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论建立创新型城市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指由区域科技中心发展演变而来,在积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浅析惠州建立创新型城市的选择的必然性,建设成果、机遇、挑战、工作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希望对惠州建立创新型城市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惠州 创新型城市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52-02

惠州市要建成创新型城市,责任重大,面临着诸多挑战,科学的结合惠州目前产业发展现状,找出符合自身发展路子,坚持以创新来加快转型升级,着以创新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双转型。

1 惠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和目标

1.1 必然选择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的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占领科技与产业竞争制高点,立足于不败之地。

(2)科技进步已成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实施“科教兴市”和“创新强市”战略,惠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广东省“第一集团”。2007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工业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54%,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到了2007年底,全市已在企业组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7家,TCL集团和德赛集团拥有核心技术分别是21项和13项,全市共有192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14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规模稳居广东省第五位,知识产权工作稳定发展,2007年惠州市专利申请1235件,专利授权726件,比上年增长40%和13%,全市累计注册商标9497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广东省著名商标44个,惠州知名商标81个,中国名牌商标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1个,TCL品牌价值达300亿元,排全国品牌价值第六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2007年惠州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92740人,获得市级科学技术奖,专利奖170项,其中国家专利金奖1项,优秀2项,省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6项,省级科技奖特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自主创新成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3)自主创新是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强大推动力。

惠州市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国内,省内先进地区相对比,有些地方存在明显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平衡,核心技术少,大部分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已经成为制约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192家高新技术产业中,以电子信息类产品为主的企业有111家,占57%。除了几个大集团外,大部分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较低,缺乏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惠州市专利申请总量多年来在广东省21个低级市的中下游徘徊。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紧张,惠州市已经进入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惠州要赢得未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1.2 发展目标

惠州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以石化,电子信息两大产业和特色农业,汽车零部件,水泥建材,服装制鞋,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一批特色明显,工业产值大,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园区,惠州市企业及其产品,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建设创新型惠州。

2 惠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挑战和机遇

2.1 挑战

2.1.1 人才偏少,结构不合理

惠州市在引进人才总量少,结构不合理,虽然惠州市的人才引进力度逐步加大,但引进的人才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现在在高层次的人才方面,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还不足以吸引一流的人才,人才成长生活的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产业与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突出,据统计,目前惠州市登记在册的各类人才才约11万人,占惠州市人口总数的比例远远低于广州的6%,深圳的9%。高层次人才远离经济建设主战场,惠州急需的IT,石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电一体化等产业人才匮乏,工业园区内缺乏可供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产品测试,成果转化的相关公共技术设备和服务平台,无法支撑高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人才市场建设与人才市场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2.1.2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中国不仅面临来自国际社会要求节能减排的压力,也要面对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必将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土地,环保等指标的控制将更为严格。惠州市重化工业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发展,工业项目的落地和城乡规划建设的推进,都将面临更大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

2.1.3 高新区发展面临的阻碍

仲恺高新区和大亚湾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现受到河源、东莞、潮汕等周边城市开发区的竞争,而且由于部分地区的“一企一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获得快速发展,对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在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家严格控制土地的使用,造成园区征地工作更为艰难,短期内迅速扩大园区规模遇到不少障碍,直接影响了园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从而对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高新区内有普利司通这样的世界知名企业,但园区主导产业中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导致产业集群不足,上游高端产品与技术缺乏,园区经过两次更名后,虽然等级在逐步提高,但园内的品牌认知度受到影响,园内新名称和品牌知名度可能需要经过长一段时间的宣传推广。

2.2 机遇

2.2.1 国内外的有利形势

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兴经济体系逐步崛起,这将为惠州市加快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发展契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良好,社会政治稳定,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为惠州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惠州市开拓国内市场提供新的空间。

2.2.2 政策的落实和优惠

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落实,海峡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国家将围绕扩内需促转型的发展思路,加大扩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的力度,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惠州市从国家产业政策,从区域合作中发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2.3 改革开放奠定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的积累为惠州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惠州市充分利用发挥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在积极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努力争取大型项目落户,在石化,电子等行业形成了比较扎实的产业基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大项目带动效应增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场化程度提高,政务环境,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3 惠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建议

3.1 制定合理的人才计划

制定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发展计划,加强惠州本土与海内外,特别是粤三角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吸引海内外,尤其是要吸引粤三角的研发机构扎根惠州,加强惠州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的科技,经济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并参与港澳台城市人才交流与合作,并尝试着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人才合作网络,创新人才多元化发展与引进渠道,努力营造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环境,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在人才引进方面,惠州应该建立更改为常态的机制,可以建立“惠州访问学者”和学术休假制度,积极促进海内外学者短期来惠州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并大力支持和鼓励惠州本地学者利用学术休假到国内外的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去学习,考察。设立各种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发挥惠州学院作为高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功能引领功能。惠州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联合办学,加大高层次的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的人才。特别是抓紧重点实施以引进两院院士这样的顶尖人才,建立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社会性人才培训机制,抓好现代化科技能力特别是计算机和英语能力的培训和考核体系建设,提高市民的现代化科技文化素质。

3.2 大力整理社会创新资源

以开放共享,提高效益,保障重点,服务创新为原则,打破部门,地区封锁和单位所有制,整合科技资金,设备,人才,机构等各类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财政性资金的统筹使用,形成创新合力,各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加强沟通,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下达资金项目计划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化和资金效益最大化。

3.3 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服务产业

全面推动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为契机,根据国家,省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大力培养和发展光电电器,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争取在“十二五”末,培育出新的战略性新产业集群。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升级“推动器”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等环节的广泛使用,促进制造业改造升级,提高“三效“(效率,效益,效果),增强“三力”(竞争力,生产力,创造力),促进“三降”(降低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物耗),通过信息化与工业融合互动,使制造业从数量主导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经济发展从总量优势型向总量与效益并重型发展。不断强化园区内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吸引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和引导产业曾资扩产为主,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完善以四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布局,务实园区内发展基础,重点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及改造升级,主要是道路改造,广场,道路绿化,雕塑和路灯的改造升级等工程建设,完成污水管道建设和演达路拓展工程,加快土地征收,土地建设,扩大园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局.惠州统计年鉴[G].2008.

[2] 向晓梅.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3] 赵玲玲.广东工业经济简史[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4] 惠州仲恺高新区——“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区域转型升级[J].广东科技,2012(04).

推荐访问:机遇 挑战 建立 创新 城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