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的人文社会关怀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在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中,中国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权利屡屡遭受侵害。网络的流行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致使诸多新闻报道盲目追求眼球效应和金钱利润,难以为其代言。《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坚持新闻专业化操作,用脚板丈量新闻的宽度和深度,用妙笔真实记录历史的真实和变动,追寻开掘真相,体现了《中国青年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的办报宗旨,并诠释了新闻报道更需要人文社会关怀的媒体精神。本文就《特别报道》版面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关怀”及其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作出简要论述,呈现《特别报道》关注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在灾难性报道中挖掘人性美,真实记录历史,成为“人文社会关怀”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特别报道;弱势群体;人文社会关怀

新闻传播缺乏“人文社会关怀”的现状分析

人文社会关怀包含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平等自由,追求人在社会历史境遇中的本性解放、精神价值。

新闻媒体作为呈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资讯平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受众对所处社会的认知。媒体应致力于人文社会关怀,关注个体和群体的物质精神需要和价值命运。然而,一些媒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功利化”态势,有些媒体一味向广告商妥协,盲目追求眼球效应,把新闻质量及其社会责任感放置于次要地位。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不少新闻媒体都凸显出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商业文化。我国数以亿计的弱势群体生存艰难、命运坎坷,一些作为“舆论导向”的新闻媒体,却为了利益将“人文社会关怀”抛于九霄云外,未从“社会环境”、“就业体制”等方面分析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原因,而是归咎于他们的“素质”问题,设置把弱势群体当作“社会公平竞争”的“合理淘汰者”。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概况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创刊于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6月,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期;2005年7月至今,一周三期。该版以深度调查专题、解析重大突发事件或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介入重大新闻事件,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以独特视角反映和报道日益复杂的社会民生问题,同时在新闻专业采写和专题策划方面也不断开拓创新。在2007年和2008年每月的读者评估报告中,《特别报道》综合排名在《中国青年报》九大新闻版面中稳居第二,刊载的多篇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2011年,该版品牌栏目《今日出击》被评为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体现的“人文社会关怀”

新闻传播对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层次的导向作用,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构建起新闻传播的“人文社会关怀”,并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是新闻传播面临的重要问题。

《特别报道》的编辑记者敏锐地把握住社会发展潮流,通过对社会底层的细微观察,着力在深厚的社会背景中解读剖析个体、群体、事件,从中观照人的情感欲望、价值命运,并通过挖掘当代中国存在的弊端和社会问题,体现其作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和“人文社会关怀”。下面,笔者就《特别报道》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关怀”作出简要分析:

《特别报道》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中国近14亿人口中,普通人占据绝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阵痛中,一些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相当艰难,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基本权利得不到根本保障,医疗、住房、就业等权利正遭受着各方面的侵害。

在底层挣扎的弱势群体遇到的生存发展困惑,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真切体现,能为必要的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新闻媒体应对此深入报道,对失衡的危害性提出警告,否则紊乱的信息会为决策提供错误参考,灾难性后果难以想象。

《特别报道》创刊伊始,就尽力纠正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失衡,真诚地与普通群众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特别报道》遵循“见微知著”,它关注的不是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中的鸡毛蒜皮,而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有普遍意义、能激起普遍关注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从中解读社会发展趋势。

《特别报道》将笔触伸向被忽视或边缘化的阴暗角落,通过对弱势群体可泣命运的描述,折射出时代的某种欠缺。《警方解救“窑奴” 临西县政府让黑窑遣送丢了人》里的砖厂包身工、《劫后重生》里的北川受灾群众、《一个农民工不堪回首的一天》中的进城民工,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和个体,经历着种种苦难,却因其地位的卑微而被遗忘和侵害。《特别报道》的记者站在人文主义叙事立场上,深刻地反映出底层小人物在权力和强势群体面前无奈的命运,遭受蹂躏欺辱却无力反抗的痛苦的生存状态,警醒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所有这些报道都是对人物情感的真实还原,触动人的内心,唤醒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个农民工不堪回首的一天》中,记者就记录了江西籍农民工钟有水在广东省江门市打工时无缘无故被抓、被打、被扣的经历。他曾经敬佩的警察成了土匪式的暴徒,他依法要求对方出示证件,等来的却是拳脚相加;即使在派出所里,他也成了“活肉沙包”,谁见谁都踹一脚打两下,种种感受让钟有水度过了痛苦而又漫长的一天一夜。而原因竟是钟有水穿得不好。

钟有水的遭遇也折射出社会缺少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从而保障最底层社会人群的权益,记者更渴望以此警示社会、启迪民众对底层人民的关怀和尊重。

