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关于“新短缺经济”的探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文章列举了“新短缺经济”的主要表现,阐述了“新短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行微观利润实现机制的重大调整,并提出了“新短缺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关键词:产能过剩;值链;短缺经济

一、“新短缺经济”的主要表现

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作用下,“新短缺经济”逐渐成型,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启动内需,使20世纪90年代短暂消失一段时间之后的供需失衡又重新死灰复燃。

第一,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极度紧缺。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7.92%,到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了45.68%。最近两年,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每年提升0.9个百分点。另外,与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保有量相比,中国每千人25辆的水平相当低,中国汽车产业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此,诸多因素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的压力十分惊人。

第二,自然资源面临短缺。中国水、土地、森林、草地、湿地、生物多样性、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面临短缺,煤炭、石油、天然气、钢材、粮食、蔬菜等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飙升,支持工业化所需要的45种主要矿产品,中国有25种是严重短缺的。目前,中国是全球铁矿石、铜、天然橡胶和大豆的最大进口国,是原油的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也是棉花、玉米、小麦、氧化铝、镍等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国。但是,随着中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采购大户,商品的定价权却一直旁落,导致“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

第三,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533美元;根据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预测,到2010年底,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按国际惯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升级将成为常态,城乡经济将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这些特征表明,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的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消费量必将迎来一个集中井喷期。但是,由于外国品牌优势和技术封锁,中国缺乏核心科技能力,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关键技术和专利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本土国际知名品牌更是少之又少,新兴高端消费品市场出现了严重依赖外国产品的局面。

第四,城市人口激增引发软性制度性需求凸现。由城市人口激增所带来的制度性需求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奚建武(2008)指出,随着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周围,形成了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中特有的复合型二元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陈甬军认为,目前中国是处于一种“伪城市化”状态。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尽快实现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以后的地域转移、职业转换,身份变换的“三维转换”。加快城市化进程,需要尽快解决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包括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和社保统筹等。因此,关系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对接和在公共卫生、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制度供给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第五,物价涨幅连年高企。随着2003年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房价连连攀升,已经严重脱离了普通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看病贵、上学贵等问题也让老百姓不得不捂紧自己的口袋。近期,部分主要农产品等涨价此起彼伏。水、电、气、油、煤等能源价格持续走高,进一步的调价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企业生产的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高企,中国已经进入全面的物价膨胀时期。以至于防止通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新短缺经济”的微观机理

对过剩经济认识的不足和应对不力是导致当前“新短缺经济”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刘光杰(2000)曾提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出现了一个一开始并未引起人们太多关注和思考的变化——经济从短缺运行逐渐向过剩运行转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已经造成了目前宏观经济的被动局面。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短缺经济”除了在宏观上表现为死灰复燃之外,企业运行的微观利润实现机制也在发生重大调整。微笑曲线理论揭示出过剩经济时代,企业要想获得高附加值就必须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加工组装制造环节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上游的标准、专利权、设计研发、系统集成;下游的营销、售后服务及品牌运作等环节)。李海舰、原磊(2005)通过对价值链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中国过剩经济时期的企业利润实现机制的深刻变化。

第一,利润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在短缺经济时期,社会资源配置偏向于制造环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生产居于中心位置,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等其他环节。因而,利润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而销售环节所得利润十分有限。中国进入过剩经济阶段以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规则发生了重大调整:利润从产品的制造环节转向销售环节——价值创造主体和价值获取主体发生了分离——制造环节成为低利润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流通处于中心位置,决定着生产、分配、消费等其他环节。90%的利润在销售环节实现,而生产环节所能获得的利润则十分有限。

第二,利润从产品的销售环节转向消费环节。在某些领域,价值创造主体和获取主体发生了进一步分离——制造和销售产品的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十分有限,而大量的利润都在消费环节中产生。消费者在消费时产生大量的新需求,从而引发了价值的后续创造过程,产品所带来的衍生需求形成了许多能够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寄生产业”。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产品本身不能构成完整的消费,消费者要想享受到产品的价值,还要不断地付出消费成本,即“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源源不断地向服务商购买“后产品”或“非产品”。并且,与这些“非产品”或“后产品”有关的收入,要比产品的直接收入高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第三,利润从价值链的中间环节分别转向上、下游环节。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宁愿付出更多的成本。需求的差异化改变了过去企业利润主要依靠规模经济的状况,对于企业来讲,价值链中能够决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上游研发环节和下游服务环节往往是获利最丰厚的环节。研发是决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关键环节,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差异化产品满足最终顾客需要的程度,研发环节的新技术往往意味着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服务是决定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技术扩散加剧,一项新技术不可能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只有从服务上体现出自身的与众不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优势,同时,它也是企业对自身产品的一种增殖过程。此外,售后回访等信息通过企业内部或专业调查公司反馈给研发环节,从而实现了“研发-售后”一体化,在促进产品步入不断自我强化和提升良性循环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利润向价值链两端的推移。

