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地方教育台人物专题片创作问题分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电视专题片是地方教育电视台栏目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专题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顶山教育电视台的人物专题片创作在选题立意的创新性、后期创作的“蒙太奇”意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对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创作者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顶山教育电视台;立意;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5-0076-02

1994年以来,地方教育电视台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现在已成为创作播出教育教学栏目及教育新闻栏目的重要基地。除此之外,各地教育台还纷纷开设了颇具本地特色的专题片栏目,其中人物专题片以其故事性、哲理性、生活性、隐私性、易操作性等而备受当地观众的欢迎。平顶山教育电视台的《文化鹰城》栏目克服了资源设施较弱、采访对象影响力有限、受众群体狭窄等问题,在人物专题片创作方面锐意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选题立意的创新性

地方教育台拍摄人物专题片在素材选择上可以分为历史与当代名人、有意思的普通人两大方向。无论选择哪种题材,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在选题立意上有所创新。平顶山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有无数传唱不休的名人故事,拍摄的资源看似非常丰富。但对于一个常规性的电视专题片栏目来说,仅有丰富的素材是不够的,如何选择最适宜今日今时观众审美的题材是创作者们需要不断推敲与钻研的。在历史名人专题创作方面,地方教育电视台受资源所限,在拍摄“名人名家”、“全民焦点人物”以及“大历史文化”方面不占优势,那么从新的角度挖掘当地历史名人题材的话题性、社会性、现代性等,便成为该类选题创作的努力方向。例如平顶山教育电视台在拍摄本地历史名人“叶公”專题时,把故事主题从“伸冤”变更到“叶公思想与法制精神”的辩证关系上,使节目在讲故事之余也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意义。在普通人专题创作方面,挖掘社会变革下人们多元变化的生存观念,探索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现代性以及社会集体无意识状态是当下专题片创作的良好方向。在拍摄《鹰城顽主》人物专题片时,《文化鹰城》栏目组遇到这样的问题:选择的人物是当地的民间古玩收藏家,在业内颇具名气,但并不为大众所熟识,而且古玩收藏的专业性也可能会使部分受众望而却步。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栏目组最终将本期主题定位放在对此类人群生活观念的展示上,进一步弱化收藏程序的专业性,重点体现收藏家“游戏人生”背后恬淡质朴的人生观,将收藏主题升华为展示当下中国经济文化环境下的一种民间生存状态,以“新的生存方式”作为节目的创新点。选题要勇于突破,不断挖掘“新族群”、“新职业”。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文化的大变革,“迁徙”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现象。体力与脑力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寻找着工作机遇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即使对中小城市而言,人才的涌入与流失及其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新现象无疑是地方教育台拍摄人物专题时极佳的入手点,例如通过工作婚姻等进入异省异地普通城市工作的独生子女群体;在外留学后返回中小城市故土的“海归族”;在小城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族群;打工者亲眷聚集的乡友团;伴随网络科技发展滋生的“亚文化”族群,如御宅族、COSPLAY社团、汉服社、驴友社、电玩竞技、配音联盟、话剧社、微电影纪录片创作社团、主播文化、网络直播现象、试吃者等。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与文化变革、对外交流的缩影。