《特别报道》关注灾难中的人性美。在任何社会制度下的任何国家,台风、地震、矿难等天灾人祸都难以避免,又因其突发性强,破坏性集中而极端,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具有强烈的冲突性和破坏力,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同时,灾难性事件触碰着生与死的界限,最容易触动人的内心情感,从中最易反映出灾民最本真的自我和媒体立场。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1世纪初,灾难性新闻往往被限制。非典过后,灾难性新闻逐渐被松绑,但随即出现一些偏差,甚至是“大灾大凯歌,小灾小凯歌”。损失严重、令人沉痛的灾难摇身一变,竟成为部分官员歌功颂德的秀场,经受灾难的群众却被遗弃于角落。

《特别报道》在灾难性报道中,始终平等对待灾民,与灾民进行互信深入的沟通,挖掘民众在灾难这一特殊环境中的人生感受和思索,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对生命的怜爱和珍惜,从而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深刻体验人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贵重。

灾民作为灾难伤害的直接承受者,被巨大的伤痛和精神压力所挤压,最具范本价值。因此,《特别报道》在灾难报道中,未将善后处理、庆功表彰等凸显领导的景象作为报道重点,而把受难者及其家属放在关注首位,予以贴心关注。在《井下75小时求生纪实》一文中,记者始终从人性化的视角去解读陕县矿难大救援,自始至终以受困矿工及其家属为报道重点。生命是第一位的,对所有生命的尊重,是维系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价值底线,是普世价值。同时,69名矿工获救也重树了人们对战胜灾难的信心,重树了人们对社会和政府的信心。

此外,《特别报道》还重视对受众心理承受能力的关注,尽力避免灾难悲惨场面的大肆渲染,而以人文视角立体全景地呈现灾区,呼唤倡导对灾民实施心理干预。在《年三十自发赴湘 十五天义务救灾》一文中,记者从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中,选取唐山13位普通的农民心系灾区、千里驰援的动人事迹,不仅给予灾民以信心鼓励,避免灾难悲惨场面重现给受众再一次的心灵伤害,更在报道中充分融入了人文社会关怀精神。

《特别报道》成为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者。真实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一篇新闻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影响。由于向金钱权势屈服,许多新闻在子虚乌有的事件上进行再加工再制作,制造出“伪新闻”愚弄读者。

但是,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历史的底稿。《特别报道》的魅力就在于它拒绝假大空,用事实说话,客观记录报道对象与命运的搏斗、对自然的忧思、对世象的剖析和对历史的回眸。《特别报道》的每一篇新闻,都包含着记者的汗水血泪。《特别报道》记者采取实地调查、现场专访的形式采写新闻,他们不畏艰险劳苦和威逼利诱,为了一篇稿子,他们可以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和采访者同吃同住同生活,发掘生活的细节、触动他们的真情。记者在文中时而不动声色地观察、忠实地记录,时而又和要表现的主体一起流泪。《特别报道》中记者主体意识的介入非但没有损伤报道的真实性,反而增强了可信度和感染力。只有当他们亲身接触到进城务工人员、代课教师、贫苦农民等社会最底层群众的生活,才有可能在最真实的生活基础上探寻人文社会关怀。

更多的情况之下,真实是隐藏在层层表象背后,真相牵扯着既得者的利益,于是被深埋,记者必须层层剥皮、去伪存真,才能发掘出真相。《特别报道》要求调查每个事件时,记者都必须亲自到现场。采写《贵州松桃警方严查高考舞弊》这篇报道时,记者手中仅有一封缺乏关键信息的举报信,甚至连事发地都不清楚。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通过查询邮政编码,得知该信来自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然而,潜入事发地核实举报信内容时,记者手头只有信上陈述的简单事实。记者如同侦察兵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暗访和网络等手段调查。历时近一周,利用学生组织多个作弊小组疯狂作弊的内幕被逐步揭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闻在数字化时代成为转瞬即逝的“流星”。然而,一直以来,《特别报道》却超越了一天的生命,并以书的形式进行二次传播,甚至若干年前《特别报道》的许多新闻仍为今人所津津乐道。就因为《特别报道》通过真实的报道,触动了社会神经,拨动受众心灵的琴弦,具备了超越报道本身的丰厚内涵,成为社会历史的记录。

结 语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的魅力是其对社会不公和弊病的大胆披露,更是对普通人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尊重,乃至对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追问,推动市场经济、民主自由、社会法治的进步。中国数以亿计的弱势群体,是成就中国经济腾飞的默默贡献者,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媒体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以此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否则,一味地忽视、一味地不以为意,社会将在走向发达之前陷入动荡之中。《特别报道》所体现的“人文社会关怀”是真实可见、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它呼吁更多社会力量为弱势群体代言,为“社会的不公”代言,让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谐与大爱。

参考文献:

[1]吴湘韩,刘万永.开掘真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孙素娟.《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栏目的批评报道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吴湘韩.网络时代纸媒独家深度报道的空间[EB/OL].中青在线,2009-04.

[4]王玮林.新闻报道与人本主义[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杨晓然.关于日报的深度报道专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

编校:董方晓

推荐访问:中国青年报 特别报道 关怀 人文 社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