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海阳市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中图分类号:S641.204.8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2-0103-03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达到越冬无公害番茄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海阳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连栋温室等保护设施的番茄无公害生产。

2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3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早春栽培、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尤其应突出耐低温弱光;秋延后栽培、秋冬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选择丰产、抗逆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且商品性优的品种。

4 生产技术

4.1 栽培季节

长季节栽培,8月底9月初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一直长到第二年的6月份,生长期长达10个月;秋冬茬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早春茬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育苗;秋延迟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4.2 温室前期的准备

4.2.1 清洁田园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残体。

4.2.2 温室土壤消毒 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重的日光温室可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每666.7m2均匀撒施石灰氮(氰氨化钙)50~100 kg、4~6 cm长的碎麦秸600~1 300 kg。随后翻地或旋耕20 cm以上,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东西向起垄,垄高30 cm,宽40~60 cm,垄间距离40~50 cm,覆盖地膜,用土封严地膜四周。膜下垄沟灌水至垄肩部。要求20 cm土层内温度达到37℃以上,维持20天以上,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及其它土传病害。此外,还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00配成药土,每平方米用药土0.5 kg,耕地前撒于地面与土壤混匀。

4.2.3 增施作物秸秆改良土壤,灭菌、杀虫 6月下旬至7月下旬,温室内按种植番茄品种要求的行距开沟,沟深30 cm,宽40 cm,每666.7m2集中沟施玉米秸4 000 kg,碳酸氢铵50~60 kg,鸡粪5~6 m3,而后培土成垄,覆盖地膜后灌透水,并盖严温室薄膜,使秸秆发酵,达到灭菌、灭虫、改土的效果。条件允许的可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4.2.4 温室内表面消毒 除利用6~7月份高温消毒外,还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全温室内进行喷雾消毒,包括立柱、墙体、后坡等。

4.3 育苗

4.3.1 育苗床土的准备 选择连续多年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肥沃园土和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作为床土原料,按土粪比2∶1的比例配制。每立方米床土外加90%敌百虫晶体60 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土、肥、药充分混匀后过筛备用。

4.3.2 育苗床的整理 选择地势较高、旱能浇、涝能排的场地,将处理后的育苗床土均匀摊平,厚度大约为5 cm,整平踩实,用1.8%阿维菌素1 000~1 500倍液浇灌苗床,育苗用的底水要浇匀浇透。

4.3.3 种子处理

生产中主要采用温汤浸种和药液浸种。温汤浸种即先用55℃温水浸种15 min,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再放入25~30℃的清水中浸泡4~6 h,洗净晾干,即可播种。药液浸种应有针对性地为预防某种病害而选取相应的药剂,如预防病毒病可选用10%磷酸三钠常温下浸种20 min;预防真菌性病害可选用甲霜灵和多菌灵浸种。

4.3.4 播种 将处理后的种子直接撒播于整好的苗床,要求越稀越好,覆土厚度约1 cm,然后覆盖地膜。

4.3.5 苗床管理 白天高温天气要进行遮荫,床温不宜超过30℃,雨天加盖薄膜防雨。育苗期间注意夜温不要过高。为防止幼苗徒长,两片真叶时喷一遍1 000 mg/kg的助壮素。

4.3.6 分苗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分苗。将幼苗分入事先调制好的分苗床上,行距12 cm,株距12 cm。分苗后的缓苗期间,午间适当遮荫,保持白天床温25~30℃,夜间18~20℃。缓苗后,保持白天25℃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床温锻炼幼苗。待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看情况再喷一遍1 000 mg/kg的助壮素。

4.3.7 壮苗指标 幼苗叶色浓绿,无病虫害,6~7片真叶,株高20 cm左右,茎粗0.4 cm左右,苗龄30天以上。

4.4 定植前的准备

定植前10~15天,每666.7m2施腐熟优质圈肥7~8 m3,或鸡粪3~5 m3与等量作物秸秆堆积发酵的肥料,再施入氮磷钾复合肥50~60 kg、过磷酸钙80 kg,硫酸钾50 kg。以上肥料2/3铺施,1/3开沟集中施入,施肥后深耕耙平。

4.5 定植

越冬茬栽培,采取大小行、高垄栽植。即南北向开沟,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根据品种不同确定,一般666.7m2栽3 000~4 000株。栽苗后,浇透水,地面墒情合适时中耕2~3次,由浅渐深,7~10天后,向植株培土形成小高垄,而后覆盖地膜。

4.6 定植后的管理

4.6.1 温湿度管理 缓苗前白天室温25~30℃,夜间17~20℃,地温不低于20℃,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室温,白天22~26℃,夜间15~18℃。根据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虫害的需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或暗灌、放风排湿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

4.6.2 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一次缓苗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到80%以上的植株第一穗果乒乓球大小前要控制浇水,做到不旱不浇水。当第一穗果乒乓球大小时开始浇水追肥,结合浇水666.7m2追施蔬菜配方肥20 kg。生育中后期也可喷施叶面肥,以防生理性病毒病和缺素症的发生。注意采取膜下浇暗水,每浇两次水可追肥一次。要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避免在阴、雪天前浇水。浇水后注意及时通风,以便排除室内湿气,连阴天时,只要温室内温度不很低,仍要通风,但时间要短,减少发病机会。

4.6.3 植株调整 海阳市大多采用单干整枝法,即把所有侧枝全部去掉,只保留主蔓。打杈要早,一般掌握在侧枝长6~7 cm时为宜,尽量减小养分消耗。打杈要在晴天上午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害发生。第一穗果绿熟期后,摘除其下部全部叶片,并摘除枯黄有病斑的叶子。为保障单果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应适当进行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

4.7 病虫害防治

4.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4.7.2 主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斑潜蝇、蚜虫、根结线虫。

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黑斑病、假黑斑病、病毒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枯萎病、白粉虱、斑潜蝇、棉铃虫、根结线虫等。

4.7.3 农业、物理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种病害的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控制好棚室内温湿度;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严格轮作换茬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日光温室放风口用防虫网封严,温室内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4.7.4 生物防治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虫害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齐墩螨素(阿维菌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4.7.5 化学防治

在定植前,将日光温室密闭,每666.7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1 kg熏蒸。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对设施内墙、地面、竹竿、立柱等处均匀喷雾,密闭。

①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1.5%植病灵1 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与爱多收6 000倍液混合交替喷雾防治。

②真菌性病害,如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用激素蘸花时,可在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谢花后及时摘除花瓣,可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叶霉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晴菌唑、丙环唑、世高、福星等喷雾防治,也可用百菌清烟剂熏棚。晚疫病发病初期,可选用克露、安克锰锌、甲霜灵锰锌、氟吗锰锌等药剂喷雾防治。

立枯病、茎基腐病、早疫病等,可在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增强抗病性。也可用苗菌敌拌土处理苗床。发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对新植霉素3 000倍液叶面喷雾或灌根,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也可用杀毒矾500倍液、金雷600倍液等农药进行预防。③番茄溃疡病 、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新植霉素4 000倍液等防治。

④根结线虫:除在6~7月份高温季节利用石灰氮外,还可选用1.8%阿维菌素1 000~2 000倍液,在一级、二级苗床灌根,定植时结合浇窝水再灌一遍,防效显著。

推荐访问:海阳市 无公害 番茄 技术规程 生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