来分析,“冰块滑动的过程”理解为对构成冰块元素的破坏与重组的程序,形成冰块消失的最终样子,将概念放在服装中看待,如同一件服装的面料元素的变化,当它的形态、性质甚至构成方式的改变,就达到了这件服装原本状态的消失,获得新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消失的还是存在的。在服装设计运用中,这样的例子似乎有很多,例如面料更具体的破坏与重组。面料的肌理效果变化,面料的纹样、图案、色彩、质感变化,面料的解构与多样化组合,以及面料与服装形态的创意设计、搭配上都可以加以变化,还可以是结构表达的改变、色彩的纯度、明度变化,图案的大小、立体程度的变化等。服装中有太多太多的元素,其中任何元素加以再生的创意设计,看似是破坏性的、重组性的,但都将是一个新状态的诞生。

一、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手段

(一)服装的细节表达

古语道:于细微处见精神。往往细节的精致之处,更加流露出服装的美妙的情感意趣。细节处的设计包括很多,可以通过对服装的领型、袖身与袖口、口袋、褶、扣、图案等局部的造型设计;也可以理解为服装面料工艺上的细节设计,例如钉珠、贴片、局部拼接、局部做立体造型设计等,着重于手工艺方面的面料再造设计,通常这些局部集中于腰部、肩部、后背,再逐渐过渡到腰部以下,或覆盖到下半衣身。服装的局部设计要把握好它们在服装上的作用与地位,适当的局部设计,既不会喧宾夺主,也不会破坏服装的整体性。

(二)结构线的运用做图案设计

在服饰设计中,服装结构线是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形态的线。除了省道线外,还有缝接线、开刀线、褶涧线等。此类结构线加以运用也可以用来作为服装的图案设计表达。图案是一种装饰性的艺术,这种艺术完美的结合了美术形式中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它蕴含了自然和智慧,包含着丰富的色彩、独特的构造,达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召力,借助服装这个载体充分表现出来。而图案的表现形式又有很多种,图案的形状、色彩、位置、面积大小、立体或平面等多种表达,不同面料组合而成的图形,这也是图案呈现的一种形式;结构线的分割形式或曲线或直线或斜切或拼贴,组成的服装也能视为服装图案的一种。在服饰设计中,服饰的分割处理也是用作图案设计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三)面料的叠加、形态再造、肌理再造

面料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服饰风格和所含韵味的决定因素之一。不同的面料属性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简洁舒适的材质搭配,雕塑感般的轮廓与精心安置的面料肌理之间的完美组合形成了轻松活泼又充满气场的高级质感,经过解构的繁复褶皱、不对称设计、撕裂效果以及线迹的处理成为了“消失”概念中最核心的设计表达。例如解构主义风格中的典型代表三宅一生的作品。在服装材料的運用上,三宅一生灵活运用各种的材料,如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再造出各种肌理效果,通过特殊的方式,做出类似于挤压过,好似中国折扇的韵味。对于他来说,不存在任何服装上的禁忌,使用任何可能与不可能的材料来织造布料,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服装冒险家,不断完善着自己前卫、大胆的设计形象。三宅一生品牌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使观者领悟到玄奥的东方文化,时隐时现的装感,恰如服饰中“消失”的魅力。

(四)服装配饰配件的运用

一套完整的服装设计,一定少不了相呼应的服饰配件,手包、项链、戒指、耳饰,甚至包括发型配饰都可以为服饰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配饰受到社会环境、习俗、风格、审美等因素的影响,有象征权利的,亦有代表风俗的,它犹如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号,默记下所处时代的地域、民族风情及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特征。饰品是服装设计中的表达者,倾诉着服装的风格语言,促进着装形象的完整性,修饰服装的某些不足,达到一个平衡的服饰设计。例如在未来主义风格中,选取一顶塑造感、光泽感和曲面感强的帽子,一副几何化的墨镜,使服装造型更具未来感。

二、“消失”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服装设计之初需要先确立艺术形式,如“消失”这个主题。确立好主题、流行趋势、表达元素后就可以进行具体服装草图设计。运用前期调研中汲取的素材,根据对面料构成与特性的了解以及对面料与工艺的概念区分,进行服装款式改良。

在“消失”这一主题下,服装款式可以后现代风格和未来主义风格为参考,一部式的服装更能体现自然与艺术的结合,尽量避免具有现代感的翻领和过多的结构处理,注意隐藏纽扣和拉链的痕迹,采用巧妙的方式进行服装固定。面料可以选取TPU面料和欧根纱类,透明度高可层层叠加,通过服装款式的变形设计多层次重叠套穿,达到服装在人体上似透非透、若隐若现的即视感。色彩设计中渐变的色彩本身就有消失的意味,通过面料带有的渐变色彩或以图案设计的形式为载体呈现与服装结构相结合,不仅在设计中体现服装的艺术美感,且增加了功能性,成就多种穿法,体现服装整体的“消失”风格。

以“消失”为主题设计的风格表达方式有很多,如Coach 品牌的2017年春夏設计系列,整系列风格致敬猫王,款式包含机车皮夹克、印花雪纺裙搭配金属铆钉元素和长长短短有粗有细的流苏以及松垮低腰裙,将朋克精神作为永久的缪斯深深融入其中,细节中不仅诠释复古的款型,且搭配出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犹如在讲述一个时代精神与信仰上的“消失”。设计师Angle Chiang将东方神话中禁忌的概念也融入到“消失”艺术中,她采用禁忌的文化来歌颂死亡的必然性,以枯萎的花朵沉入地下为灵感来源,表达每一朵花的绽放与枯萎都是独一无二的,象征着人的出生和死亡,枯萎的花朵会被认为是不好的象征,却正是设计师想表达的死亡、“消失”依然客观而美丽,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纯度极高的色彩,鲜红色代表着成熟,橘黄色象征着消耗,粉色洋溢着初情的浪漫,草绿色意预着生机盎然,墨绿色和黑色塑造了黑暗和泥土,图案选用了大量的概括形式的花卉,像极了水彩的交融,面料也用针织作为基底,更能体现出穿透和消亡的主题色彩。

除了风格精神的表达方式外,我们可以从款式、色彩、面料、结构、细节、服饰配件等多方面作为诠释主题的方法,从而使整系列服装设计呼应主题。当然,服装设计的表达元素可以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表达,但同时也要注意元素间比例要互相协调,元素过多反而会破坏服装的主题性。

三、结语

在当下的服装设计中,我们还处在一个模仿别人,渐渐形成自我的过渡阶段。在这阶段下的消费者,人们的着装审美性在觉醒、在演变、在强化、在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服装设计的款式与工艺,不仅单纯追求面料的名贵程度,更多将注意力遍布在服装的工艺、结构、配色上等,对衣服的设计含量、审美含量、所代表的流行程度都有明显增加,早已不再满足于衣服的保暖御寒等功能。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条件下,人们难以抚平的精神文化消费欲望是引发流行的内在动力,源源不断的服装设计也相应而生。

参考文献:

[1]许星.服饰配件艺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2]刘元风,胡月.服装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2006.

[3]刘岳屏.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广东建筑装饰,2007,(04):53.

[4]蒋孝锋,刘国联,蒋琳.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37-40.

推荐访问:服装设计 消失 艺术 张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