二、后期创作的创新意识

对于地方教育台的专题创作者而言,拍摄前期的素材积累与问题设计,拍摄中的技术手段、细节挖掘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对而言,后期创作的创新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拍摄部分完成后,专题片进入后期阶段。现在的后期创作其实包括两个方面:解说词的创作及声音画面的后期处理。解说词是中国专题片最典型的特点,特别是以教化启蒙科普为目的的教育台创作,更是离不开解说词的阐释与升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物专题片的创作是先创作解说词台本,再拍摄相关镜头,最后进行“声音+画面”的合成,解说词以其鲜明的主题表达、华丽的语言风格、即视的画面感与充沛的情感表达取胜,此类作品曾广受观众欢迎。但今天看来,过度注重文本语言的描写限制了创作者的画面表达与观众的思考联想。如今专题片创作更多采取先拍后写的方式,以真实性为基本准则,在大致有个主题大纲的同时更注重素材的拍摄与临场发现,但这种方式也容易走向纯粹解释说明画面的误区,这说明科普有余,但情绪调度不足。那么,人物专题片的解说如何才能有所突破呢?经过顶岗实践,具体参加平顶山教育电视台的专题创作,笔者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1)解说词与访谈是专题片的关键要素,但不是全部要素。适当减少解说词,给镜头细节留足充实的空间。(2)解说词的语言风格要根据拍摄人物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无论表现社会名流还是凡夫俗子,解说词的语言表达与主题升华都必须贴近生活化与现代化上,多从人情与人性入手,做到以人为本。(3)要注意“敏感点”方面的处理。地方教育台的拍摄对象大都为当地名人,有闪光点的同时避免不了争议。例如“叶公好龙”典故背后的儒家、法家的论争,名人故里论证的科学性,古村落的保护与后续开发的艰难,环保生态背后的真实状况,部分现当代名人资料的匮乏与非议,采访对象的“黑历史”,等等。要保证创作者的良心不能为了达到榜样示范的目的而片面夸大或者是吹捧对方,也要考虑个人隐私、社会影响和观众印象。(4)解说词形式与风格迫切需要创新。《舌尖上的中国》系列风靡全国以后,它的舌尖叙事模式:交叉百姓故事+结尾升华被广为效仿。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美食类、宣传类还是科普类、教育类专题,无论是地方影视单位还是大中专院校学生的专题创作都还在模仿这种叙事模式。首先,人物访谈时间要压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着娱乐休闲的需求,即使抱着求知的心态观看节目,也厌倦滔滔不绝的科普与说教,要尽可能多地用画面说话。在剪辑专题片时需要准备大量的风景、细节动作、故事、特效等素材。当访谈对象的说话时间较长时,借助这些素材与画外音融合,起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隐喻的作用,也能缓冲观众的疲劳感,引发他们的联想与思考。例如拍摄者说话时手部的不安动作特写会激发观众的联想:他说的是否真实?凤凰网获奖作品《三十二》、《乡村教师》中在主人公大段叙述中多次插入平原阡陌、山水风景、落英缤纷、朝露夕阳等颇有寓意的空镜头来引导观众的感情。其次,声音的剪辑同样需要重视。人物专题片的配音、音响、音乐对作品质量与观众情绪都有重要影响。现在地方教育台创作及播出的部分人物专题片在配音方面相对专业,但在感情色彩、节奏把握、不同作品的配音风格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配乐的选择相对单调,难以调动情绪或者情绪色彩的过度丰富,导致其情感导向性太强,未免喧宾夺主。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人物专题片创作

在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同为地方教育文化的传播者,教育电视台与地方院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诸多大学都建设有戏文、编导类专业,教育电视台可以借助专业学生弥补人手、创意、宣传手段不足的缺陷,拓宽受众渠道,专业学生们也需要通过合作实践了解业内的策划思维与拍摄手段,学生作品也需要借助教育台平台发表推送,最终取得双赢的效果。例如平顶山教育电视台便与平顶山文学院、新传学院多次合作,征集推送大学生创作的微电影与纪录片,这些颇具青春朝气的作品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也给教育台的专题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素材。仅就学生们的人物专题片创作来说,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人物专题片特别是拍摄现当代人物相对较少,微电影、文化历史类纪录片、风景与企事业单位宣传片居多。其次,人物专题片主题挖掘不够。拍摄现当代或身边人故事的作品,有的会流于表面肤浅介绍,缺乏深度剖析的主题立意;有的看似比较深刻,其实主题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比如有的作品拍摄城市中青年人的亚文化生活状态,只去展示了这些生活娱乐方式的表面,而缺乏对其本质的分析,或者说懂得提出问题,但从未考虑过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已经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有的作品总是带着“有色眼光”去表现对方,农民工就是“艰苦卓绝”,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就是悲惨可怜,教师就是牺牲奉献,社会名流就是超凡脱俗,早恋、电子游戏等就是虚度光阴,等等,这些观点不是不对,但带有十分明显的偏见色彩且缺乏创意。

在今后的人物专题创作中,地方教育台在不断提高自我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参与到高校影视专业校园课程建设中来。将自身栏目的创作指标与大学生的课程考核、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大学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创作取材、主题策划、拍摄剪辑等,最终创作出具有现代性与现实意义,兼具丰富艺术底蕴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丰瑞,等.纪录片创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2]朱瑛,任玲.心与心的交流——人物专题片采访漫谈[J].视听纵横,2009,(01).

推荐访问:专题片 创作 人物 地方 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