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陈洪先:加快航道立法,建珠江水上高速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珠江干支流水系有36000多公里,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珠江占“一横(西江航运干线)、一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三线(红水河、右江和柳黔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5个主要港口,从目前珠江水路运输总架构来看,以珠三角为中心汇集了内河水运、海运两个航运扇面,发挥着经济动脉的功能。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港集团董事长,陈洪先一直关注珠江流域水路运输问题。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陈洪先提出了“发展珠江水运促进低碳物流”的建议;而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陈洪先再度提交议案,建议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并尽快出台《航道法》。

珠江相对长江仍有明显差距

珠江水系横跨四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港澳地区,上游的云南、贵州资源丰富,下游的广东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原材料相对欠缺。随着流域内各省经济发展、广东“双转移”战略步伐的加快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作,珠江已发展成为外贸运输的快捷便利通道和不可替代的矿藏资源类物资运输主渠道,有力地促进了沿江经济和区域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在珠江水系流域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重视和支持下,珠江水运的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的进步,航道条件改善,港口建设提速,船舶载重吨级不断提升,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对于珠江水运的现状,陈洪先认为,作为我国第二大货运河流,珠江相对于长江的投入和建设步伐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配套资金不到位,高等级航道维护经费短缺,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北江、东江和韩江干流拥有良好的河流条件,但大多以疏浚整治为主,缺少系统的治理和开发;三是缺乏统筹规划,部分桥梁、水电站的规划和建设没有考虑到发展内河运输的需要,制约了珠江水运优势和巨大潜力的发挥。

“水运成本大大低于铁路公路。利用珠江水系建设‘水上高速’,不仅不占用土地,而且水运每马力运量是铁路的2~4倍、公路的50倍;如果从琶洲会展中心到老城区,陆路交通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快艇则只需要十几分钟便可。” 陈洪先告诉记者,与人为征用耕地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不同,水运具备天然优势,其中珠江的优势又最为明显。珠江常年雨水充沛,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而且整个珠江水系流域甚广,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通航总里程14000多公里,约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1/8,水运居全国第二位。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有的“运量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的特性和比较优势,在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发展珠江水运对于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改善沿江地区区位条件、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目前,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已基本形成,加快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珠江沿江地区正处于产业加快布局的时期。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超过70%的产业转移到珠江中上游地区,广西也提出“亿吨黄金水道”的发展战略,珠江水运正孕育着加快发展步伐的重大机遇。随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东部地区与中西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珠江水运将迎来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运输网路、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发展机遇,珠江水运的发展大有可为。

建设内河 “水上高速”立法时不我待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1〕2号文件,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内河水运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促进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等。

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珠江三角洲港口以及广州港的发展有何意义和作用?陈洪先认为,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的颁布实施,珠江内河水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必将使珠江水运发展的格局和质量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间,珠江中上游水电枢纽通航设施建设会加快,干支线通航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改善;北江、东江、韩江等主要支流航道通航等级将进一步提高;珠江船型标准化、珠江航运信息化建设会得到逐步完善;珠江内河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将加快,高等级公路、铁路将与珠江内河港口形成无缝衔接,港口服务腹地范围将得到进一步延伸。

“广州港集团将会抓住这一机遇重点拓展航运网络的服务范围,大力实施‘珠江战略’,谋求新发展。” 陈洪先告诉记者,随着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泛珠三角经济圈快速发展,粤东、粤西、粤北及内地物流量将快速增长,广州与珠江流域各城市的互补性更强,为进一步发挥广州港航运优势,在继续打造珠三角内河航运一体化、提高港口现代化服务水平的同时,广州港集团将抓住这一机遇重点拓展航运网络的服务范围,大力实施“珠江战略”, 加强与珠江水系相关码头、企业的战略联盟和业务合作,建立通达的港口航运网络,促进珠江流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目前,与广州港建立中转网络的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珠江中上游地区加快产业发展和布局完善,中上游地区港口与航运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广州港集团将从整合资源,提升枢纽港地位及服务水平,促进中上游地区港口与航运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以资本运营和服务网络建设为纽带,抓住发展机遇,谋划新的发展。

在陈洪先看来,发展内河运输必须先要给水运立法,“无论是保护航道还是建设港口,都应该尽快加快《航道法》的立法工作。”

