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 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 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丰富的规划经验,主要围绕绿地生态、岸线工程生态及建设生态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滨水区;景观生态;岸线工程;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现代旅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和改造成为了各国普遍的现象。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其景观信息量丰富,一般是城市景色最美的地区,也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同时,滨水区景观具有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生活、娱乐、休闲的需要,而且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一些可行的规划设计建议,希望对今后城市滨水区的规划工作有所帮助。

1 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

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1.1 滨水湿地的保育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之称。例如汕头牛田洋湿地保护区,就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湿地,在保护汕头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喻为汕头之“肾”、汕头之“肺”。

1.2 保护自然植被

河流的自然植被从上游到下游有多种变化,河堤内外、高河滩、水边的低洼湿地和流水区域等环境不同,其中生长的植物类别和生态也不同。与局部地形相对应生长着生态条件不同的各类植物,有木本植物、水边多年生水生植物,堤防上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和两年生草本植物,以及与这些植物群体相对应地衍生出的动物群体。

1.3 优先培育当地原生植物

光、温、水、土壤、地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当地原生植物对这些因子的利用保持着充分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原生种群的树木与引进的树木相比,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系统的循环中,对于那些直接依赖它们生存的小动物来说,会有更多机会获得食物。我们应该珍惜原生的树木。如果要引进外来的植物,一定先要考虑这种植物对规划方案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是否与周围景观相融合,要尽可能以接近自然的状态进行植物种植。

2 滨水岸线工程生态问题规划设计思路

许多城市滨水区域以防洪为目的的对水岸的截弯取直、加深河槽、混凝土加固、筑高坝等措施,产生了诸如洪水流量、流速以及泥沙量增加,洪水压力转嫁到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减弱;破坏了河岸生物的生存环境;弱化了水环流过程等生态问题。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

2.1 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创造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河漫滩、河湾和自然湿地等自然地貌,可以通过截流和下渗等形式发挥蓄水功能,既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减少,也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稳定平衡河水流量,减弱洪水的冲力,保证了河床的稳定,也减少了下游的洪峰流量。同时,通过土壤和植被渗透过滤,也改善了水质。而且,类似河岸和河底的浸蚀、冲刷和淤积,为新的物种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水面忽宽忽窄的河流,其贮水和游水功能强,可使洪水峰值流量减少,延迟洪水产生,收到理想的治水效果。构造多变的河流能使水质净化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将河流改造成水渠一样,形状雷同单调,水的流动形态也不会变化,环境条件十分单纯,只能形成贫乏而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河底尽量不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尽量避免僵硬笔直的形态,让河岸线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岸坡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才会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

2.2 形成缓冲带,保留富有多样性的水岸边界

调查结果显示,鸟类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50~110m左右的距离,人与鸟类筑巢地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m左右。水边的鸟类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果在邻近自然保护的区域设置可供众多人聚集的设施和场所,则会对那里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好设置缓冲地带,将一定范围的区域设定为保护区域,避免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并确保人与生物(鸟类)应保持的距离。缓冲带的位置、形状、大小取决于规划者对保护程度的认可。通常,滨水缓冲带是以一定宽度的由林、草或湿地植物覆盖的带状区域。研究显示,当缓冲带大于20m时,可以达到水质保护的目标;河流植被宽度30m以上时,可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提供、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过滤污染物;当缓冲带大于60m时,可以达到降噪的目标;当缓冲带大于50m时,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

2.3 保留可渗透的土地,不扩大非渗透地域

对于滨水岸线周边的土地,人们为了整洁或是为了便于活动等因素,往往采用铺装等手段,不断地去加固、捣实土地,最后土地被密封起来,雨水无法渗入地下。这些无法渗入地下的雨水,或是在路面形成内涝,或是通过边沟猛然间汇入城市内河,再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洪灾。因此,滨水岸线的规划处理,除了对岸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形态,岸边还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可渗透的土地,以保证滨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规划中,除尽可能减少铺装面积外,在必须铺装的区域应考虑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选择可渗透的材料和构造。如对频繁使用的车行道,选择多孔混凝土或多孔沥青;停车场和活动频繁的广场可采用渗水型地砖;步行道则可选用疏松的粒料、木板或渗水性较好的石材。

3 滨水区建设生态规划设计思路

3.1 应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现状

滨水区建设规模越大,對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越深。亲水设施建设的周边地区是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衔接之处。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地形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系的改变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在保护现状地形和植物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亲水设施整顿和建设。对自然的改变应停留在最小限度,即使已改变的场合,也要以其他形式进行修补,让自然复原,甚至要设法创造自然,更多的采用自然观赏型活动、身边自然接触型活动等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亲水设施建设。

3.2 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载体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亦不同。由于比热不同,水体温度升降速率慢于陆地,从而在水体和陆地上方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滨水区特有的“水陆风”。水陆风减缓了陆地温度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作用。此外,自然状态下的滨水区具有调节温湿度、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因地形、气压及阳光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如风霜、雨雪、雾霭等滨水区特有的气候现象。有的滨水区建筑密度及层数过高,阻挡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减弱了城市与水体之间的空气自然交换,不利于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缓解;因此,滨水区建设,应预留由滨水绿地系统构成的一定宽度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连续带状的开放空间可以成为水陆风的天然通道和过滤器,改变城市局部气候。

从景观形象角度分析,城市中的滨水地带,带状空间是自然的、生态的,可以驻足停留欣赏的。尤其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因素会更加偏爱。一条河作为城市形象带来的作用绝不亚于一条大道。从这个角度考虑,滨水地带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甚至应该人为拓宽。保证自然有足够的量,就要使滨水带有足够的宽度,并把它变成绿地、湿地等生态环境。只有留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为保证滨水生态环境的连续性提供可能。

4 结论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点,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滨水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景观和生态建设两个角度出发,贯穿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还要根据滨水区自然环境承载力,设计出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和休闲要求的景观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形象。

参考文献

[1]陈俊生.浅谈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生态规划问题[J].华东科技,2012年第03期

[2]甄育新.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问题浅析[J].华章,2012年第15期

推荐访问:水区 规划设计 景观 生态 城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