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把隐去的“人”召回初中历史课堂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当前历史教学中,概念、名词满天飞,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这样的历史课堂抽象的不只是生动的历史,也抽离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还抽象了学生的思维。要把隐去的“人”召回初中历史课堂,以人物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人物的经历展示历史时代背景,做到“以人带事”“以人阅史”。

关键词:以人阅史;初中课堂;抽象化

德国汉学家舒衡哲曾说,抽象是记忆的最狂热的敌人。但是,在当前历史教学中,课堂过度抽象的现象比比皆是,概念、名词满天飞,缺乏对历史细节的描述。

一、历史课堂过于抽象化的原因

1.教材编写注重宏观大义,对历史细节的展现不足

近代以来的教科书喜欢用章节体,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事,某某人参加了或者起了重要领导作用。这样的表达线索明晰,脉络清楚,自然有助于对历史现象的了解,对历史规律的分析、认识和把握。但是历史人物湮没在历史这一大舞台的背景里,暗淡了下去,只有姓名,只有他们曾经说过的只言片语,只有他们曾经参与的历史事件的名称,人物没有形象,人物没有精神,人物没有灵魂,历史事件亦然。这样的教材缺少对人物个体、典型事件的故事叙述,导致鲜活的历史被遮蔽,具体的生活被掩盖。

2.教师自身“抽象”思维导致历史课堂过于空泛、幼稚和片面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内容庞杂而课时相对较少等原因,很多老师还是采用20世纪80年代“我讲,你听;我灌输,你接受;我布置,你练习”的教学方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历史规律的归纳总结,只重视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大概念的灌输,出现拘泥形式、程式固化、机械套用、主观臆断等诸多问题;而学生则由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记忆,观察历史的角度只有作用、影响、意义,知识失去了应有的鲜活和生动。

二、历史课堂抽象化带来的弊端

这样的历史课堂,抽象的不只是生动的历史,也抽离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还抽象了学生的思维。这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所写的“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是完全背离的。

三、“以人阅史”,改变历史课堂过于抽象化的现象

那么,如何使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摆脱枯燥无味、干瘪抽象的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呢?笔者认为,召回历史课堂中不见的历史人物,“以人阅史”,尤为重要。

1.召回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召回历史人物,首先要做到还他们生平事迹,使人物有血有肉,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名字。这样才能让历史人物鲜活

起来。

例如:在讲授“帝国新政”一课时,我们可以补充《资治通鉴》中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魏征上朝时与太宗争吵,唐太宗回宫后大怒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想杀谁?太宗答是魏征。皇后回内室换朝服拜于堂前。太宗惊讶问何故,皇后道:“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征忠直正说明了陛下是明主,我怎能不贺呢?”太宗转怒为喜。这个小故事在后人看来只是唐太宗生活中的琐事,但是,它展现了魏征的忠厚刚直,长孙皇后的聪颖贤惠,唐太宗的明睿通达,并且学生听后对“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抓住人物情感命运,还历史事件血肉

召回历史人物,我们还应抓住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碰撞,才能体会事件背后传达的用意。

以战争史的描述为例:我们的教材在描述战争时,常会极尽详细地用一系列数字来描述战争的残酷,以期唤醒人们对战争的警醒。其实,面对这些看似具体的数据,学生可能并不动容。因为那对他们来说是完全抽象的,只是一些数字符号,而不是有血有肉、相互无法替代的具体个人。如何将抽象的数字还原成有血有肉的历史?笔者认为《南京!南京!》等影片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近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关于抗日的电影并不少,只要我们用好这些素材,相信学生的感性认识会更丰富。

美国教育家安德鲁说:“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让我们努力做一个演示知识的老师吧,让我们的课堂更丰满。

参考文献:

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

作者简介:何苏芬,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中学二级。

推荐访问:召回 隐去 课堂 初中历史

相关文章:

Top