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

民营企业存在问题

作者:jkyxc 浏览数:

 XX区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上下联动开展评议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历时两个多月,对全区的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评议工作于X月下旬启动,制定并印发了XX区人大常委会评议区人民政府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的工作评议方案、调研方案,成立了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评议领导小组,下设5个调研组。由于该项工作涉及企业、部门“量大面广”,本着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我区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现状的原则,调研组采取了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调研。X月X日召开了评议区人民政府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工作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明确了评议重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X月中旬至X月下旬,区人大常委会X个调研组,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带队重点就调研方案中涉及的X个方面、X项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与此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政府职能部门、法检两院及律师、民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和收集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X份,调查对象包括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体工商户等7类群体。调研组认为:XX年XX区成立以来,区人民政府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提升办事效率,为全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较好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截至XX年底,全区共有市场主体X万户,其中民营主体X万户、占xx%;民营企业X万户、占全区企业总数的X%,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X%,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X%;规上民营工业企业X家、实现产值X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X%;民营经济劳动就业X万人、占城镇劳动就业人数的X;民营经济纳税X亿元,占全区税收的X%。

 (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截至目前现行有效的涉企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共有X件,?其中XX年-XX年有X件,XX年有X件。二是按照“立、改、废”原则,加强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动态管理。XX年市区联动对现行适用的涉及民营企业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X次,经清理,我区已废止的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规范性文件XX件,部门规范性文件X件;已修改的政府规范性文件X件。三是不断健全完善服务民营企业的体制机制。制定《XX区扎实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方案》,建立了X名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X名镇街、经济部门区管干部走访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制定《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法治服务保障十六项措施》,依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律师服务团”,重点为创新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提供合同审查、化解纠纷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在劳资、工伤、合同方面的纠纷。

 (三)依法履职保障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

 一是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方式,动态调整“一单两库一细则”,探索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XX年抽查事项X项、双随机检查X次,依法查处了“红顶中介”XX市XX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交易管理站违法案等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效维护了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二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贯彻实施“全渝通办”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规范运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布“四办清单”;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一站式服务”站点,XX年受理民营企业政务服务2.1万余件、办结率X%。三是不断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出台《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XX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归集和信息应用,X家成员单位收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X条,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各类信用信息X条。落实“红黑名单”制度,X户失信企业在工程投标、政府采购、财政资金补助、评先评优中受到联合惩戒。四是不断做好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复议、商事仲裁、纠纷调解等工作。在化解行政争议案件方面,按照《行政复议法》等规定,不断完善复议工作制度,创新审理模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工作。在行政应诉方面,出台了《XX市XX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并明确规定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要求,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XX区成立以来,发生以区政府作为被告的涉企行政应诉案件5件,区政府受理的企业作为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有21件,均予以维持。

 (四)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情况

 一是有序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承接市级下放的审批事项,制定权力责任清单、流程图及办事指南,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比例达99%以上,60%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实现网上行政审批事项单轨运行,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67.6%;创新开展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改革,重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现了“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发件、咨询,“一个平台”议事、决策、审批,投资项目实现X天开工目标,比全市规定时间缩短近一倍,累计办理审批事项X件,社会反应良好。二是强化涉企政策宣传和执行。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见“X条”、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企业“X条”、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X条”等有关政策法规和涉企专项资金、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等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发布信息X余条,召开专题培训会X场次,赠送政策汇编X余册,企业政策知晓率达X%。三是及时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政策。开展涉企降费减负,取消、免征、减低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X个,为社会和企业减负X余万元。力推“资金两池”业务。累计拨付X万元充实“助保贷”资金池,新增小微企业贷款X万元,企业累计获“转贷应急周转金”X亿元,缓解了企业周转困难。

 (五)依法执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情况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XX年以来,累计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达X期,受培训执法人员达X人次,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文明执法、和谐执法等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有较大转变。二是加强执法监督,严格实行年度考核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7项执法监督管理制度。三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倡导柔性执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执法理念,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且及时纠正的企业,采取行政提示、行政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予以重罚,达到“查处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维护一方平安”的目的,营造积极健康的企业发展理念。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区在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从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的情况看,对民营企业的普法宣传工作的评价认为力度很大的占X%、认为力度较大的占X%,认为力度一般的占X%,认为力度小的占X%,不清楚占X%。虽然各部门、各镇街都在宣传上下了功夫,但仍存在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宣传不够充分的情况,尤其是民营企业对一些优惠政策了解不够,部分满足优惠条件的企业因对政策不够了解而未享受到优惠。很多时候企业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才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业主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保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以及用好、用足相关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发展的效果。