据了解,2000年,《航道法》(送审稿)已报送国务院法制办;2006年,交通运输部修订完善后再度将《航道法》送审;2010年,国务院法制办进一步开展了相关修订工作。“立法工作基础较为成熟。”陈洪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再度提交议案,“希望能加快推进《航道法》的修订进程,并争取在2012年完成国务院的修订工作。”

在激烈竞争中保持港口持续快速发展

珠三角港口群中港口数量较多,且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它们服务及分享着共同的经济腹地。陈洪先认为,目前,珠三角港口正在加快建设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煤炭、矿石、油品、粮食等码头;而同时广州港却在煤炭、矿石、粮食等货类运输方面,受能力不足和结构不适应的制约,遭遇发展瓶颈,作为传统优势的煤炭、油品、粮食等货类运输受到周边港口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此外,国际金融危机对外来加工发达、外向度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冲击非常明显,外需下滑,实体经济受到冲击,能源需求减少,出口萎缩,集装箱运量下降。同时,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城市资源及环境约束等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为珠三角港口运输格局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也使广州港口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广州港集团秉承“化危为机”的理念,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推动港口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功能拓展、港城协调发展”转变。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现代物流和港航联盟等服务体系,顺应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追随产业转移的路径,拓展市场空间,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门户功能,努力成为广州中心城市的先导及广州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平台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适应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加强与城市总体发展的协调,根据城市发展定位,完善港口服务及产业积聚功能,发挥港口对城市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的促进及带动作用。通过强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巩固大宗能源、原材料物资中转基地,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并积极发展外贸集装箱运输,建立起与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港口群分工协作机制,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格局。广州港集团的远景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综合性物流龙头企业,打造成为世界级综合性港口经营人,综合实力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上市公司。广州港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增强港口物流功能和内陆货源开拓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港口龙头企业及现代物流服务企业。

陈洪先还表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港口行业发展态势,结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状况,“十二五”广州港集团重点实施“珠江战略”,加快珠江东西两岸码头建设,优化能力结构,完善港口布局;推进“物流战略”,在确保装卸主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开发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港口物流链,构建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多元化战略”,盘活存量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走出去”战略,形成“请进来”、“走出去”格局,优化投资结构,实现港口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推进上述战略,是集团公司积极应对经济社会新形势和港口行业发展新趋势,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物流战略。增强广州港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努力使港口从传统运输服务型向物流开发型企业转变,形成“大港口、大物流、大经济”的发展格局。进一步突出“经营”理念,采取主动竞争的商务政策,发挥资源规模优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优化码头运营管理,全面提高港口装卸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以一流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和整体作业效率牢牢把握集聚临港工业物流的主动权。拓展加工、配送、分拨、交易结算、信息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加强客户服务中心等港口辅助设施建设,为简化口岸申报和查验手续创造条件,建立完备的港口配套服务体系。努力把南沙保税港区打造成泛珠三角区域的国际物流核心港区。

多元化战略。结合城市规划和“三旧”改造政策,大力推进内港区老旧码头的功能转型,积极推进黄埔临港商务区建设。加快多元化经营实施步伐,加快完成港湾广场二期、黄沙水产市场等在建项目开发,提升功能。统筹黄埔文化宫、港湾一村、筑港二村、机修厂、机关村等物业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抓紧解决好内港区的转型开发工作。争取优惠政策,努力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房产确权、职工分流安置、资金筹措等方面问题,促进项目加快审批和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产生效益。

“走出去”战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展港口建设经营的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国内外投资,重点吸引大型集装箱班轮公司、大型码头营运商、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立足于珠江流域以至更广泛区域的航运、港口、货主和物流商,广结战略合作联盟,增加货源互动,共同促进区域港口协调发展。在继续引进全球知名大型船公司参与南沙三期码头建设经营的同时,整合经营资源,强化规模效应,逐步实现南沙港区一体化经营。

目前,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已基本形成,加快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珠江沿江地区正处于产业加快布局的时期。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加快产业转移和升级,超过70%的产业转移到珠江中上游地区,广西也提出“亿吨黄金水道”的发展战略,珠江水运正孕育着加快发展步伐的重大机遇。

在陈洪先看来,发展内河运输必须先要给水运立法,“无论是保护航道还是建设港口,都应该尽快加快《航道法》的立法工作。”

广州港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增强港口物流功能和内陆货源开拓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港口龙头企业及现代物流服务企业。

推荐访问:珠江 航道 水上 立法 加快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