第四,利润从产品的内在环节转向外围环节。短缺经济时期,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产品本身,对产品所处的环境往往不太关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产品所处的环境上。此时,企业利润往往来自将产品和环境进行“捆绑”,其中产品本身的地位已经退化,成为向消费者传递环境价值的一种载体;而环境的地位得到提升,产品所处环境的好坏成为直接决定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环境+产品”的结合体由于拥有了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性,因而增强了差异性,从而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第五,利润从产品的实体环节转向虚拟环节。任何一种经济物品都可以表现为产品、商品、服务和体验这四种经济提供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顾客对不同经济提供物所付出的价位不同。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类型经济提供物的企业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一般来讲,提供产品和商品的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实体环节,提供服务和体验的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虚拟环节。过剩经济条件下,提供四种不同经济提供物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类型的市场,从而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巨大差异。实物形式的产品之间很难保持差异性,因而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此时企业或者个人无法获得高的经济利润。体验则差异性非常显著,因此,提供体验的企业面临的是垄断型市场,企业有条件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三、“新短缺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基本结束了持续50多年的短缺经济,进入商品相对过剩的经济阶段。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的市场环境也连续实现了多个跨越。

第一,实现了从物质经济向非物质经济的跨越。物质经济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在中国表现为汽车、高楼、铁路等物质财富的增加;非物质经济则意味着降低对物质的需要和依赖,物质财富总量不一定增加,但经济运行的方式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跨越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几个阶段,目前正加速进入体验经济阶段。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都是物质经济,而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却属于非物质经济。

第二,实现了产品开发重心从物质价值生产到非物质价值实现的跨越。产品的价值由物质层面的价值(实体价值)和精神层面的价值(体验价值)两个部分组成,二者共同构成了产品的总价值。不同的时期,二者在产品总价值中所占比重不同。在短缺经济中,产品的实体价值在总价值中占居主体地位;在物质产品过剩的条件下,产品的体验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第三,实现了市场开发从静态价值理论到动态价值理论的跨越。静态价值理论主要从产品的静态角度考察产品的价值,认为产品实体价值是决定产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动态价值理论主要从产品的精神层面考察产品的价值,认为产品的体验价值是决定产品价格的根本因素。

中国目前正加速进入“新短缺经济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宏观上社会产能大大增加,并出现需求相对过剩的局面,但结构性的功能失调占据重要位置;微观上通过价值链的传导机制,改变企业价值实现的一般规则,以追求市场垄断为特征,以牺牲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从而实现局部的高额利润;个人消费上随着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大关,中国城乡居民将从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转向以耐用消费品消费为主,市场所蕴藏的巨大消费量将迎来一个集中井喷期。它和“旧短缺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产生的基础不同。旧短缺经济是以社会产能极端低下,产品供给极端匮乏为基础的;而“新短缺经济”的基础则是社会产能大大超过国内需求,产品供过于求,甚至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

第二,发生的背景不同。旧短缺经济产生的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后外国的严密封锁和围困,得不到有效对外交流和支援;新短缺经济的背景则是改革开放30年以后,中国加入WTO深刻融入世界产业分工,对外交流极端丰富。

第三,产生的原因不同。旧短缺经济表现为由物质短缺所造成的全面供给紧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新短缺经济则是由全球化、城市化和启动内需所引起的相关领域消费升级,此时,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旧短缺经济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采取多种方式扩大产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物质资料供给是当时经济建设的总任务。而新短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任务则是,质量优化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变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拉动的局面,实现以知识含量逐步提高为核心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形成的差异化、多样化战略转变。

由此,在新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改变过去一味重视生产环节,过分强调物质资料生产和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研究市场和掌握市场规律上来,花大力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企业技术产品升级,以及引导人们合理消费上来。

参考文献:

1、我国吹响治“堵”号角各地出招频惹争议[DB/OL].中国新闻网,2010-12-08.

2、齐银山,段建强,李文兴.中国获取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0(9).

3、吕天玲.人均GDP加速跑中国步入消费新阶段[DB/OL].东方网,新华网,2009-12-02.

4、奚建武.结构转化:城乡关系变迁的新动力[J].调研世界,2008(12).

5、今年经济增速或达10%物价涨幅仍可承受[DB/OL].凤凰网,2010-11-19.

6、卢风.非物质经济增长是未来发展的方向[DB/OL].新浪网,2010-01-2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推荐访问:短缺 探讨 经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