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数学课堂的“三味”

作者:jkyxc 浏览数:

数学课堂,要有“三味”——数学味、生活味、人文味。数学课堂首先要有数学自身的特色,其次要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然后要以人为本,力求把学生教育成有内涵、有文化的人,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数学课堂应散发“数学味”,是数学课堂的底线,如数学课堂的坚持和数学课堂的操守。数学课堂就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方法、提高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思维,让数学观念和内容在课堂中体现、渗透,让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学创造力在课堂中生根发芽,让数学的严谨、数学的规范、数学的科学性在课堂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要体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需要,更要彰显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功能、数学应该有它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精神,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坚守它的“数学味”。

数学课堂应散发“生活味”,保留数学核心的同时,将数学课堂回归生活,并延伸到其他领域,使数学课堂丰富、多元,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的需要。我们在讲解三角形时,可以巧设情境,不断地抛出问题:你知道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如何测量山高或电视塔的高度?怎样计算房屋前后的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然后告诉学生如果你学习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顺利解决上面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如果将教学的起点设定于生活化,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育是一种生活体验,一种情感经历,一种对自然的流露和呈现。我们要让数学课堂多方面、全方位,把生活融入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让学生享受幸福的生活,经历挑战的快乐之旅。

数学课堂更应散发“人文味”,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其一是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我们在讲解立体几何的几何体画法时,可以带领学生遨游于东汉,领略中国古籍记载中东汉的立体图和平面图的画法;可以畅游于北宋,欣赏《武经总要》的兵器图、《新代象法要》中的天文仪器图、《营造法式》中的建筑图;可以神游于清初,赞叹年希尧的《视学》这一世界上堪称早期画法几何的代表作,比法国数学家蒙日的名著《画法几何学》早了70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渗透数学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作为教育的主体来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石。

其二是关注事物的起源,让数学徜徉在历史底蕴之中。我们在讲解数系的扩充时,回顾数的起源、数的发展。为了计数的需要产生了自然数,为了测量的需要产生了分数,为了刻画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产生了负数,为了解决正方形对角线的长的问题产生了无理数,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再现了虚数产生的过程。数是在历史的潮流中,为了数学内部的发展,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在不断遭受认知冲突背景下发展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适当地灌输一些数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过去,知道来源,展望未来,使他们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和探索根据、意义。

其三是以人为本,体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特性在于关注人的发展,塑造人的精神。教师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成为社会人、文化人,尽其所能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教师在关注学科、关注教学时,更应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意识、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有感情、有创造性、有尊严的人。只有学生在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认可的环境下,才能轻松愉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陈述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行研究问题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处处体现有疑问、有思想、有惊讶、有笑声。

其四是要有文化视角,使数学认识有文化视野。很多数学教师,常把数学文化束之高阁,不知道或不想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如果我们的课堂仅仅着眼于对数学知识、技能的培养,那教育就是乏味的,没有生命力的。很多学生数学差,数学学不好、不想学,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数学当做人文素养的一部分,过多追求其中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它的文化价值。充满文化味的数学课堂,是有用、有趣、有内涵、有品位的。我们在提高学生数学基础、数学思维的同时,应该把数学文化及课题有机地结合,这样的课堂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人文的芳香。我们的数学教师应该有颗具有人文情怀的心。

数学教育力求具有“三味”——数学味、生活味、人文味,从而让学生徜徉于数学的海洋之中,体验快乐,享受愉悦,打造优雅,饱含关爱,见证美好。

推荐访问:三味 课堂 数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