 (二)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有的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处罚权,对处罚的额度限定了一定的幅度,但企业反映个别执法部门在实施处罚时实施上限处罚,行政执法人员的裁量权较大,有重处罚轻教育现象。如对餐饮企业的食品监管,餐饮企业对食品本身无检测手段,一旦被相关部门查处到餐饮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取其处罚上限进行处罚。二是部分执法环节让企业成本高、耗时长。有企业反映,个别部门在实施检测和监测权时,让企业承担较高的费用和承受较长的等待时间。比如对消防材料的检测,有时进行破坏性检测,需企业承担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的材料费用。三是相关标准化建设存在中介机构乱作为现象。有企业反映,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企业自己花钱搞的标准化建设一般不易检查验收合格,而通过委托中介进行的标准化建设,通常验收比较容易,但这样的标准化建设成本高、行情乱,对于企业而言很难接受,认为不公平。四是个别政策规定不尽合理。比如,外地人来XX购房不能按揭,只能全款购买;企业普遍反映我市企业用电电价较高,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五金企业生产的刀具作为违禁物品管理无法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等。调研中,企业普遍认为,在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较为困难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企业发展既要体现市场监管,又要适度灵活,充分考虑政策的尺度和温度,在人性化的前提下多协调帮助,真正体现服务企业发展。

 (三)妥善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是政府公信力有待提高。有的企业反映,一些鼓励政策、优惠政策没有兑现,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政府在政策上承诺得好,一旦项目启动或开业后,承诺的政策迟迟不能兑现。在行政执法方面,有时没有给企业整改甚至申辩机会,存在以罚促改现象。在减税降费方面,政府宣传得多,但企业获得感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二是涉企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够到位。调研中,有企业反映法院涉企强制执行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比如企业欠款X万元,法院却查封x万元;查封一个账户即可偿付债务,实际却查封X个账户;有的企业负责人退休后连工资卡都被冻结了等。三是在执法过程中也暴露出法律法规滞后以及法律法规本身的局限性等问题,但因涉及的问题不属于区政府层面解决的范畴,给企业造成困难。比如,企业反映目前小微企业因季节性用工、招用超龄人员使企业承担的风险大等问题。

 (四)企业法律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的“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社会宣传效果,但多限于一般性的法律咨询与培训,服务对象范围宽泛,针对性不强,未能根据企业需求构建起企业法务风险防范体系。而中小企业因受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出现了涉法案件或是经济纠纷,才想到找律师、找法律服务机构帮助解决。有企业反映,因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出现有个别素质差的“律师”不是帮助化解矛盾,而是从中怂恿闹事缠访,当地政府也不得不出面,让企业花钱买单、买稳定的情况,给企业正常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五)法治思维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一是“关键少数”中的个别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强化;二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企业主对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较差。法律风险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但因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而不易被识别,一旦从隐患转化为现实损害,便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四是工人依法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工人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是依法通过诉讼、仲裁、复议等法定途径提出诉求,而是采取缠访、闹访等非法方式提出诉求,而地方政府和部门迫于信访考核的压力,可能突破政策界限满足信访人的非法诉求,由政府或者企业兜底解决,导致部分上访人员形成“信访不信法”。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加强普法工作,区政府要搭建平台和载体广泛宣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法治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把各项政策讲深、讲透,政策宣传要简洁明了、有“干货”,让企业充分知晓各项政策,从而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二是根据民营企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加强对企业主和工人依法维权教育,提高依法维权意识。三是加大对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力度,特别是有关鼓励、激励民营企业发展文件的宣传,凡是涉及到有利于民企发展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都要予以全部公开,促进企业用好用足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

 政府各部门应当切实树立起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民营企业的责任意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平等对待,依法保护,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增加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和效率;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越权行政等违法行政行为。同时,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依法行政监督制约力度,要针对性地监督、检查、处罚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受理涉企投诉和举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三)进一步处理好依法行政和服务企业的关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二是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税费负担。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XX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75条,实行“清单化、销号法、责任制”管理,完成一项办结一项,切实降低企业用地、社保、运输、能源、融资、企业运营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提振发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三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推动走访服务企业活动纵深开展、形成常态、取得实效。四是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确属职权权限及相关法律法规限制的,要努力向上反映,争取解决措施。比如企业季节性用工和超龄人员用工保险问题。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法律帮扶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法律服务信息平台。二是为企业建立事先预防、事中提醒、事后补救等环节的综合法律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律师行为,特别应加强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大对律师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故意怂恿参与上访闹事的律师行为。四是积极支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做好涉法涉诉信访人员的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工作。

 (五)进一步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紧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不断提升政府工作人员服务企业的法治思维能力和水平。二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主动、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让行政执法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针对企业发展需要,重点开展公司法、证券法、担保法等领域的法制培训和讲座,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树立法制意识,掌握经贸规则、融资借贷、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防范化解风险,减少各类纠纷。四是加强工人依法维权教育,引导工人在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依法通过诉讼、仲裁、复议等法定途径提出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应加大对采取缠访、闹访等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民营 企业发展 法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