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内容体系优化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基于工科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依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对专业人才能力发展的需求态势,探讨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地质及其遗迹开发与保护以及土壤资源调查和改良等专题野外教学实习的主要内容及其目的,为优化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内容;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17-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土地资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供需矛盾呈现日益加大的趋势,土地资源管理事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这种社会的现实态势必然要求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朝着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调整后由原来的“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合并而来的,本科文凭可以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属于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目前国内有60余所高校创办了该专业,但是由于各高校依托的优势学科不一样,所以在各自的办学目标和特色上存在差别,主要分为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和偏重于技术工程型人才培养。其中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的多为依托其农业类经济类院校优势,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偏重于技术工程型人才培养多依托于理工类地矿类院校,例如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1]。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综合性强的特点逐步凸显和就业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各高校在强化自身的优势的同时,也在逐步改善各自的薄弱环节。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注重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各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我校于1998年依托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所、遥感地质研究所和国土资源信息研究所的基础上创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专业的开办基于地质大学良好的地学平台,注重地学基础,强调土地资源管理能力,并突出3S技术优势[3]。因此,我们一直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将对整个教学实习环节的内容设置及优化进行探讨,以期与读者开展更广泛地讨论。

一、教学实习目的

专业教学实习是在本科生完成地籍测量、普通地质学、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等课程之后,到实习基地集中进行的生产实践性教学,其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习是本专业培养目标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实习组织形式

实习基地搬迁至秭归后,我们对教学实习的整体内容进行了设计与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来在黄石国土系统内部的2周的办公实习调整到野外进行,即采取老师现场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和认识体验,避免之前在部分科室实习的学生每天工作内容单一等问题,同时,这也对带队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室内遥感图像解译,基于学生前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专业基础课程课间实习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其应用GIS和RS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的能力,同时也是为野外农村土地资源调查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做准备;第二阶段为野外调查和认识实习,主要分为五个专题进行,依次为农村土地调查、城市土地利用调查、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基础地质及其遗迹保护与开发以及土壤资源调查和改良,每个专题都配备专业老师现场讲授相关知识、实地参观或分组深入实际调查;第三阶段为参观和调查成果整理,分为整理野薄、建立数据库、整饰成果图、撰写各专题调查报告、实习成果总结汇报等。每个阶段包括老师现场讲解、实习基地课堂授课、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当地专家协助介绍等实习方式。

三、专题实习内容和目的

根据教学目标和实习基地现有的条件,各专题实习的具体内容安排及其预期目标如下:

1.农村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严格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侧重对农村土地类型进行调查,即对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等分布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内容包括:现状地物调查、图斑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地物补测。调查方法与步骤包括前期准备及室内预判、外业调绘及内业整理成图三个阶段。其中前期准备及室内预判包括遥感影像的室内预判、建立解译标志、输出野外调查底图;外业调绘阶段包括各组自行设计确定调查路线和分小组野外调绘,开展地类编码及其界限核对和修正、线状地物的宽度量取、新增地物补测和上图等工作;内业整理成图包括外业成果上图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利用外业调查结果进行矢量数据的修正、绘制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图。通过这一专题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调查,变更调查的实际工作程序;掌握正射遥感影像图的地类判图方法;利用GIS软件平台,建立实习区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完成面积统计和专题图的制作方法;分析调查区域土地的利用现状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现状。

2.城市土地利用调查。为启发学生深入认识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我们划定了秭归主城区为调查范围,提供了一幅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设计了一套针对城市土地利用的调查表格,组织学生深入每宗地开展土地利用调查。该部分也分为室内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两部分。室内遥感解译:室内遥感解译主要以目视判读为主,在GIS平台上,通过让学生熟知遥感解译图像库,掌握基本地类特征,进而判读土地利用类别,了解界定地物边界的方法,以此进一步理解遥感成像规律,获取准确的土地信息。判别的主要地物信息包括:各类道路、房屋建筑物、水域、绿地等;野外实地调查内容包括校核室内解译内容以及收集地物对应的属性数据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实地测量地物自然属性和调查权属属性。采用实地查勘,问询并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了解野外土地利用调查的一般工作思路,掌握按照调查问题设置实验方案的方法,加深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并为后期的专业主干课学习打下基础。

3.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针对秭归新县城属于移民搬迁县城的特点,其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均有新城和移民特色,为此设计实习的内容包括:①了解秭归新城的基本概况,认识城市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了解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安排等。②参观山水龙城小区,认识城市房地产开发的基本过程。③深入银杏沱和滨湖小区实地调查,了解秭归三峡移民住宅小区现状、移民居民的生活状况。④参观九里工业园、了解秭归九里工业园开发布局概况。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绘制城市规划主体草图、调查房地产开发设计方案、深入农户调查移民生活状况、撰写调查报告。设计该部分内容为后期的城市规划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地质及其遗产保护与开发。为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课程知识,利用秭归实习基地地质实习站的优势,开展地质基础知识认识实习,同时利用秭归拥有多处成功开发和保护旅游地质资源的经验,深入各条线路开展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体验和认识,可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是罗盘的使用。选择在实习站附近地势较高处,介绍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利用罗盘确定东、西、南、北方位,并亲自动手测量面状构造产状,利用交会法在地形图上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学会使用地形图和在地形图上定点的基本方法,熟悉和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研究中地质点的基本记录格式及素描图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认识实习区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浆岩、变质岩的分布情况、不同地层表现出不同的地貌特征、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与三峡大坝、秭归新县城选址上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再次是选择七条备选路线,分别侧重观察描述茅坪复式岩体的东岳庙岩体、黄陵庙复式岩体的三斗坪岩体、青鱼背岩体小滩头岩体岩性特征;观察认识三斗坪岩体中破碎带的岩石特征、下寒武统石牌组——志留系、断层、褶皱构造;了解奥陶系——二叠系地层、新滩滑坡、链子崖危岩体等。

5.土壤调查及其改良认识。为提供学生野外识别土壤类型,进一步了解主要土壤类别的特征及其改良措施,我们在秭归境内从不同的海拔高度选定了代表性的七处土壤剖面,带领学生实地感受土壤质地。实习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野外识别常见三大岩石中的主要岩石类别,同时观察由这些岩石发育来的土壤形态,了解这些土壤的基本属性。其次是野外观察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主要观察:土壤腐殖质层颜色、厚度、疏松度,土壤层次组合情况,土壤B层的紧实度,结构体类型,粘粒含量、石砾含量等。再次参观土地复垦或相关土壤改良成功案例,了解生长良好的作物(植被)名称、生长状况,并观察此类土壤形态特征,并实地参观“移土培肥”工程(国家为有效保护和利用三峡水库淹没线以下的土壤资源而实施的重大项目)的示范区。

重视教学实习,发挥教学实践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适应就业市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要形成一套高效且符合需要的教学实习内容体系,不仅仅要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平台,而且要有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和相应的实习基地。只有针对学科发展的趋势、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提升综合素质,优化设计各阶段的实习内容,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野外教学实习内容的设置,从近两年的实践看,已逐步显示出其合理性和针对性,学生在实习的同时,既有知识层面的认识实习,也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既有老师现场讲解的生动丰富,同时也有当地相关专家授课的印象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小组调查过程中有自行设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这些都为专业高级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勤,吴克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5,(1):75-78.

[2]袁春,钱铭杰,周伟,袁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23-126.

[3]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1127)

推荐访问:资源管理 实习 优化 土地 体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